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38446 阅读:4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包括转动端光纤组件、固定端光纤组件、棱镜组件、锥齿轮行星轮系、外壳体;锥齿轮行星轮系包括第一大锥齿轮(10)、第二大锥齿轮(17)、小行星锥齿轮(11)、第二轴承(13)、弹簧(12)及螺钉(14)、第二轴承盖(20);第二轴承(13)通过螺钉(14)、弹簧(12)与轴(15)相连,小行星锥齿轮(11)与第二轴承(13)相连,第一大锥齿轮(10)与小行星锥齿轮(11)相连,第二大锥齿轮(17)与第二轴承盖(20)相连,第二轴承盖(20)与端盖(21)相连,第二大锥齿轮(17)与小行星锥齿轮(11)相连。(*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
技术介绍
光纤旋转连接器可实现光信号从固定部分到转动部分间的360°旋转传输,在专利02279871.4中公开了一种多芯光纤旋转接头,它包括外壳、输入端和输出端,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置多个轴向平行的孔,道威棱镜固定在与转盘和连接端盖同轴的套筒内,转盘和套筒通过减速机构形成联动,保持套筒转动时的角速度为转盘的一半。其减速机构由四个齿轮构成,其中一对齿轮轴偏置在旋转连接器中心轴的一侧,这种结构导致旋转连接器径向尺寸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的减速机构来实现道威棱镜与旋转连接器转动端的联动,从而实现多路光信号从固定端到转动端的旋转传输的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技术方案:转动端光纤组件包括转轴、第一光纤准直器、准直器固定板;转轴与准直器固定板相连,第一光纤准直器设置在转轴和准直器固定板上;固定端光纤组件包括端盖、第二光纤准直器、准直器安装板;端盖与准直器安装板相连,第二光纤准直器设置在端盖和准直器安装板上;棱镜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盖、内套筒、外套筒、道威棱镜、第一轴承、环、第一止动螺母、第二止动螺母及轴;道威棱镜设置在内套筒内,内套筒外部设置外套筒,在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设有第一止动螺母,在外套筒上设有轴,准直器固定板与第一轴承盖相连接,在外套筒的两端各设有两个第一轴承,每两个第一轴承之间设有环,第一轴承盖设置在第一轴承外,在外套筒与准直器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二止动螺母;锥齿轮行星轮系包括第一大锥齿轮、第二大锥齿轮、小行星锥齿轮、第二轴承、弹簧及螺钉、第二轴承盖;第二轴承通过螺钉、弹簧与轴相连,小行星锥齿轮与第二轴承相连,第一大锥齿轮与小行星锥齿轮相连,第二大锥齿轮与第二轴承盖相连,第二轴承盖与端盖相连,第二大锥齿轮与小行星锥齿轮相连;外壳体包括法兰及壳体;在转轴与法兰间安装有密封圈,壳体设置在棱镜组件、锥齿轮行星轮系外,且两端与端盖、法兰相连。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在外形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加光路的通光孔径,因此可以实现更多路光信号的同步传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包括转动端光纤组件、固定端光纤组件、棱镜组件、锥齿轮行星轮系、外壳体;转动端光纤组件包括转轴3、第一光纤准直器4、准直器固定板5;转轴3与准直器固定板5相连,第一光纤准直器4设置在转轴3和准直器固定板5上;固定端光纤组件包括端盖21、第二光纤准直器23、准直器安装板22;端盖21与准直器安装板22相连,第二光纤准直器23设置在端盖21和准直器安装板22上;棱镜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盖6、内套筒7、外套筒25、道威棱镜24、第一轴承9、环16、第一止动螺母8、第二止动螺母19及轴15;道威棱镜24设置在内套筒7内,内套筒7外部设置外套筒25,在内套筒7与外套筒25之间设有第一止动螺母8,在外套筒25上设有轴15,准直器固定板5与第一轴承盖6相连接,在外套筒25的两端各设有两个第一轴承9,每两个第一轴承9之间设有环16,第一轴承盖6设置在第一轴承9外,在外套筒25与准直器安装板22之间设有第二止动螺母19;锥齿轮行星轮系包括第一大锥齿轮10、第二大锥齿轮17、小行星锥齿轮11、第二轴承13、弹簧12及螺钉14、第二轴承盖20;第二轴承13通过螺钉14、弹簧12与轴15相连,小行星锥齿轮11与第二轴承13相连,第一大锥齿轮10与小行星锥齿轮11相连,第二大锥齿轮17与第二轴承盖20相连,第二轴承盖20与端盖21相连,第二大锥齿轮17与小行星锥齿轮11相连;外壳体包括法兰1及壳体18;在转轴3与法兰1间安装有密封圈2,壳体18设置在棱镜组件、锥齿轮行星轮系外,且两端与端盖21、法兰1相连。