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并网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41952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包括:蒸汽外管网、炼钢回收子系统和发电蒸汽外送子系统。发电蒸汽外送子系统中第三压力控制器检测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压力小于等于第五预设压力时,开启第三自动调节阀组,将发电蒸汽输送至蒸汽外管网,保证蒸汽外管网内的蒸汽连续、稳定。第三压力控制器检测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的蒸汽压力大于第六预设压力时,关闭第三自动调节阀组,保证优先使用炼钢汽化冷却产生的蒸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将炼钢产生的蒸汽变为连续、稳定的蒸汽输送至蒸汽外管网,同时,发电蒸汽补充至蒸汽外管网以保证蒸汽外管网内蒸汽的稳定,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综合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并网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各个炼钢企业中,炼钢转炉的汽化冷却系统在汽化冷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蒸汽。蒸汽随转炉吹炼的开始产生,随吹炼的结束而结束,并且在吹炼过程中流量和压力迅速增加。即蒸汽是间歇性周期产生的,并且其流量和压力存在剧烈波动。目前,绝大多数的炼钢企业将蒸汽直接排放,而少数的炼钢企业将部分蒸汽通过自身管道单独输送给其他工序,如焦化、烧结或者炼铁使用。然而,由于炼钢汽化冷却产生的蒸汽的流量和压力存在剧烈波动,即蒸汽极不稳定,而诸如焦化、烧结或者炼铁工序所需蒸汽要平稳、持续,导致炼钢汽化冷却产生的蒸汽很难被直接回收利用,进而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将炼钢汽化冷却产生的蒸汽变为连续、稳定的蒸汽输送至蒸汽外管网,同时,发电蒸汽补充至蒸汽外管网以保证蒸汽外管网内蒸汽的稳定,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综合能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包括蒸汽外管网、炼钢回收子系统和发电蒸汽外送子系统,其中所述炼钢回收子系统包括蒸汽蓄热器,所述蒸汽蓄热器的蒸汽进口通过第一进汽管路与炼钢转炉的出汽管相连,蒸汽出口通过第一出汽管路与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相连;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汽管路上的第一压力控制器、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和由所述炼钢转炉向所述蒸汽蓄热器导通的进汽止回阀,且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靠近所述炼钢转炉的出汽管;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的阀前蒸汽压力,当所述阀前蒸汽压力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当所述阀前蒸汽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汽管路上的第二压力控制器、第二自动调节阀组和由所述蒸汽蓄热器向所述蒸汽外管网导通的出汽止回阀,且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靠近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的蒸汽压力,当该蒸汽压力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组;当该蒸汽压力大于第四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组,所述第四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压力;连接所述第一进汽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汽管路的第一中间管路,所述第一中间管路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和所述进汽止回阀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组和所述出汽止回阀之间;所述发电蒸汽外送子系统包括蒸汽分汽缸,所述蒸汽分汽缸的蒸汽进口通过第二进汽管路与发电汽轮机的出汽管相连,蒸汽出口通过第二出汽管路与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相连;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汽管路上的第三压力控制器和第三自动调节阀组,且所述第三压力控制器靠近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所述第三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的蒸汽压力,当该蒸汽压力小于等于第五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三自动调节阀组;当该蒸汽压力大于第六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三自动调节阀组,所述第五预设压力小于所述第六预设压力。优选地,所述蒸汽蓄热器安装有第四压力控制器和第一弹簧全启式安全阀;所述第四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蒸汽蓄热器内预先设定的压力检测点的压力,当该压力大于等于第七预设压力时,开启第一弹簧全启式安全阀;当该压力小于第八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一弹簧全启式安全阀,所述第七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八预设压力。优选地,所述第七预设压力2. 4Mpa,所述第八预设压力为2. 35Mpa。