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128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连接器,其包括具有对接腔的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并与对接腔相通的光组件、枢接于绝缘本体的门构件及抵持所述门构件使对接腔保持闭合的弹簧,所述对接腔的一侧壁设有收容弹簧的收容槽,所述弹簧包括收容于收容槽内的抵持部和滑动抵靠于门构件内侧的抵靠部,所述弹簧收容槽内还设有约束抵持部活动的限位部。这样可以避免弹簧自收容槽内脱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可靠的光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与本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照中国台湾公告第M330614号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光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光组件、弹簧及门构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插头对接面,与对接面垂直的顶壁、底壁及位于顶壁和底壁之间并与对接面垂直的两侧壁,由所述壁面围合形成一收容空间,底壁内侧设有一收容槽,所述弹簧具有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两侧分别延伸出抵靠于门构件上的抵靠部和抵持于收容槽内的抵持部。由于弹簧和门构件是分开安装的,安装顺序为先装入弹簧且弹簧的抵持部收容于收容槽内,继而装配门构件用以供弹簧抵靠部抵靠,然而在装门构件之前,弹簧的活动不受限制,容易自收容槽内脱落,影响光连接器整体的组装,同时影响弹簧受力均衡。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光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可靠的光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连接器,其包括具有对接腔的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并与对接腔相通的光组件、枢接于绝缘本体的门构件及抵持所述门构件使对接腔保持闭合的弹簧,所述对接腔的一侧壁设有收容弹簧的收容槽, 所述弹簧包括收容于收容槽内的抵持部和滑动抵靠于门构件内侧的抵靠部,所述弹簧收容槽内还设有约束抵持部活动的限位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弹簧的抵持部收容于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并被收容槽内的限位部限制活动,避免弹簧自收容槽内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光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光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光连接器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光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5是图3沿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光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 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光组件2、弹簧3、门构件4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遮蔽壳体5。参阅图1并结合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具有供对接插头(未标示) 对接的对接面10,下表面为一安装面11,安装面11上具有将光连接器连接到电路板(未标示)上的安装脚111。对接面向内凹设形成绝缘本体的对接腔12,对接腔12具有四个侧壁,其中两相对的侧壁上具有贯穿对接面设置的安装槽121,安装槽121 —侧设置有与安装槽相通的枢接孔122,并且安装槽121与枢接孔122之间设置一向对接面方向延伸的凸肋 123,门构件4的两端设置有提供门构件枢转的枢转轴41,枢转轴设有倒角,所述枢转轴41 与枢转孔122枢接配合以供门构件旋转开合。参阅图1、图2及图4所示,所述对接腔12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收容弹簧3的收容槽124,弹簧3的作用是用于抵持门构件4使得门构件闭合对接腔12。所述弹簧4具有收容于收容槽124内的抵持部31和滑动抵靠于门构件4内侧42的抵靠部32。