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拧式备胎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1590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拧式备胎固定装置,包括压板,压板的外形契合备胎中心的形状,压板中心的下侧设置有垂直于压板的螺栓,压板中心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拧动螺栓的手柄,压板为钢板冲压而成的盆体,压板包括一个圆形的压板底部,压板底部四周向上贴合备胎中心的凹陷延伸形成压板侧部,压板侧部为母线为“S”形绕压板底部的中心轴线旋转形成的旋转面,压板侧部的上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压紧备胎的翻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自拧式备胎固定装置,可以有效压紧备胎,避免备胎振动或松动,可靠性好;可以用手装卸备胎,并且操作方便,省力,使用舒适度好;结构简单,结构强度大,不容易发生形变,寿命长;用料省,制造简单,生产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备胎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自拧式固定螺栓、方便装卸的备胎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很多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然而,在汽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备胎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汽车备件。备胎平时需固定在车上,发生漏气、爆胎等紧急情况时,需要使用专用工具松开备胎固定装置,再取下备胎进行更换。虽然已经有公司开始设计一些装卸相对较为简单的备胎固定装置,但现有的这些装置都存在很多缺点,主要表现为一类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不能很好地压紧备胎,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另一类就是为了压紧备胎,增加强度,导致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并同时增加体积和重量,使备胎固定装置变得笨重,导致依然不方便装卸。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100302Y,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的专利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备胎固定装置,它包括带螺纹的杆体及适配的扳动件,所述的杆体与扳动件配合端部为盘头部,该盘头部露出于扳动件表面,且盘头部连接着杆体和所述扳动件连为一体。这种方案的备胎固定装置在装配时,使用固定螺栓六角头,而拆卸时使用八角梅花手工拆卸。这个方案的备胎固定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拆卸难度,但装配难度依然较大,需要使用装卸工具;2.八角梅花的力矩较小,而且手握舒适度较差,不容易使力,拆卸比较费劲;3.固定装置不能很好地贴合轮胎,压紧效果不好,可能会产生振动甚至松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6^489U,公开日2010年3月25日的专利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汽车备胎固定装置,包括法兰形下固定备胎支架,其轴向一端设有固定螺栓,其轴向另一端面设有凸环,凸环内插设连接着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为圆柱筒状,支架本体的另一端连接着支架盖板。这个方案的备胎固定装置,其增设的支架本体和支架盖板部分,可以将备胎固定牢固,并在备胎中心位置增加了汽车后备箱地板的一个支点,增强汽车后备箱地板对应轮胎位置的下凹空腔的承重能力。这个方案的备胎固定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复杂,增设的支架本体和支架盖板使备胎固定装置的制造成本大幅度增加;2.手拧部位的力矩较小,而且近似圆形,手握舒适度较差,不容易使力,再加上支架本体和支架盖板大幅度增加了备胎固定装置的体积和重量,装卸比较费劲;3.支架盖板的上端面直接作为汽车后备箱承重面,如果上面放置有物体,很容易产生振动,发出很大的噪音,并且这种振动有引起备胎固定装置松动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备胎固定装置不能方便地装卸备胎,并且压紧效果不好,可能会产生振动甚至松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很好地压紧备胎,使用方便,用手即可轻松装卸备胎的自拧式备胎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备胎固定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在保证可以很好地压紧备胎,使用方便,用手即可轻松装卸备胎的前提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自拧式备胎固定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