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涉及到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非接 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科技查新所查的文献范围内,国内只有两篇文献探讨了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 谐振控制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非接触电能传输的自适应谐振控制方 法,解决因补偿电容的不同和负载的改变,使谐振电路的固有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导致传输 功率和传输效率迅速降低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该方法通过对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逆变机构的输出电压、电流的检测和计算得到 相位差,输入到PI调节器和振荡环节对逆变器的驱动频率进行调整,经过一段暂态过程 后,使得逆变输出电压、电流的相位差为零,从而实现电路的自适应谐振控制。该控制系统主要由检测电路、相位补偿环节、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PF、PI调节 器、压控振荡器VCO和驱动电路组成。检测电路检测得到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感应耦合 器原边电流,输入到相位补偿环节得到对检测电路造成的延时进行补偿后的原边电流信 号,该原边电流信号与驱动电路发出的驱动信号同时输入到鉴相器P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非接触电能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包括检测电路、相位补偿环节、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PF、PI调节器、压控振荡器VCO和驱动电路;检测电路检测得到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感应耦合器原边电流,输入到相位补偿环节得到对检测电路造成的延时进行补偿后的原边电流信号,将该原边电流信号与驱动电路发出的驱动信号同时输入到鉴相器PD,鉴相器PD得到与两输入信号的相位差θ对应的误差电压U↓[d](t),经过环路滤波器LPF、PI调节器后得到变化的输出电压U↓[c](t),将其输入到压控振荡器VCO;压控振荡器VCO的振荡频率随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并将频率变化信号提供给驱动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非接触电能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包括检测电路、相位补 偿环节、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PF、PI调节器、压控振荡器VCO和驱动电路;检测电路检测 得到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感应耦合器原边电流,输入到相位补偿环节得到对检测电路造 成的延时进行补偿后的原边电流信号,将该原边电流信号与驱动电路发出的驱动信号同时 输入到鉴相器PD,鉴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