大圆筒码头施工构件的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25675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圆筒码头施工构件的施工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大圆筒施工装置稳定性差、同心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大圆筒码头施工构件的施工装置,包括布料机、圆筒形内模和外模,布料机位于由内模围成的圆柱形空间的圆心位置处,在由内模围成的圆柱形空间内的竖直方向上固设有至少一节施工平台,施工平台包括圆形平台和位于圆形平台下方的支撑钢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装置结构规范、稳固,保证了施工安全性;便于上下放线,很方便地检测圆筒内外模上下同心度,保证了大圆筒的同心度;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便于校核圆筒内外模板尺寸变化情况;具有支撑圆筒内模的作用;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施工平台,使得高度可调节,拆装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港口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成型码头施工构件钢筋混凝土薄壁大圆筒的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工程中采用的大型码头结构有两种,即重力式结构和桩基结构。重力式结构承载力高、耐久性好,常用的重力式码头结构有沉箱、扶壁、方块和圆筒等型式,其中,钢筋混凝土薄壁大圆筒(简称大圆筒)是码头施工的主要构件。大圆筒成型施工装置包括内模、外模和布料机,由布料机向内模和外模之间的模腔内注入混凝土施工料,布料机安装在由内模所围成的空间内。现有技术中,布料机的安装是通过在内模所围成的空间内搭建简易脚手架构成施工平台,布料机安装在此施工平台上,这种形式的施工装置具有以下缺点和不足之处:1、脚手架稳定性和牢固性差,易变形,影响施工的安全性;2、内模和外模的同心度难以保证,从而影响大圆筒的同心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圆筒码头施工构件的施工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大圆筒施工装置稳定性差、同心度难以保证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圆筒码头施工构件的施工装置,包括布料机、圆筒形内模和外模,所述布料机位于由所述内模围成的圆柱形空间的圆心位置处,在由所述内模围成的圆柱形空间内的竖直方向上固设有至少一节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包括圆形平台和位于所述圆形平台下方的支撑钢架。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圆形平台的中心处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处固设有布料机安装架,所述布料机安装在所述布料机安装架上。所述支撑钢架由多根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的支撑钢杆构成,各所述支撑钢杆的顶端固设在所述圆形平台的底面上,底端固设在所述大圆筒码头施工构件的施工基面上。所述支撑钢架与所述内模连接。当所述施工平台多于一节时,相邻所述施工平台由定位销连接。所述外模的外表面上固设有桁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大圆筒码头施工构件的施工装置结构规范、稳固,保证了施工安全性;2、通过在施工平台中圆形平台上设置通孔,使圆形平台呈圆环形,便于上下放线,从而很方便地检测圆筒内外模上下同心度,保证了大圆筒的同心度;同时,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便于校核圆筒内外模板尺寸变化情况;-->3、支撑钢架与内模连接,具有支撑圆筒内模的作用,同时可通过内模固定外模;4、圆形平台中心通孔处固设布料机安装架,便于安装布料机;5、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施工平台,使施工装置高度可以调节,拆卸组装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大圆筒码头施工构件的施工装置,包括布料机1、圆筒形内模2和外模3,布料机1位于由内模1围成的圆柱形空间4的圆心位置处,在圆柱形空间4内的竖直方向上固设有至少一节施工平台5,施工平台5包括圆形平台6和位于圆形平台6下方的支撑钢架7。具体而言,布料机1可选择中心回转布料机,向内模2和外模3之间的模腔内注入施工料。圆形平台6水平设置,选用钢板制作,其上表面与内模2和外模3的顶端基本持平,以便于安装布料机1施工。施工平台5一般为1~3节,每节高度约为4~6米,预制矮圆筒时用一节施工平台,预制高圆筒时用多节平台,以所成型施工大圆筒的具体高度尺寸而定。为便于安装布料机1,圆形平台6的中心处具有通孔8,通孔8处固设有布料机安装架9,布料机1安装在布料机安装架9上。支撑钢架7由多根支撑钢杆10构成,多根支撑钢杆10在圆形平台6下方接近圆形平台6的外圆边缘处,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列,围成圆筒状支撑钢架7,便于均衡支撑圆形平台6,各支撑钢杆10的顶端固设在圆形平台6的底面上,底端固设在大圆筒码头施工构件的施工基面上。其中,支撑钢杆10的固设方式可选用螺栓固定,以便于安装和拆卸。为使本技术中的施工平台5起到支撑内模2的作用,从而使其更加稳固,保证安全施工,支撑钢架7与内模2连接,本实施例中选择多个水平设置的双头螺丝11连接,双头螺丝11的两端均带有螺纹,便于调节内模上下同心度,多个双头螺丝11在支撑钢架7与内模2所围成的环形柱体空间内均匀分布,即在环形柱体空间的直径方向及竖直方向均匀设置。另外,支撑钢架7上还设有连接钢架12,连接钢架12可由槽钢连接支撑钢杆9形-->成,在支撑钢架7的内部形成三角形支撑架,起到稳固支撑钢架7的作用。当施工平台5多于一节时,相邻施工平台5由定位销13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为保证外模3的稳固性,在其外表面上固设有桁架14,可采用焊接或其它固定方式,本实施例对其不做具体限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圆筒码头施工构件的施工装置,包括布料机、圆筒形内模和外模,所述布料机位于由所述内模围成的圆柱形空间的圆心位置处,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内模围成的圆柱形空间内的竖直方向上固设有至少一节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包括圆形平台和位于所述圆形平台下方的支撑钢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圆筒码头施工构件的施工装置,包括布料机、圆筒形内模和外模,所述布料机位于由所述内模围成的圆柱形空间的圆心位置处,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内模围成的圆柱形空间内的竖直方向上固设有至少一节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包括圆形平台和位于所述圆形平台下方的支撑钢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平台的中心处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处固设有布料机安装架,所述布料机安装在所述布料机安装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杰张京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