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传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255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即使乘在自动扶梯等上的乘客的鞋子等因不小心而与裙部护板发生了接触,也能够防止脚被夹在梯级和裙部护板之间的事故发生。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中,在踢板(3)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具有从踢板(3)的表面突出的高度(L1)的第一横档构件(8),该第一横档构件(8)具有面对裙部护板(5)的第一外侧面(8b)、位于该第一外侧面(8b)的相反侧的第一内侧面(8c)以及构成顶部的第一顶面,在第一顶面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内形成有第一倾斜面(8a)。第一倾斜面(8a)的截面被形成为倾斜的形状,使得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倾斜面之间的内角成为锐角,并且使得第一倾斜面和第一内侧面的内角成为钝角或者直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扶梯等乘客传送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防止乘客的脚被夹在梯级和裙部护板之间的梯级的结构。
技术介绍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现有的自动扶梯被构造成多个梯级与沿着导轨安装成环状的梯级链条连接,在驱动该梯级链条时,设置在梯级上的滚轮在导轨上滚动,由此,多个梯级朝着上行方向或者下行方向在出入口地板之间移动。此外,现有的自动扶梯一般被构造成具有栏杆,该栏杆在梯级的两侧竖立地设置在自动扶梯的主体(桁架结构的框架)上;以及裙部护板,该裙部护板位于该栏杆的下部, 并且以隔开间隔的方式分别设置在梯级的两个侧面。此外,被与梯级同步地驱动的环状的扶手由栏杆的周缘引导。以下参照图14对上述现有的自动扶梯的梯级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说明。图14是对位于导轨的倾斜部分时的梯级的一部分进行放大图示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如图14所示,在梯级1的顶面侧安装有防滑条2,在梯级1的正面侧安装有踢板3。在图14中,加表示防滑条2的表面,2b表示防滑条2的凹槽的底面,3a表示踢板3的表面,3b表示踢板3的凹槽的底面,7表示滚轮。在自动扶梯上发生的乘客事故中,有些是因为乘客将身体伸出到栏杆外而使得身体的一部分被夹在自动扶梯和建筑物之间的事故,有些是因为站立在梯级的侧部而导致脚被夹在梯级和裙部护板之间的事故,而有些是因为脚的位置太偏向行进前侧的一个梯级而使得脚在从倾斜部分朝水平部分转换的部位被夹在梯级和踢板之间的事故,从现状来看, 上述事故是在自动扶梯上发生的乘客事故中比较多见的事故。为了防止上述的各种事故,提醒乘用自动扶梯的乘客注意安全很重要,但仅仅依靠提醒乘客注意安全还不能充分地防止事故。因此,在现有的自动扶梯中,针对身体的一部分被夹在自动扶梯和建筑物之间的事故,通过设置三角型防护设备等来实施防护措施,针对脚被夹在梯级和裙部护板之间的事故,通过设置裙部护板安全开关来实施防护措施,针对脚被夹在梯级和踢板之间的事故,通过将防滑条和踢板的咬合形状设置成每隔二个节距形成凹凸形状以形成脚难以被夹住的形状,由此来实施防护措施。专利文献1 日本国专利特开平10-45365号公报(图12等)可是,针对脚被夹在梯级和裙部护板之间的事故,通常只在自动扶梯的上中下三个部位设置裙部护板安全开关。而另一方面,由于橡胶制的长筒靴和聚氯乙烯制的拖鞋等的鞋表面的摩擦系数高,一旦被夹住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大的向内拉曳的力,所以有可能在裙部护板安全开关动作之前就已经受伤,或者因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以下参照附图对上述长筒靴和拖鞋等被夹在裙部护板之间的情况进行补充说明。 图15是表示向下运行时梯级位于倾斜部分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6是图15的A箭头向视图,图17是图16的B部分的放大图。如上述图所示,在自动扶梯向下进行运行时,如果乘客站立在梯级1的侧部,尤其是在橡胶制的长筒靴4的开口部分与裙部护板5比较紧密地接触的情况下等,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将鞋朝踢板3的内部拉曳的力。另外,图18是表示向上运行时梯级位于倾斜部分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9是图18的C箭头向视图。在自动扶梯向上进行运行时,尤其是在聚氯乙烯制的比较柔软的拖鞋6等与裙部护板5比较紧密地接触的情况下等,同样会产生将拖鞋6的侧面朝防滑条2的内部拉曳的力。因此,为了防止上述事故,需要开发出能够使乘客传送设备变得更为安全和舒适的自动扶梯用的梯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使得在乘客乘在自动扶梯等乘客传送设备上时,即使不小心鞋子与裙部护板发生了接触,也能够防止脚被夹在梯级和裙部护板之间的事故发生。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具有框架,该框架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上;出入口地板,所述出入口地板分别设置在该框架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 