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5339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9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连接器,其能够通过相对简单的结构来增强光纤连接的工作性能。前壳体(5)包括悬臂状操作杆(12),该悬臂状操作杆具有固定到壁部分上的基座部分(13a)并且还具有前端部(13),该前端部是对基座部分(13a)的延续并且沿着壁部分延伸至后壳体(6),且设置在后壳体(6)中的光纤夹持单元(25)包括夹持元件(26),该夹持元件具有一对保持件,该对保持件从基座部分的两侧升起并且保持光纤(40)的芯线部分(43),光纤夹持单元(25)还包括操作盖(27),当操作盖被操作杆(12)的前端部(13b)推压时,操作盖被推入元件容纳腔室(22),并且操作盖(27)具有一对腿部(27b),当操作盖(27)被推入元件容纳腔室(22)时,该对腿部用于从两侧保持夹持元件(26)的一对保持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连接器,其用于将两个光纤彼此光学地连接。
技术介绍
通常,光连接器包括套管,该套管用于使光纤端面彼此接触,同时光纤的芯线部分被保持为使其不能够移动。由套管保持的光纤的芯线部分定位成使得两个套管能够彼此对准并且两个光纤的端面能够彼此接触。这样,两个光纤彼此连接。当定位两个套管时,使用高精度地形成的圆柱形套筒。当套管从套筒两侧上的开口端部部分插入到套筒中时,两个套管定位成彼此对准。因为套管由连接器中的弹性构件弹性地支撑,所以套管通过在连接该连接器时由弹性构件产生的弹性力而彼此接触,使得两个光纤的端面能够彼此接触。为了通过套管保持光纤的芯线部分,通常使用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的液体粘合剂。在利用光纤组装光连接器时使用该方法,其中光纤此前已经在诸如工厂的室内设施内被切割成预定长度。然而,在光连接器在诸如室外环境的地方组装的情况下,在光纤的芯线部分与套管之间涂覆粘合剂的涂覆工作给工人强加了负担。此外,当工人等待粘合剂硬化时,工作性能劣化。此外,因为光纤和套管通过粘合剂彼此固定,所以即使在发现工作失效时,也不能再次进行粘附工作。保持光纤的另一个方法是,结合到粘接的套管中的光纤的芯线部分连接到在现场插入到套管的延伸部分中的光纤的芯线部分上,并且这些芯线部分被机械地夹持。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该方法的实例。在专利文献1的第0017段中,解释了光连接器的构造。在专利文献1的第0018段中,解释了光连接器的连接器本体。连接器本体解释如下。“连接器本体1包括:套管3,用于连接的光纤34此前已经结合到该套管3中;夹持部分4,其用于夹持连接状态,其中突起部分34b和光纤F被夹持,突起部分34b从用于连接的光纤34的套管3的后端部突起;以及壳体2,其用于容纳套管3和夹持部分4”。用于连接的光纤34通过粘合剂固定到套管3上。然而,通过锚定夹具5保持的光纤F被套管3的突起部分机械地夹持。在第0024段的第一至第四行,连接器本体的夹持部分的构造解释如下。“夹持部分4组成为使得另一个光纤F被夹持在一对半部元件之间,也就是夹持在元件31c和元件421之间。弹簧422设置有狭槽422a,该狭槽422a沿着轴向方向形成在中间部分中并且定位在两个封盖侧元件421a、421b之间的边界附近。因此,狭槽422a的两侧用作独立的弹簧,分别为两个封盖侧元件421a、421b提供弹性力。就这一点而言,关于弹簧422的外形,可以采用各种外形,例如采用横截面为C形的外形。”在通过夹持部分夹持光纤F时,一对半部元件31c、421之间的空间必须通过力扩展,同时抵抗弹簧422的弹簧力。因此,使用用于连接器的工具6,其具有插入构件9。该用于连接器的工具6是与连接器不同的部件。在第0034和0035段中,解释了用于连接器6的工具6。在第0034段的第一至第四行,用于连接器的工具6解释如下。“用于连接器6的工具6预先在例如工厂中可拆卸地附接到连接器本体1上。当用于连接器的工具6附接到连接器本体1上时,元件31c和元件421之间的空间通过力扩展,同时抵抗弹簧422产生的弹簧力。在光纤已经彼此连接之后,用于连接器的工具6从连接器本体1拆下。”作为另一个方法,以下的连接器是已知的。“光纤没有预先结合到套管中。光纤的芯线部分现场插入到连接器中,直到芯部部分到达套管的前端部分附近。光纤的芯线部分被机械地夹持在套管的延伸部分处”。专利文献2中描述了该方法的实例。在第0022段中,进行了如下的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连接器和组装方法,在现场切割了光纤的端面之后,直到光纤的新的切割端面与保护构件弹性地接触,光纤插入到定位机构和套管中并且通过定位机构定位和固定。这样,完成光连接器的组装。即,不需要将光纤结合到套管中。因此,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即当现场插入的光纤与结合的光纤的端面碰撞时损坏结合的光纤的端面的问题。”这种连接器如下所述。“连接器包括插塞壳体7,该插塞壳体7形成连接器插塞组装本体,套管3和连接到该套管3后端部上的定位机制5容纳在该连接器插塞组装本体中(第0024段)”。