自拧式备胎固定装置,包括压板,压板的外形契合备胎中心的形状,压板中心的下侧设置有垂直于压板的螺栓,压板中心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拧动螺栓的手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方案是将备胎固定装置的压板的外形做成契合备胎中心的形状,使其可以和备胎表面很好地贴合,配合压板中心的下侧垂直于压板的螺栓,通过螺栓的紧固作用,将压板紧紧地压在备胎上,从而达到有效压紧备胎,同时尽可能防止振动的目的,同时,为了用手就可以方便地拆装备胎,本专利技术的备胎固定装置的压板中心的上侧设置有手柄,这样,使用者直接用手拧动手柄,就可以拆装备胎,结构非常简单,使用非常方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压板为钢板冲压而成的盆体,压板包括一个圆形的压板底部,压板底部四周向上贴合备胎中心的凹陷延伸形成压板侧部,压板侧部为母线为“S” 形绕压板底部的中心轴线旋转形成的旋转面,压板侧部的上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压紧备胎的翻边。压板采用钢板冲压而成,降低了生产成本。盆体的压板契合备胎的中心,使备胎更容易被压紧。其中,圆形的压板底部嵌入备胎中心的凹陷。压板侧部为母线为“S”形绕压板底部的中心轴线旋转形成的旋转面,贴合备胎中心凹陷的边框,压板侧部的主要作用是限位,在汽车运行过程中,防止备胎在平行于压板底部的平面内滑动,使压板对备胎的压紧作用更好,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压板和备胎之间相互位移导致备胎或压板表面损伤,增加了压板的可靠性。压板侧部的上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翻边,翻边是压紧备胎的最主要组件, 翻边压在备胎中间的环形平面区域,通过螺栓的紧固作用,翻边将备胎紧紧压住,在汽车运行过程中,防止备胎在垂直于压板底部的方向运动。依靠这样的压板结构,用本专利技术的备胎固定装置压紧备胎后,备胎在各个方向都不会移动,在汽车运行过程中,这个结构非常安全可靠,不会因为振动而使备胎松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的中心为垂直于压板的手柄轴,手柄轴与螺栓为共轴线的一体结构,压板中心设置有通孔,手柄轴和螺栓的整体卡在压板中心的通孔中,手柄轴和螺栓的整体与压板构成转动连接,手柄轴的两侧为双手握持把手。这种结构,由于手柄轴和螺栓的整体与压板构成转动连接,在使用备胎固定装置固定备胎时,只有手柄和螺栓在转动,而压板不动,转紧螺栓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大幅度降低,因此转动手柄更加省力,并且可以将备胎压得更紧。双手握持把手设置在手柄轴的两侧,使用者每个手握住一侧,不仅使用方便舒适,而且力矩是双手握持把手外侧到手柄轴的距离,力矩大,方便双手共同协作使力,只要用手就可以将螺栓转得更紧,紧固备胎更可靠。手柄轴与螺栓为共轴线的一体结构,不仅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强度大,结构可靠。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的中心为垂直于压板的手柄轴,手柄轴的两侧为双手握持把手,所述双手握持把手的下侧设置有固定连接手柄轴的加强筋。本专利技术的手柄在转动时,需要能承受巨大的力,因此,在双手握持把手的下侧设置固定连接手柄轴的加强筋,用于增强手柄的结构强度,分担双手握持把手上的受力。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双手握持把手和加强筋为一体结构,双手握持把手和加强筋的整体采用薄钢板冲压而成,双手握持把手和加强筋的整体中间固定连接手柄轴。双手握持把手和加强筋做成一体结构,可以更有效地分担受力,依靠这样的结构,双手握持把手和加强筋的整体可以采用薄钢板冲压而成,从而在满足本专利技术所需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用料,简化生产,降低成本。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加强筋由双手握持把手的下方两端向靠手柄轴一侧圆滑向下延伸,加强筋的下端抵住压板的上表面。这样的结构不仅仅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看起来更美观,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加强筋更好地分担双手握持把手上的受力,双手握持把手靠手柄轴一侧的地方需要更强的结构来防止其变形,因此,加强筋结构在双手握持把手的下方两端处较为省料,然后向靠手柄轴一侧圆滑向下延伸,逐渐增加加强筋结构的纵向长度,在靠近手柄轴的地方,加强筋的下端延伸到压板上并抵住压板的上表面,在靠近手柄轴的地方,加强筋可以更多地分担双手握持把手上的受力。这样的加强筋结构,用最小的用料,达到了分担双手握持把手上受力的作用,在使用中可以有效保护双手握持把手不变形,而且进一步节省了用料,降低了生产成本。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自拧式备胎固定装置,包括压板(1),其特征在于:压板(1)的外形契合备胎中心的形状,压板(1)中心的下侧设置有垂直于压板(1)的螺栓(2),压板(1)中心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拧动螺栓(2)的手柄(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珊安张建淼毕连生陈磊吴成明丁勇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