梯级链条,该梯级链条环状连接以在所述出入口地板之间进行循环移动;梯级,该梯级与该梯级链条连接,并且具有防滑条和踢板;栏杆,该栏杆在所述梯级的两侧竖立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以及裙部护板,该裙部护板在所述栏杆的下部的位置分别隔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梯级的两个侧面,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踢板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具有从所述踢板的表面突出的高度的第一横档构件,所述第一横档构件具有面对所述裙部护板的第一外侧面、位于该第一外侧面的相反侧的第一内侧面以及构成顶部的第一顶面,在所述第一顶面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内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被形成为倾斜的形状,使得在沿着与所述第一横档构件的长度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交的面截断所述第一横档构件而得到的截面中,使通过连接沿着所述第一外侧面划出的第一假想线、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划出的第二假想线以及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倾斜面相交地划出的第三假想线的交点而形成的假想三角形中的形成在构成一部分所述第一假想线的边与构成一部分所述第二假想线的边之间的内角成为锐角,使由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一内侧面相交而形成的内角成为钝角或者直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第一横档构件上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以即使在鞋子等与裙部护板紧密地接触的情况下,也因为鞋子等会沿着第一倾斜面变形(参照图6),而能够抑制鞋子等被夹在梯级和裙部护板之间的情况发生。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横档构件具有从踢板的表面突出的高度,如果在踢板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凸条,则第一横档构件具有比该凹凸条的凸部突出得更高的高度。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横档构件只要在第一顶面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内形成有第一倾斜面即可。因此,在第一顶面的整个面上形成第一倾斜面的结构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横档构件中。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在所述第一顶面上形成有在沿着与所述第一横档构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面截断所述第一横档构件而得到的截面中与所述第一外侧面以及所述第一内侧面垂直相交的第一平坦面,并且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一平坦面沿着所述第一横档构件的长度方向交替地连续形成。在本结构中,由于在第一顶面上交替地形成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一平坦面,所以在通过机械加工对由板材构成的第一横档构件的边缘进行倒角而形成第一倾斜面的情况下, 与在第一顶面的整个面上形成第一倾斜面的情况相比,具有能够缩短机械加工的时间和降低成本的优点。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在所述第一横档构件的内侧附近的位置上,沿着与所述第一横档构件平行的方向设置有具有从所述踢板的表面突出的高度的第一辅助横档构件, 所述第一辅助横档构件的高度在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一内侧面相交的交界线的高度以下。根据本结构,由于在第一横档构件的内侧附近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辅助横档构件,所以能够抑制鞋子等靠近裙部护板(参照图10)。也就是说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并且,由于第一辅助横档构件的高度被限制在第一横档构件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一内侧面相交的交界线的高度以下,所以,即使鞋子等万一越过第一辅助横档构件而与裙部发生了接触, 也能够通过第一倾斜面使鞋子等变形(参照图11)。因此,通过第一倾斜面来防止鞋子等被夹入这一功能不会受到损害。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在所述防滑条的两个侧边的整个边上分别设置有具有从所述防滑条的表面突出的高度的第二横档构件,所述第二横档构件具有面对所述裙部护板的第二外侧面、位于该第二外侧面的相反侧的第二内侧面以及构成顶部的第二顶面,在所述第二顶面的至少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具有:框架,该框架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上;出入口地板,所述出入口地板分别设置在该框架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梯级链条,该梯级链条环状连接以在所述出入口地板之间进行循环移动;梯级,该梯级与该梯级链条连接,并且具有防滑条和踢板;栏杆,该栏杆在所述梯级的两侧竖立地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以及裙部护板,该裙部护板在所述栏杆的下部的位置分别隔开间隔地设置在所述梯级的两个侧面,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踢板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具有从所述踢板的表面突出的高度的第一横档构件,所述第一横档构件具有面对所述裙部护板的第一外侧面、位于该第一外侧面的相反侧的第一内侧面以及构成顶部的第一顶面,在所述第一顶面的至少一部分范围内形成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被形成为倾斜的形状,使得在沿着与所述第一横档构件的长度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交的面截断所述第一横档构件而得到的截面中,使通过连接沿着所述第一外侧面划出的第一假想线、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划出的第二假想线以及与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倾斜面相交地划出的第三假想线的交点而形成的假想三角形中的形成在构成一部分所述第一假想线的边与构成一部分所述第二假想线的边之间的内角成为锐角,使由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一内侧面相交而形成的内角成为钝角或者直角。...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达也阿部义雄猪濑铁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