“定位机构5是所谓的接合构件(第0027段)。”在第29段中,进行了以下的说明。“当插入的光纤14容纳成在套管3的后端部与定位机构5的前端部之间偏转时,光纤14设置有偏转空间41,具有引导到保护构件17侧面上的弹性力。”在第0040段中,进行了如下说明。“仅仅当光纤14在现场插入为使得在偏转空间41内产生偏转43时,插入的光纤14的前端部分可以通过预定的弹性力与保护构件17接触。因此,可以简单地获得稳定连接状态,其中光纤14的前端面一直与保护构件17接触。”现有技术的文献专利文件1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07-240943专利文件2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08-292710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就需要使用用于连接器的工具的光连接器而言,当光纤机械地固定到光连接器时,用于连接器的工具必须附接到连接器本体。就光纤在之前没有结合到套管中并且光纤的芯线部分在现场插入到套管的前端部分附近中且光纤的芯线部分被机械地夹持在套管的延伸部分处的光连接器而言,两个光纤的端面的接触状态(通过光连接器彼此连接的状态)可能会变得不稳定,原因是使用光连接器的环境温度的变化。在陶瓷套管或塑料壳体(其由树脂通过成形而形成)的热膨胀量或热收缩量与石英纤维(其线性膨胀系数低)的热膨胀量或热收缩量之间的差较大的情况下,两个光纤的接触端面有可能彼此分隔开,或者光纤的端面被强力彼此推压并且极大地改变了光连接器的连接损失。能够采用这样的方法,其中光纤在连接器内偏转,以用于产生弹性力,从而可以减少连接损失的变化。然而,从减小光连接器的尺寸的观点看,优选的是在光连接器内不提供光纤偏转的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光连接器,在该光连接器中,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构型来增强连接光纤的工作性能。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光连接器,在该光连接器中,即使当使用光连接器的环境中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也不会极大地改变连接器的连接损失。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连接器,其包括:前壳体,该前壳体在两个端部部分中具有开口部分;以及后壳体,该后壳体与前壳体的开口部分中的一个接合,该前壳体包括悬臂状操作杆,该悬臂状操作杆具有固定端部,该固定端部固定到壁部分上,并且该悬臂状操作杆还具有自由端部,该自由端部是对固定端部的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5.14 JP 2009-1176131.一种光连接器,包括:
前壳体,所述前壳体在两个端部中具有开口部分;以及
后壳体,所述后壳体与所述前壳体的所述开口部分中的一个接合,
所述前壳体包括悬臂状操作杆,所述悬臂状操作杆具有固定到壁
部分上的固定端部,并且所述悬臂状操作杆还具有自由端部,所述自
由端部是对所述固定端部的延续并且沿着所述壁部分延伸,
所述后壳体包括具有中心孔的套管,光纤的芯线部分插入到所述
中心孔中,并且所述后壳体还具有光纤夹持单元,在所述光纤的所述
芯线部分插入到所述套管的所述中心孔中至预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
光纤夹持单元用于将所述光纤的芯线部分保持在所述套管的延伸部分
处,
其中当所述操作杆被向下推时,所述操作杆操作所述光纤夹持单
元以固定所述光纤的所述芯线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
其中所述后壳体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光纤夹持单元的元件容纳腔
室,所述光纤夹持单元包括夹持元件,所述夹持元件具有一对保持件,
所述一对保持件从基座部分的两侧升起并且保持所述光纤的所述芯线
部分,所述光纤夹持单元还包括操作盖,当所述操作盖被所述操作杆
的所述自由端部推压时,所述操作盖被推入所述元件容纳腔室,所述
操作盖具有一对腿部,当所述操作盖被推入所述元件容纳腔室时,所
述一对腿部用于从两侧保持所述一对保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连接器,
其中所述后壳体能够颠倒地与所述前壳体接合,所述操作杆形成
在所述前壳体的上壁上,
在所述元件容纳腔室的底壁上形成有通孔,所述操作盖的所述腿
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前端部插入到所述通孔中,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
体彼此接合,使得所述操作杆的所述自由端部能够与从所述通孔突出
的所述腿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泽练太郎詹姆斯·R·比兰德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