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扭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1034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扭垫圈,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是一个中间能穿过螺栓的圆环;在所述的圆环一侧的同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四个A凸出圆物和四个B凸出圆物;所述的四个A凸出圆物和四个B凸出圆物间隔排列;所述的A凸出圆物高于四个B凸出圆物;所述的A凸出圆物的承载面积大于四个B凸出圆物的承载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其他控制施工扭力的方式,更简便,直观,易控制,易操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垫圈,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大直径高强度螺栓中的垫圈。
技术介绍
风电用大直径高强度螺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规格大,原来一直采用定扭扳手施工,这种方式由于很难控制轴力,加上润滑方式各家单位不尽相同,所以经常发生超拧现象。高强度螺栓超拧会产生很大的危险,轻者螺栓断裂,重者因螺栓断裂而造成整座机组倒塌,带来人员伤亡。目前高强度螺栓的施工方式,一般均采用在螺栓螺纹或支承面上涂抹润滑脂后, 用定扭液压扳手拧牢螺栓、螺母。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直径小于36mm的螺栓施工,在此直径之上,就比较难以控制其轴力。为解决大规格螺栓在施工过程中的轴力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控扭垫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控扭垫圈,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是一个中间能穿过螺栓的圆环;在所述的圆环一侧的同一个圆周上均勻分布四个A凸出圆物和四个B凸出圆物;所述的四个A凸出圆物和四个B凸出圆物间隔排列;所述的A凸出圆物高于四个B凸出圆物;所述的A凸出圆物的承载面积大于四个B凸出圆物的承载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其他控制施工扭力的方式,更简便,直观,易控制,易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垫圈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D-D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3、图4可见本技术包括本体1 ;所述的本体1是一个中间能穿过螺栓的圆环2 ;在所述的圆环2 —侧的同一个圆周上均勻分布四个A凸出圆物21和四个B凸出圆物22 ;所述的四个A凸出圆物21和四个B凸出圆物22间隔排列;所述的A凸出圆物21 高于四个B凸出圆物22 ;所述的A凸出圆物21的承载面积大于四个B凸出圆物22的承载面积。A凸出圆物21比B凸出圆物22高出高度在1. Omm 2. 5mm之间;B凸出圆物22 和A凸出圆物21承载面积之比在0. 4 0. 8之间。本技术能对大规格螺栓的超拧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对螺栓的欠拧起到警示作用。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垫圈表面没有凸出物(如图1、图2),它的作用只是提供一个比较平整的支承平面,没有其他任何作用。本技术利用了金属在受到压力时会产生抗塑性变形的力,当施工时的扭力逐渐增大时,A凸出物会产生塑性变形,当变形后A凸出物的高度与B凸出物的高度一致时, A的塑性抗力达到峰值,这时候施工的扭力便达到拧紧螺栓所需的扭力,施工者可以凭借肉眼的观察,判断此时可以停止施工。如果施工者不停止施工,那么A凸出物就开始产生不可逆转的剪切变形(剪切力大于塑性变形力),而B凸出物也开始产生塑性变形,这时候,螺栓的紧固轴力仍可控制在设计的范围内。但是一旦A凸出物被剪切断,因为B凸出物的承载面积比A凸出物小,因此所施加的施工扭力会迅速剪切断B凸出物,使A、B凸出物一起压至C平面,此时就已经超拧,该连接副失效。本技术的原理来源于压力机之保险块,保险块在不超过设定的压力之内,保险块之凸出物不会往下脱落。一旦超过设定的压力范围,凸出物会自行往下脱落,起到保险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扭垫圈,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是一个中间能穿过螺栓的圆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圆环一侧的同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四个A凸出圆物和四个B凸出圆物;所述的四个A凸出圆物和四个B凸出圆物间隔排列;所述的A凸出圆物高于四个B凸出圆物;所述的A凸出圆物的承载面积大于四个B凸出圆物的承载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扭垫圈,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是一个中间能穿过螺栓的圆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圆环一侧的同一个圆周上均勻分布四个A凸出圆物和四个B凸出圆物;所述的四个A凸出圆物和四个B凸出圆物间隔排列;所述的A凸出圆物高于四个B凸出圆物;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纪平张民张宝根顾青丽奚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光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