转轴3转动时,通过准直器固定板5带动轴承盖6及第一大锥齿轮10旋转,由于第二大锥齿轮17固定不动,因此小行星锥齿轮11绕轴15自转,同时小行星锥齿轮11绕旋转连接器的轴线公转,内套筒7、外套筒25及道威棱镜24由轴15带动,绕旋转连接器的轴线旋转。第一光纤准直器4与第二光纤准直器23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经过对第一光纤准直器4、第二光纤准直器23及道威棱镜24的调节,可以确保由第一光纤准直器4入射的光信号由与之对应的第二光纤准直器23输出,并保证小的插入损耗。道威棱镜由锥齿轮行星轮系带动旋转,其旋转角速度为转动端角速度的一半,锥齿轮行星轮系由两个同样齿数的大锥齿轮及一个或多个小行星锥齿轮组成,小行星锥齿轮的中心轴与大锥齿轮转中心轴成90度分布,大锥齿轮转中心轴与旋转连接器的中心轴重合;当旋转连接器转动端旋转时,小行星轮在绕自身中心轴自转的同时,也绕着大锥齿轮的中心轴进行公转,并带动与其自转轴连接的棱镜组件绕旋转连接器的中心轴进行旋转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它们并不是用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技术之精神和范围内,自当可作各种变化或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端光纤组件、固定端光纤组件、棱镜组件、锥齿轮行星轮系、外壳体;转动端光纤组件包括转轴(3)、第一光纤准直器(4)、准直器固定板(5);转轴(3)与准直器固定板(5)相连,第一光纤准直器(4)设置在转轴(3)和准直器固定板(5)上;固定端光纤组件包括端盖(21)、第二光纤准直器(23)、准直器安装板(22);端盖(21)与准直器安装板(22)相连,第二光纤准直器(23)设置在端盖(21)和准直器安装板(22)上;棱镜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盖(6)、内套筒(7)、外套筒(25)、道威棱镜(24)、第一轴承(9)、环(16)、第一止动螺母(8)、第二止动螺母(19)及轴(15);道威棱镜(24)设置在内套筒(7)内,内套筒(7)外部设置外套筒(25),在内套筒(7)与外套筒(25)之间设有第一止动螺母(8),在外套筒(25)上设有轴(15),准直器固定板(5)与第一轴承盖(6)相连接,在外套筒(25)的两端各设有两个第一轴承(9),每两个第一轴承(9)之间设有环(16),第一轴承盖(6)设置在第一轴承(9)外,在外套筒(25)与准直器安装板(22)之间设有第二止动螺母(19);锥齿轮行星轮系包括第一大锥齿轮(10)、第二大锥齿轮(17)、小行星锥齿轮(11)、第二轴承(13)、弹簧(12)及螺钉(14)、第二轴承盖(20);第二轴承(13)通过螺钉(14)、弹簧(12)与轴(15)相连,小行星锥齿轮(11)与第二轴承(13)相连,第一大锥齿轮(10)与小行星锥齿轮(11)相连,第二大锥齿轮(17)与第二轴承盖(20)相连,第二轴承盖(20)与端盖(21)相连,第二大锥齿轮(17)与小行星锥齿轮(11)相连;外壳体包括法兰(1)及壳体(18);在转轴(3)与法兰(1)间安装有密封圈(2),壳体(18)设置在棱镜组件、锥齿轮行星轮系外,且两端与端盖(21)、法兰(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光纤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端光纤组件、固定端光纤组件、棱镜组件、锥齿轮行星轮系、外壳体;转动端光纤组件包括转轴(3)、第一光纤准直器(4)、准直器固定板(5);转轴(3)与准直器固定板(5)相连,第一光纤准直器(4)设置在转轴(3)和准直器固定板(5)上;固定端光纤组件包括端盖(21)、第二光纤准直器(23)、准直器安装板(22);端盖(21)与准直器安装板(22)相连,第二光纤准直器(23)设置在端盖(21)和准直器安装板(22)上;棱镜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盖(6)、内套筒(7)、外套筒(25)、道威棱镜(24)、第一轴承(9)、环(16)、第一止动螺母(8)、第二止动螺母(19)及轴(15);道威棱镜(24)设置在内套筒(7)内,内套筒(7)外部设置外套筒(25),在内套筒(7)与外套筒(25)之间设有第一止动螺母(8),在外套筒(25)上设有轴(15),准直器固定板(5)与第一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徐明郑晓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