抵持部31呈 U形设置,U形的抵持部具有两平行的臂部及连接两臂部的肩部。纵观弹簧3,抵持部31的两末端设置有圈形的本体部33,本体部33的两末端延伸形成上述抵靠部32,抵靠部32与抵持部31位于本体部33两侧。为了防止组装弹簧3时,弹簧从收容槽内脱落,影响门构件的组装,所述收容槽124内设置有约束弹簧3的抵持部31活动的限位部125,限位部125与抵持部31的肩部相配合。这里强调一下,限位部125进一步由弹簧抵持部31张力所对应的收容槽124的壁面凸设形成。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25自侧壁远离对接腔12的壁面向对接腔方向凸出,并位于靠近收容槽1 的底面处,该限位部125凸出的高度设置要小于收容槽124的高度,并且限位部上设置有导引角度以供弹簧3的抵持部31能更好的插入,详细参阅图5。所述抵靠部32具有两平行且呈L形设置的抵靠臂,门构件4的内侧42上设置有垂直于枢转轴41延伸的两条平行的凸棱421,用以限位并导引抵靠部33。说明一下,两抵靠臂之间的间距较两臂部之间的间距大,如此,可使门构件平稳按压。请参阅图4,所述收容槽IM和对接腔12之间设置有供弹簧座落的隔板13,进一步用以供弹簧3的抵持部31设置。隔板较上述限位部125靠近对接面,隔板13上设置有对应收容弹簧本体部33的凹陷部131,限制弹簧向收容腔内运动。进一步的,凹陷部之间凸设有凸板部132,凸板部分隔出两凹陷部,这样弹簧的两本体部33分别被限制于两凹陷部131 与凸板部132之间,此种设置在限制弹簧向收容腔内运动的同时还可以更有效的限制弹簧左右方向上的攒动,配合门构件以全方位限制弹簧的位移。隔板13邻近对接腔12的侧壁上设置有挡止部133,挡止部133较隔板13要靠近对接面。由于弹簧3和门构件4是分离设置的,这里的挡止部133与弹簧的抵靠部32分别作用在门构件的枢转轴的两侧,从而实现门构件受力平衡,防止门构件4回旋转出对接面10。下面介绍门光连接器的组装过程,首先把弹簧3的抵持部31装入收容槽124内并卡持于限位部125下方以限制弹簧脱落,继而门构件4的内侧抵靠于弹簧的抵靠部32上, 然后把门构件4的枢转轴41垂直装入到安装槽121内,再沿垂直于对接面10的方向拉动枢接轴并越过所述凸肋123,最终装入枢接孔122中,如此完成组装。参阅图3及图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还设置有一安装所述光组件2的收容室14, 对接腔12和收容室14之间设置有一通孔15,光组件安装于收容室14内并显露于通孔15, 如此使得光组件2可以和对接腔12相通使得对接插头(未标示)可以抵接到光组件上,实现光传输。收容室14的壁面上设置有两弹臂141,所述弹臂141上设有突伸入收容室14的卡合部1411用以卡合光组件于收容室内,防止光组件从收容室脱落。参阅图2所示,所述绝缘本体外部设置有遮蔽壳体5,该遮蔽壳体5具有围设于绝缘本体1外壁上的基部51、自基部51分别延伸有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固定部52及突伸出安装面的卡持部53,卡持部53配合安装脚111使绝缘本体能更好的安装到电路板(未标示)。 绝缘本体外壁上设有若干凹槽16,并于凹槽外加设一围合部17以包围所述凹槽,固定部52 收容于该凹槽内,所述凹槽配合围合部以限位固定部52,使遮蔽壳体5包设于绝缘本体外壁(结合图3)从而屏蔽干扰。综上所述,本技术光连接器具有供给对接插头对接的对接面10,贯穿对接面设有对接腔12及收容槽124,对接腔和收容槽之间以隔板13分隔,收容槽124内设有限制弹簧抵持部31活动的限位部125,抵持部被限位部限制向对接面方向移动,相比于以往抵持部活动的插设于收容槽124内,可以有效的防止组装时弹簧不慎从收容槽内脱落,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缩减安装工时,同时可使门构件在受压打开时使得弹簧受力稳定。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并不以以上实施例为限制,但凡了解本案设计要点之人以此所作等效的变幻,均应涵盖本案权利要求内。权利要求1.一种光连接器,其包括具有对接腔的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并与对接腔相通的光组件、枢接于绝缘本体的门构件及抵持所述门构件使对接腔保持闭合的弹簧,所述对接腔的一侧壁设有收容弹簧的收容槽,所述弹簧包括收容于收容槽内的抵持部和滑动抵靠于门构件内侧的抵靠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内还设有约束抵持部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连接器,其包括具有对接腔的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并与对接腔相通的光组件、枢接于绝缘本体的门构件及抵持所述门构件使对接腔保持闭合的弹簧,所述对接腔的一侧壁设有收容弹簧的收容槽,所述弹簧包括收容于收容槽内的抵持部和滑动抵靠于门构件内侧的抵靠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内还设有约束抵持部活动的限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