优选地,所述蒸汽蓄热器安装有水位检测器、进水阀和排水阀;所述水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蒸汽蓄热器内水的水位,当水位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水位时,开启所述进水阀进水,当水位上升至第二预设水位时,关闭所述进水阀;当水位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水位时,开启所述排水阀排水,当水位下降至第二预设水位时,关闭所述排水阀,所述第一预设水位低于所述第二预设水位,且所述第二预设水位低于所述第三预设水位。优选地,所述蒸汽蓄热器上安装有报警器;当所述水位检测器检测到所述蒸汽蓄热器内水的水位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水位或者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水位时,所述报警器报警, 当所述水位检测器检测到所述蒸汽蓄热器内水的水位等于所述地二预设水位时,所述报警器停止报警。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水位为蒸汽蓄热器中心线以上900mm,所述第二预设水位为蒸汽蓄热器中心线以上1050mm,所述第三预设水位为蒸汽蓄热器中心线以上1100mm。优选地,还包括并联管路和并联蒸汽蓄热器;所述并联管路的一端连通在所述炼钢转炉汽化冷却蒸汽回收装置的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和进汽止回阀之间,另一端连通在所述炼钢转炉汽化冷却蒸汽回收装置的第二自动调节阀组和出汽止回阀之间;所述并联蒸汽蓄热器的蒸汽进口通过并联进汽管路连接在所述并联管路上,该并联进汽管路上设有并联进汽止回阀,所述并联蒸汽蓄热器的蒸汽出口通过并联出汽管路连接在所述并联管路上,该并联出汽管路上设有并联出汽止回阀。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压力为1. 05Mpa,所述第二预设压力为1. OMpa,所述第三预设压力为0. 9Mpa,所述第四预设压力为1. OMpa0优选地,所述第五预设压力为0. 7Mpa,所述第六预设压力为0. SMpa0优选地,还包括轧钢回收子系统;所述轧钢回收子系统包括蒸汽汽缸,所述蒸汽汽缸的蒸汽进口通过第三进汽管路与轧钢加热炉的出汽管相连,蒸汽出口通过第三出汽管路与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相连;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三出汽管路上的第五压力控制器和第四自动调节阀组,且所述第五压力控制器靠近所述蒸汽外管网;所述第五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的蒸汽压力,当该蒸汽压力小于等于第九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四自动调节阀组;当该蒸汽压力大于第十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四自动调节阀组,所述第九预设压力小于所述第十预设压力。优选地,所述第九预设压力为0. 95Mpa,所述第十预设压力为1. OMpa0优选地,所述蒸汽汽缸上安装有第六压力控制器和第二弹簧全启式安全阀;所述第六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蒸汽汽缸内预先设定的压力检测点的压力,当该压力大于等于第十一预设压力时,开启第二弹簧全启式安全阀;当该压力小于第十二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二弹簧全启式安全阀,所述第十一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十二预设压力。优选地,所述第i^一预设压力为1. 25Mpa,所述第十二预设压力为1. 2Mpa。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当第一自动调节阀组的阀前蒸汽压力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压力时,此时炼钢汽化冷却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量大于输送至蒸汽外管网的蒸汽量,第一自动调节阀组打开,部分蒸汽通过第一进汽管路输送至蒸汽蓄热器中,蒸汽以热能的形式存储在蒸汽蓄热器的软水中。当第一自动调节阀组的阀前蒸汽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时,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关闭,此时炼钢转炉不向外输送蒸汽,若此时蒸汽外管网的蒸汽量下降,当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的蒸汽压力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压力,第二自动调节阀组打开,蒸汽蓄热器内压力下降,饱和水成为过热水,自蒸发为蒸汽,蒸汽进入第一出汽管路输送至蒸汽外管网,以补充蒸汽外管网内的蒸汽量。同时,炼钢回收子系统输送至蒸汽外管网中的蒸汽仍有一定的波动,进一步,蒸汽外管网内的蒸汽也会相应的存在波动,因此,当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外管网、炼钢回收子系统和发电蒸汽外送子系统,其中:所述炼钢回收子系统包括:蒸汽蓄热器,所述蒸汽蓄热器的蒸汽进口通过第一进汽管路与炼钢转炉的出汽管相连,蒸汽出口通过第一出汽管路与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相连;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汽管路上的第一压力控制器、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和由所述炼钢转炉向所述蒸汽蓄热器导通的进汽止回阀,且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靠近所述炼钢转炉的出汽管;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的阀前蒸汽压力,当所述阀前蒸汽压力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当所述阀前蒸汽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汽管路上的第二压力控制器、第二自动调节阀组和由所述蒸汽蓄热器向所述蒸汽外管网导通的出汽止回阀,且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靠近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的蒸汽压力,当该蒸汽压力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组;当该蒸汽压力大于第四