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0865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微/纳米复合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适应各种复合静电纺丝的装置。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由密封盖、芯体、外壳、外喷丝头、内喷丝针头和固定密封垫组成,外壳呈筒状,外壳的一端安装一外喷丝头,外壳的另一端联接一密封盖,芯体安装在外壳中,芯体与外壳安装外喷丝头端之间衬有固定密封垫,芯体上有至少一个内喷丝针头安装孔,内喷丝针头安装在芯体的内喷丝针头安装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适应多品种多规格的复合静电纺和装置更换繁琐的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维护困难的不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备微/纳米复合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适应各种复合静电纺丝的装置。
技术介绍
普通的静电纺丝是将聚合物溶液注入到毛细管中,并在聚合物中加入高压,使其与接地的接收屏之间形成高压电场。当电场力的大小等于液体或熔体的表面张力时,带电液滴在毛细管末端处于平衡。随着电场力的增大,液滴被拉长成丝状,由于电荷间作用的不稳定,在下落过程中,丝条呈圆锥运动状态,并以无纺布的形式收集在纤维接收装置上。但是普通的静电纺丝方法一般只能够制备出具有单种材料的纤维,而很难制备出具有一种材料包裹有其他材料的复合纤维,也很难制备出具有中空结构的微/纳米纤维管。近些年来,一种新的静电纺丝方法——复合静电纺丝,因其能够制备出多组分或者中空纤维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几种材料包裹在一种材料或者具有皮芯结构的复合纤维,因其具有多种组分,在多功能纤维、药物释放、微/纳米导线、阻燃、抗菌、抗静电、防紫外线、抗电磁屏蔽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而且,利用复合纺丝制备出的微/纳米纤维管中的孔径更小,在过滤消毒、化学催化、物质(氢)储存等功能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复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碳纳米管也日益受到重视。最近几年有关同轴或复合静电纺丝装置的专利相继发表,例如ZL200320122276. 4涉及了同轴静电纺丝装置,200710062722. X中提到了多流体复合静电纺丝装置。但是这些专利涉及的装置中,一般情况下,一套装置中内喷丝针头的数目就固定不变,若要改变内喷丝针头数目或者内喷丝针头之间的距离及其分布的话,须更换整个装置,加工比较困难,且加工成本较高,装置无法进行拆分给清洗带来不便, 维护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微/纳米复合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适应各种复合静电纺丝的装置。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适应多品种多规格的复合静电纺和装置更换繁琐的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维护困难的不足。本技术的静电纺丝装置为芯体-外壳分体式设计的装置,一方面能够有效满足在任意调节内喷丝针头伸出外喷丝头的距离时使内喷丝针头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另一方面该装置容易加工,装置的拆分、清洗、更换及维护非常简便。本技术的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由密封盖、芯体、外壳、外喷丝头、内喷丝针头和固定密封垫组成,外壳呈筒状,外壳的一端安装一外喷丝头,外壳的另一端联接一密封盖,芯体安装在外壳中,芯体与外壳安装外喷丝头端之间衬有固定密封垫,芯体上有至少一个内喷丝针头安装孔,内喷丝针头安装在芯体的内喷丝针头安装孔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如上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所述的芯体的中心轴线与外壳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芯体的中心轴线与外喷丝头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也即所述的芯体、外壳与外喷丝头的中心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芯体、外壳、密封盖材质可以为塑料、无机非金属或者是不锈钢等其他金属,内喷丝针头和外喷丝头为不锈钢或者其他导电材质。外壳外径12-30mm,高度15-40mm,外壳管厚4-8mm。内喷丝针头的孔径为 0. 3-1. 6mm,喷丝头孔径为 1. 0-3. 0mm。