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一种FFS 型TFT-LCD阵列基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电视的普及,传统CRT显示器逐渐被新一代显示装 置替代,新一代显示装置包括PDP、 OLED、 LCD等,其中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 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筒称TFT-LCD)具有 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显示分辨率高等特点,已开始大量普及并成为主 流产品。边缘场开关技术(Fringe Field Switching,简称FFS)是最近几年 出现的可以改善LCD画质的技术之一 ,能同时实现高穿透性与大视角等要求。 所谓的FFS技术是通过边缘电场使面内几乎均质排列的液晶分子的电极表层 内部旋转,进而产生高穿透性效应。图19为现有技术FFS型TFT-LCD阵列基板结构的平面图,图20为图19 中G-G向剖面图。如图19、图20所示,现有技术FFS型TFT-LCD阵列基板 结构包括基板20,形成在基板20上的公共电极11、栅线1和栅电极2,形 成在基板20上的栅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FFS型TFT-LCD阵列基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公共电极、栅线和栅电极,分别形成在所述基板上; 栅绝缘层,形成在所述基板上并覆盖所述公共电极、栅线和栅电极; 有源层,形成在所述栅绝缘层上并位于所述栅电极之上; 数据线、源电极和漏电极,形成在所述基板上; 钝化层,形成在所述基板上,在像素区域形成有条状并依次排列的钝化层沟槽,在所述漏电极位置形成有钝化层过孔; 像素电极,形成在所述钝化层上并位于所述钝化层沟槽内,通过所述钝化层过孔与所述漏电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FS型TFT-LCD阵列基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公共电极、栅线和栅电极,分别形成在所述基板上;栅绝缘层,形成在所述基板上并覆盖所述公共电极、栅线和栅电极;有源层,形成在所述栅绝缘层上并位于所述栅电极之上;数据线、源电极和漏电极,形成在所述基板上;钝化层,形成在所述基板上,在像素区域形成有条状并依次排列的钝化层沟槽,在所述漏电极位置形成有钝化层过孔;像素电极,形成在所述钝化层上并位于所述钝化层沟槽内,通过所述钝化层过孔与所述漏电极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FS型TFT-LCD阵列基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钝化层沟槽的深度为100A 6000A。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FS型TFT-LCD阵列基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电极的厚度为100A 4000A。4. 一种FFS型TFT-LCD阵列基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l、在基板上沉积透明导电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形成公共电极图形; 步骤2、在完成步骤1的基板上沉积栅金属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形成栅线和4册电才及图形;步骤3、在完成步骤2的基板上连续沉积栅绝缘层、半导体层和掺杂半 导体层,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栅电极上形成有源层硅岛图形;步骤4、在完成步骤3的基板上沉积源漏金属薄膜,通过构图工艺形成 数据线、源电极和漏电极图形,同时刻蚀掉暴露的掺杂半导体层,形成TFT 沟道;步骤5、在完成步骤4的基板上沉积钝化层,通过灰色调或半色调掩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闵泰烨,林承武,谢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陈旭,闵泰烨,林承武,谢振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