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性电能传输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557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性电能传输支架,包括下壳体、旋转钢球以及活动托架,下壳体包括一两端通孔的锥筒壳体以及封闭于所述锥筒壳体底部的下部底盖,在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PCB电路板以及托架,旋转钢球搁置于托架上部且旋转钢球顶部露置于锥筒壳体外部,活动托架包括封装成一体的上部托盖和上面板,在活动托架的内部设置有一感应磁圈,感应磁圈的底部设置有磁托,上部托盖的底部设置有一连接螺栓,上部托盖通过连接螺栓旋接于旋转钢球内,其利用电磁感应和电磁共振原理,将电子设备放置于上面板上,充电方便,即放即取,同时活动托架可以通过旋转钢球周向360度自由旋转,俯仰角度也可以做调整,电子设备在充电的同时,仍然不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性电能传输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从利用干电池供电,到目前普遍使用的锂电池有线供电,将后来的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无线充电甚至太阳能供电。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可以给电子产品无线供电的非接触性电能传输支架。(二)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非接触性电能传输支架,包括下壳体、旋转钢球以及活动托架,所述下壳体包括一两端通孔的锥筒壳体以及封闭于所述锥筒壳体底部的下部底盖,在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PCB电路板以及托架,所述旋转钢球搁置于托架上部且旋转钢球顶部露置于锥筒壳体外部,所述活动托架包括封装成一体的上部托盖和上面板,在所述活动托架的内部设置有一感应磁圈,所述感应磁圈的底部设置有磁托,所述上部托盖的底部设置有一连接螺栓,所述上部托盖通过连接螺栓旋接于旋转钢球内。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上面板的面部设置有防滑垫圈。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钢球为圆球状且露置于锥筒壳体外部体积小于其球体体积的一半。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PCB电路板上设置有一USB接口,同时在所述锥筒壳体的侧面对应USB接口处开设有一方形通孔。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锥筒壳体的上端口部设置有至少一个U型缺口,所述U型缺口宽度大于连接螺栓直径。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锥筒壳体的侧面设置有与PCB电路板电连接的LED指示灯。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PCB电路板上还设置有定位模块。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盖螺纹旋接于锥筒壳体且所述底盖边口端部与托架底部接触。(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非接触性电能传输支架,其利用电磁感应和电磁共振原理,使用时,将电子设备放置于上面板上,上面板面部的防滑垫圈可以防止设备意外滑落,充电方便,即放即取,同时活动托架可以通过旋转钢球周向360度自由旋转,俯仰角度也可以做调整,电子设备在充电的同时,仍然不影响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爆炸图。1-下壳体;2-旋转钢球;3-活动托架;4-电子设备;11-锥筒壳体;12-下部底盖;13-PCB电路板;14-托架;15-LED指示灯;31-上部托盖;32-上面板;33-感应磁圈;34-磁托;35-连接螺栓;36-防滑垫圈;111-U型缺口;131-USB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非接触性电能传输支架,包括下壳体1、旋转钢球2以及活动托架3,所述下壳体1包括一两端通孔的锥筒壳体11以及封闭于所述锥筒壳体11底部的下部底盖12,下部底盖12通过螺纹连接紧固在锥筒壳体11,在所述下壳体1内部设置有PCB电路板13以及托架14,所述旋转钢球2搁置于托架14上部且旋转钢球2顶部露置于锥筒壳体11外部,下部底盖12顶住托架14下部,使得旋转钢球2往上顶住锥筒壳体11上部内边缘,从而使得旋转钢球和下壳体1之间产生一个阻尼,这个阻尼的大小可以支撑活动托架3上面电子设备的各个旋转角度状态的力,所述活动托架3包括封装成一体的上部托盖31和上面板32,在所述活动托架3的内部设置有一感应磁圈33,所述感应磁圈33的底部设置有磁托34,磁托34里面装有磁铁,磁铁的作用是和电子设备接收部分的磁铁相吸,从而起到定位和固定电子设备4的作用,所述上部托盖31的底部设置有一连接螺栓35,所述上部托盖31通过连接螺栓35旋接于旋转钢球2内。其中,所述上面板32的面部设置有防滑垫圈36,使得电子设备放在上面时有一个的摩擦力,使得电子设备不易脱落;所述旋转钢球2为圆球状且露置于锥筒壳体11外部体积小于其球体体积的一半;所述PCB电路板13上设置有一USB接口131,同时在所述锥筒壳体11的侧面对应USB接口131处开设有一方形通孔;所述锥筒壳体11的上端口部设置有至少一个U型缺口111,所述U型缺口111宽度大于连接螺栓35直径;所述锥筒壳体11的侧面设置有与PCB电路板13电连接的LED指示灯15;所述PCB电路板13上还设置有定位模块。以上具体实施例提到的一种非接触性电能传输支架,其设置有可以在托架14上万向旋转的旋转钢球2,活动托架3与旋转钢球2固定连接,继而电子设备在放置于其上充电的时候,可以随活动托架3万向调节,在充电的同时,可以调节角度,一边充电,一边使用。活动托架3上设置有磁性材料,当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靠近时,会有吸力引导使得可以定位固定在活动托架3表面。活动托架3上面有一个感应磁圈33,连接下壳体1里面的PCB电路板13,当通上电时,感应磁圈33产生一个磁场,当带有接收线圈的电子设备靠近时,发生电磁耦合,实现电能传输,应用原理是电磁感应或电磁共振。PCB电路板13有定位模块,当电子设备装有应用软件时,可以通过定位功能寻找支架的位置,以便使用者方便找到支架所在的位置。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性电能传输支架,包括下壳体(1)、旋转钢球(2)以及活动托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包括一两端通孔的锥筒壳体(11)以及封闭于所述锥筒壳体(11)底部的下部底盖(12),在所述下壳体(1)内部设置有PCB电路板(13)以及托架(14),所述旋转钢球(2)搁置于托架(14)上部且旋转钢球(2)顶部露置于锥筒壳体(11)外部,所述活动托架(3)包括封装成一体的上部托盖(31)和上面板(32),在所述活动托架(3)的内部设置有一感应磁圈(33),所述感应磁圈(33)的底部设置有磁托(34),所述上部托盖(31)的底部设置有一连接螺栓(35),所述上部托盖(31)通过连接螺栓(35)旋接于旋转钢球(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性电能传输支架,包括下壳体(1)、旋转钢球(2)以及活动托架
(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包括一两端通孔的锥筒壳体(11)以
及封闭于所述锥筒壳体(11)底部的下部底盖(12),在所述下壳体(1)内
部设置有PCB电路板(13)以及托架(14),所述旋转钢球(2)搁置于托架
(14)上部且旋转钢球(2)顶部露置于锥筒壳体(11)外部,所述活动托
架(3)包括封装成一体的上部托盖(31)和上面板(32),在所述活动托架
(3)的内部设置有一感应磁圈(33),所述感应磁圈(33)的底部设置有磁
托(34),所述上部托盖(31)的底部设置有一连接螺栓(35),所述上部托
盖(31)通过连接螺栓(35)旋接于旋转钢球(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性电能传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
板(32)的面部设置有防滑垫圈(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性电能传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
钢球(2)为圆球状且露置于锥筒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欣任威杨锆陈明辉李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