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耦合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3534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其包括一个外壳,一个耦合部,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弹性部。所述耦合部用于将不同光纤进行耦合,以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光信号的传输。所述耦合部包括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收容端。所述外壳包括与所述收容端相对的内侧面。所述弹性部包括位于所述内侧面及所述收容端端面之间的至少两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均匀地弹性抵接于所述内侧面及所述收容端端面。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通过在所述内侧面与收容端端面之间设置至少两个提供均匀弹力的弹性件,避免光纤耦合连接器在与其它连接器连接时,耦合部因插接时受力不均产生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歪斜,从而提高光纤的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
技术介绍
光纤耦合连接器用于实现光纤之间的对接以及实现光信号的传输。现有光纤耦合连接器一般包括一个外壳,一个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耦合部,所述耦合部一端连接多条光纤,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对应于所述多条光纤的传输透镜。当两个光纤耦合连接器在相互对接时,各自的耦合部相互接触从而使各自的传输透镜对准,以实现光信号的继续传输。进一步地,为增加两个耦合部之间的接触稳定性以及对外力的缓冲,要求耦合部相对所述外壳具有一定的弹性。实现上述要求一般的方法为在耦合部的连接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一弹簧,使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弹性抵持所述外壳内壁及所述耦合部,以实现所述耦合部相对于所述外壳所需的弹性。然而,使用上述弹簧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容易因为在连接时由于使用者施力不均勻而造成所述耦合部相对于所述外壳产生倾斜,从而使两个传输透镜的对准产生偏差,造成光信号传输偏位,降低光信号传输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光信号传输效率的光纤耦合连接器。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其包括一个外壳,一个耦合部,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弹性部。所述耦合部用于将不同光纤进行耦合,以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光信号的传输。所述耦合部包括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收容端。所述外壳包括与所述收容端相对的内侧面。所述弹性部包括位于所述内侧面及所述收容端端面之间的至少两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均勻地弹性抵接于所述内侧面及所述收容端端面。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通过在所述内侧面与收容端端面之间设置至少两个提供均勻弹力的弹性件,避免光纤耦合连接器在与其它连接器连接时,耦合部因插接时受力不均产生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歪斜,从而提高光纤的传输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分解图。图2是图1的光纤耦合连接器的另一角度视图。图3是图1的光纤耦合连接器组装完成后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光纤耦合连接器100外壳10第一壁11光纤通孔111内侧面112第二壁12开口121挡块122耦合部20 主体21收容端211传输端212固定孔213收容孔214插接部215侧边216抵接块217传输透镜22弹性部30弹性件3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一具体介绍。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光纤耦合连接器100的结构图,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100包括一个外壳10,一个耦合部20以及一个弹性部30。所述耦合部20部分收容于所述外壳10内的耦合部20,所述弹性部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所述外壳10为中空的方形结构,其包括一个第一壁11以及一个与所述第一壁11 相对的第二壁12。所述外壳10包括多个贯穿所述第一壁11光纤通孔111以及多个贯穿所述第二壁12的开口 121。所述光纤通孔111用于光纤(图未示)穿过,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纤通孔111的数量为四个,但所述光纤通孔111的数量不限于四个。所述第一壁11包括与所述耦合部20相对的一个内侧面112。所述外壳10的第二壁12还包括位于所述开口 121相对两侧的至少两个挡块122。所述耦合部20包括一个主体21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主体21上的传输透镜22。 所述主体21包括收容于所述外壳10内的收容端211以及与所述收容端相对的传输端212。 所述主体21的收容端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光纤通孔111对应的固定孔213,所述传输端212 包括两个插接部215以及多个收容孔214,所述收容孔214与所述多个固定孔213相对应且分别于所述多个固定孔213相通。所述固定孔213用于将光纤的一端,所述收容孔214用于收容所述传输透镜22,所述插接部215用于与另一配合的光纤耦合连接器的耦合部(图未示)配合连接。所述主体21还包括两个垂直于该收容端211端面的相对侧边216,所述主体21的所述两个相对侧边216各形成有一个抵接块217,所述抵接块217分别对应于所述至少两个挡块122。所述传输透镜22用于会聚光线并作为光纤传输信号的中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透镜22为自聚焦透镜。所述弹性部30包括两个位于所述第一壁11的内侧面112与所述主体的收容端端面之间的弹性件31,所述两个弹性件31与所述主体21的收容端211相连,且分别位于所述多个固定孔213的两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每一弹性件31为一呈U形弯折的弹片,所述弹性件31与所述主体2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弹性件31的数量可以多于两个,所述弹性件31的形状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自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作其他的变化。请参阅图3,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100在组装时,所述传输透镜22分别被组装于对应的收容孔214内,所述主体21的收容端211靠近所述外壳10的第一壁11设置,所述传输端212伸出所述开口 121。所述每一弹性件31均弹性抵靠于所述外壳10第一壁11 的内侧面112,所述抵接块217分别与对应的挡块122相抵接以阻挡所述主体21从所述开口 121向所述外壳10外部移动,且所述抵接块217与所述挡块122抵接时,所述弹性件31 呈被压缩状态。由于所述弹性部30采用至少两个弹性件31,且由于所述弹性件31分别弹性抵靠于所述外壳10第一壁11的内侧面112上,因此所述弹性件31可以较为稳定的支撑所述耦合部20,如果所述耦合部20因为插接时受力不均而相对于所述外壳10产生歪斜,所述耦合部20可在所述弹性件31的作用下自动复位至预期位置。所述光纤耦合连接器通过在所述内侧面与收容端端面之间设置至少两个提供均勻弹力的弹性件,避免光纤耦合连接器在与其它连接器连接时,耦合部因插接时受力不均产生相对于所述外壳的歪斜,从而提高光纤的传输效率。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专利技术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其包括:一个外壳,一个耦合部,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弹性部,所述耦合部用于将不同光纤进行耦合,以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光信号的传输,所述耦合部包括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收容端,所述外壳包括与所述收容端相对的内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位于所述内侧面及所述收容端端面之间的至少两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均匀地弹性抵接于所述内侧面及所述收容端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耦合连接器,其包括一个外壳,一个耦合部,以及一个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弹性部,所述耦合部用于将不同光纤进行耦合,以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光信号的传输,所述耦合部包括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收容端,所述外壳包括与所述收容端相对的内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位于所述内侧面及所述收容端端面之间的至少两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均勻地弹性抵接于所述内侧面及所述收容端端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部包括一个主体以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传输透镜,该主体包括该收容端及与该收容端相对的一个传输端,该至少一个传输透镜设置于该传输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中空的方形结构且包括一个第一壁以及一个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该第一壁包括该内侧面,所述收容端靠近所述外壳的第一壁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壁以供光纤穿过的至少一个光纤通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耦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贯穿所述第二壁以供所述耦合部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昆展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