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恬晨专利>正文

一种模具及其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644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具及其顶出机构。公开的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顶板和顶块,所述顶块的后端支撑在顶板上,顶块的前端向前伸出;还包括顶出杆和传动组件;所述顶出杆与顶块在顶块的伸出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机构;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平行,且分别与后模和顶出杆固定;所述齿轮机构安装在顶块上,且同时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相连。利用该顶出机构能够将位于最佳浇口位置的潜伏浇口形成的流道凝料顶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还涉及到包括该顶出机构的模具。
技术介绍
基于塑料材料的特性,当前,通常根据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相应的模具,并利用注塑机制作塑料制品。该模具通常包括前模和后模,有些模具还包括中间模,及形成塑料制品内部结构的芯子;在合模时,模具内形成预定的模腔;注塑时,通过适当的浇口向模腔中注入液态的塑料,冷却后在模腔中形成预定塑料制品;然后再通过顶出机构使塑料制品与模具分离。模具的浇口有多种,例如中心浇口、侧浇口、潜浇口、扇形浇口、环形浇口等等。顶出机构通常包括顶板和根据塑料制品结构布置的顶块,顶块能够与顶板同步移动,以将塑料制品顶出。当前,在模具设计中,一般凭借分析软件及专业制模经验选定塑料制品的最佳浇口位置,以保证塑料制品的结构和质量。当最佳浇口的位置位于塑料制品的内表面、侧面或其他隐蔽位置时,就需要设置潜伏浇口进行注塑,在注塑过程中,潜伏浇口会形成流道凝料。当塑料制品由斜顶块顶出时,就需要将潜伏浇口中的流道凝料顶出,使流道凝料与塑料制品分离。如果再设计另一个辅助的顶出机构将流道凝料顶出,由于辅助的顶出机构的顶杆需要穿过斜顶块,顶出机构设计难度很大;因此,在实际制造应用的模具中,要么放弃潜伏浇口,改用其他浇口进料,要么就放弃最佳浇口位置,选择其他设计,以避开斜顶块的不利影响。这两种方式均会降低塑料制品的质量。因此,在顶出机构包括斜顶块的情况下,如何将位于最佳浇口位置的潜伏浇口形成的流道凝料顶出是当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该顶出机构能够将位于最佳浇口位置的潜伏浇口形成的流道凝料顶出。本技术提供的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顶板和顶块,所述顶块的后端支撑在顶板上,顶块的前端向前伸出;还包括顶出杆和传动组件;所述顶出杆与顶块在顶块的伸出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机构;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平行,且分别与后模和顶出杆固定;所述齿轮机构安装在顶块上,且同时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相连。可选的,所述顶块的伸出方向与模具的开模方向之间形成锐夹角。可选的,所述齿轮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旋转地安装在顶块上的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位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并同时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沿第二齿条的延伸方向布置的至少两个所述中间齿轮。可选的,该顶出机构包括多个所述传动组件,各所述传动组件的中间齿轮均安装在一个中间轴上,所述中间轴在其中心线方向上与所述顶块滑动配合。可选的,所述齿轮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同轴固定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可选的,该顶出机构包括多个所述传动组件,各所述传动组件的齿轮组均安装在一个中间轴上,所述中间轴在其中心线方向上与所述顶块滑动配合。可选的,该顶出机构还包括调节拨杆,所述调节拨杆与所述中间轴相连。可选的,所述后模设置齿条滑道,所述顶块设置齿轮滑道和与齿轮滑道配合的齿轮固定块;所述齿条滑道和齿轮滑道均在第一齿条延伸方向上延伸;所述齿条滑道与第一齿条配合;所述齿轮机构安装在所述齿轮固定块上。本技术提供的模具包括后模、前模和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为上述任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所述顶块与后模滑动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模具的顶出机构还包括顶出杆和传动组件; 所述顶出杆与顶块在顶块的伸出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平行的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与后模和顶出杆固定,且通过齿轮机构传动。在顶出过程中,顶块随着顶板向前移动,将塑料制品顶出;同时,由于第一齿条与后模保持固定, 顶块带动齿轮机构相对于后模向前移动时,齿轮机构带动第二齿条及顶出杆相对于顶块向前移动,进而使顶出杆能够将形成于顶块前端的、潜伏浇口中形成流道凝料顶出,使流道凝料与塑料制品分离。利用该顶出机构能够将位于最佳浇口位置的潜伏浇口形成的流道凝料顶出。另外,顶出杆不限于将流道凝料顶出,也可以将其他部分顶出。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块的伸出方向与模具的开模方向之间形成锐夹角。这样,该顶出机构在包括斜顶块的情况下,使顶出杆能够相对于顶块向前移动,进而避免斜顶块对顶出操作的不利影响。在可选技术方案中,齿轮机构包括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时啮合的中间齿轮。 该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沿第一齿条延伸方向布置的至少两个中间齿轮。该技术方案能够保证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的受力平衡,提高顶出机构的工作可靠性。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包括多个传动组件,各所述传动组件的中间齿轮均安装在一个中间轴上,所述中间轴在其中心线方向上与所述顶块滑动配合。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中间轴的位置,使各传动组件的中间齿轮的位置进行改变,使预定的一个传动组件发挥作用;进而,在传动组件传动比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顶出杆相对于顶块的移动速度,满足更多实际情况需要。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同轴固定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模数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调整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的传动比,进而实现对顶出杆移动速度的调节。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后模设置齿条滑道,所述顶块设置有齿轮滑道和与齿轮滑道配合的齿轮固定块;所述齿条滑道和齿轮滑道均在第一齿条的延伸方向上延伸; 所述齿条滑道与第一齿条配合;所述齿轮机构安装在所述齿轮固定块上。该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改变第一齿条与后模之间的位置关系,及齿轮机构与顶块之间的位置关系,改变顶出杆的最长伸出长度,满足更多实际需要。由于顶出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括该顶出机构的模具也具有相对应的技术效^ 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合模注塑后的结构;图2是图1中I-I部分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用模具开模时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理解为本技术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的限制。本部分中,所述“前”和“后”等方位词均以开模方向,即开模时前模相对于后模的移动方向为参照,朝向开模方向的位置为前,相反方向的位置为后。为了描述的方便,本部分中,以注塑用模具为例对本技术提供的模具及模具的顶出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对于模具的顶出机构的结构不再单独描述。应当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不限于用于制作塑料制品,也可以用于制作其他制品, 比如发泡材料制品或其他与塑料制品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制品。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该图示出合模注塑后的结构;图2是图1中I-I部分放大图。该模具包括后模100、前模200 和顶出机构。开模时,前模200相对于后模100的移动方向为图中箭头A所示。后模100包括底板和型芯,型芯通过方铁与底板固定。前模200包括面板和型腔, 型腔与面板固定相连;前模200的适当位置还设置有定位圈、浇口套等注塑组件。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顶板和顶块,所述顶块的后端支撑在顶板上,顶块的前端向前伸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出杆和传动组件;所述顶出杆与顶块在顶块的伸出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和齿轮机构;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平行,且分别与后模和顶出杆固定;所述齿轮机构安装在顶块上,且同时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恬晨
申请(专利权)人:郑恬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