如上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所述的外壳呈圆筒形,芯体呈圆柱形。 芯体外径小于外壳内径,芯体的高度约高出外壳的深度0. l-10mm。如上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所述的芯体与外壳有防转限位结构。 防止在固定芯体时芯体、固定密封垫、外壳三者发生错动而改变内喷丝针头的分布或者是损坏内喷丝针头和固定密封垫。如上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所述的防转限位结构为芯体外表面有凸出块,外壳对应位置有凹陷的卡口,装配后芯体的凸出块卡在外壳的卡口中。凸出块能够与卡口紧密结合而不会发生错动。如上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所述的芯体上有至少一个内喷丝针头安装孔是指芯体上有1 4个内喷丝针头安装孔内喷丝针头安装孔,内径与内喷丝针头外径相当。单孔芯体,孔可以在芯体的正中间,制备出同轴纤维,也可以偏离正中心,形成偏芯纤维,甚至是使内喷丝头外壁与外喷丝头内壁相切,形成内喷丝液并未完全包覆于外喷丝液中类似并列结构的纤维。孔在芯体中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改变。如上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所述的内喷丝针头安装孔数量大于两个时,其分布为正多边形排列。当然,内喷丝针头的分布不一定是规则的正三角形或者是正方形,根据所要制备的纤维的需要,各种不规则布置都是可能的。如上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所述的内喷丝针头安装孔数量大于一个时,安装在芯体后,部分或者全部内喷丝针头外壁可以与外喷丝头内壁形成内切结构,制备内喷丝液并未完全包覆于外喷丝液中类似并列结构的纤维。如上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所述的内喷丝针头安装孔数量大于一个时,部分或全部的内喷丝针头与外喷丝头内壁可保持一段距离,制备一种纤维包覆有一种或者多种组分的包覆纤维。如上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所述的固定密封垫为圆形,密封垫上具有与芯体内喷丝针头安装孔相对应分布的孔洞,孔洞大小与内喷丝针头外径相当。固定密封垫的外径小于外壳内径Imm左右,材质为塑料,如四氟乙烯等,厚度在0. 5-1. 5mm。如上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所述的外壳的另一端联接一密封盖, 之间采用螺纹联接方式。本技术包括密封盖、芯体、外壳、外喷丝针头、内喷丝针头、固定密封垫等部件。其中,芯体的中心轴与外喷丝头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内喷丝针头通过芯体来控制内喷丝针头的数目、内外径及其分布等;内喷丝针头间平行排列,选用一定的芯体和外喷丝头后,内喷丝针头间的距离、内喷丝针头与外喷丝头间的距离也就固定,内喷丝针头伸出外喷丝头的距离可以分别调节而相互不受影响;芯体的外表面上端有两个凸出部分,该凸出部分能够恰恰嵌入外壳部分的凹槽内。此设计可以保证在旋紧密封盖时候,不会导致芯体与固定密封垫间的相互错动而对内针头的分布造成影响;外喷丝头的内外径可以根据具体情组件的过程中,先将内喷丝针头从芯体穿出,并经过与配套的固定密封垫,然后将以上部件放置于外壳中,旋上密封盖,此时不应使密封盖旋得太紧。安装上外喷丝头后,调节内喷丝针头伸出外喷丝头的距离后再旋紧密封盖。选用一种或者多种内液并选取合适的外液,同种内液可由一个注射泵来推进,不同内液则可选用不同注射泵推进。将复合静电纺丝喷丝头的外喷丝头的下端连接在高压产生装置上,调节内喷丝针头伸出外喷丝头的距离及内、外液的推进速度,使复合泰勒锥中的内纺丝液在达到喷丝点时不相互接触或混合为宜。调节电压,使液滴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克服表面张力而形成射流,经固化后形成纤维,接收在喷丝头下方接地的收集装置上。得到的复合静电纺丝纤维,溶解或者高温处理去除内部纤维后可以得到微/纳米管,也可以得到具有管状的复合微/纳米纤维。本技术的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为芯体-外壳分体式设计的装置,一方面能够有效满足在任意调节内喷丝针头伸出外喷丝头的距离时使内喷丝针头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另一方面该装置容易加工,装置的拆分、清洗、更换及维护非常简便。1、将整个装置分成了外壳和芯体两大部分,装置的拆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复合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是:由密封盖、芯体、外壳、外喷丝头、内喷丝针头和固定密封垫组成,外壳呈筒状,外壳的一端安装一外喷丝头,外壳的另一端联接一密封盖,芯体安装在外壳中,芯体与外壳安装外喷丝头端之间衬有固定密封垫,芯体上有至少一个内喷丝针头安装孔,内喷丝针头安装在芯体的内喷丝针头安装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萍朱卫彪卞俭俭李青凯王依民倪建华徐速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