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组,所述第四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压力;连接所述第一进汽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汽管路的第一中间管路,所述第一中间管路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和所述进汽止回阀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组和所述出汽止回阀之间;所述发电蒸汽外送子系统包括:蒸汽分汽缸,所述蒸汽分汽缸的蒸汽进口通过第二进汽管路与发电汽轮机的出汽管相连,蒸汽出口通过第二出汽管路与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相连;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汽管路上的第三压力控制器和第三自动调节阀组,且所述第三压力控制器靠近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所述第三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的蒸汽压力,当该蒸汽压力小于等于第五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三自动调节阀组;当该蒸汽压力大于第六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三自动调节阀组,所述第五预设压力小于所述第六预设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外管网、炼钢回收子系统和发电蒸汽外送子系统,其中所述炼钢回收子系统包括蒸汽蓄热器,所述蒸汽蓄热器的蒸汽进口通过第一进汽管路与炼钢转炉的出汽管相连,蒸汽出口通过第一出汽管路与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相连;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汽管路上的第一压力控制器、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和由所述炼钢转炉向所述蒸汽蓄热器导通的进汽止回阀,且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靠近所述炼钢转炉的出汽管;所述第一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的阀前蒸汽压力,当所述阀前蒸汽压力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当所述阀前蒸汽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压力;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汽管路上的第二压力控制器、第二自动调节阀组和由所述蒸汽蓄热器向所述蒸汽外管网导通的出汽止回阀,且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靠近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所述第二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的蒸汽压力,当该蒸汽压力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组;当该蒸汽压力大于第四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组,所述第四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压力;连接所述第一进汽管路与所述第一出汽管路的第一中间管路,所述第一中间管路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自动调节阀组和所述进汽止回阀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自动调节阀组和所述出汽止回阀之间;所述发电蒸汽外送子系统包括蒸汽分汽缸,所述蒸汽分汽缸的蒸汽进口通过第二进汽管路与发电汽轮机的出汽管相连,蒸汽出口通过第二出汽管路与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相连;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汽管路上的第三压力控制器和第三自动调节阀组,且所述第三压力控制器靠近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所述第三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蒸汽外管网的蒸汽进口的蒸汽压力,当该蒸汽压力小于等于第五预设压力时,开启所述第三自动调节阀组;当该蒸汽压力大于第六预设压力时,关闭所述第三自动调节阀组,所述第五预设压力小于所述第六预设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蓄热器安装有第四压力控制器和第一弹簧全启式安全阀;所述第四压力控制器,用于检测蒸汽蓄热器内预先设定的压力检测点的压力,当该压力大于等于第七预设压力时,开启第一弹簧全启式安全阀;当该压力小于第八预设压力时, 关闭所述第一弹簧全启式安全阀,所述第七预设压力大于所述第八预设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预设压力2.4Mpa, 所述第八预设压力为2. 35Mpa。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并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蓄热器安装有水位检测器、进水阀和排水阀;所述水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蒸汽蓄热器内水的水位,当水位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水位时,开启所述进水阀进水,当水位上升至第二预设水位时,关闭所述进水阀;当水位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水位时,开启所述排水阀排水,当水位下降至第二预设水位时,关闭所述排水阀,所述第一预设水位低于所述第二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畅江善明李元廷谢华强何晓霞苏继新朱春荣邓建辉何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