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备所得的锡碳纳米复合电极材料可以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产业的关键储能器件,其性能和电极材料密切相关。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普遍采用碳材料,但因其理论比容量只有372mAh/g,限制了锂离子电池比容量的进一步提高,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高能量储能系统的需求;并且碳材料在电解质中化学稳定性较差,存在着安全隐患。为了克服碳材料的缺点,人们主要在两个方面寻找改进方案,一是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手段对碳材料进行改性,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另一途径则是寻找可以替代碳材料的新型负极材料体系。锡基负极材料是一类容量高(理论比容量为993mAh/g)和安全性好的新型负极材料,已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该负极材料也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首次不可逆容量大,即首次充放电效率低;二是在脱/嵌锂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大,可达原体积的300%,易产生碎裂或粉化,使活性材料颗粒之间和活性材料与导电集流体之间的导电性显著降低,从而使电极的寿命急速衰减,导致循环稳定性差,因此一直未能大规模实用化。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锡碳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摩尔比1:1.5~1:4.5分别称取无机锡盐和络合剂并混合得到锡源;(2)按摩尔比1:1~1:2.5分别称取酚类物质和甲醛溶液,40~90℃水浴搅拌1~2h得到有机碳源;(3)将锡源渗入有机碳源中,40~90℃水浴中继续搅拌0.5~3h,得到的溶胶体作为前驱物备用;(4)常温干燥前驱物,并于600℃~950℃的惰性气氛下热处理3~10h,得到锡碳纳米复合电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锡碳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摩尔比1:1.5 1:4. 5分别称取无机锡盐和络合剂并混合得到锡源;(2)按摩尔比1 1 1 2. 5分别称取酚类物质和甲醛溶液,40 90°C水浴搅拌1 浊得到有机碳源;(3)将锡源渗入有机碳源中,40 90°C水浴中继续搅拌0.5 池,得到的溶胶体作为前驱物备用;(4)常温干燥前驱物,并于600°C 950°C的惰性气氛下热处理3 10h,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林,王静,樊小勇,苟蕾,王晶晶,李严,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