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双缸压缩机及包含该压缩机的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24641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双缸压缩机及包含该压缩机的热泵系统。该双缸压缩机包括壳体(10);压缩机泵体(20),设置在壳体(10)内,包括:气缸,包括上气缸(21)和下气缸(22);中隔板(23),设置在上气缸(21)和下气缸(22)之间,压缩机泵体(20)通过中隔板(23)固定连接在壳体(10)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双缸压缩机能够通过对泵体中的非关键零件的改进将泵体固定连接在壳体上,降低了焊接难度,改善了固定连接后的泵体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暖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式双缸压缩机及包含该压缩机的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旋转式双缸压缩机的特点之一是振动低,因而旋转式双缸压缩机的泵体可以通过点焊的方式直接固定在外壳上。常规技术的泵体固定方式有三种,其一是点焊气缸固定,其二是点焊上法兰固定,其三是点焊支架固定。如图1所示,为点焊气缸固定方式,焊点30’位于上气缸21’与壳体10’之间,通过将上气缸21’焊接在壳体10’上来固定压缩机的泵体。这种固定方式缺陷是焊接热量导致滑片槽变形,从而引起压缩机质量问题。如图2所示,上法兰24’外圈变大,焊点30’位于上法兰24’和壳体10’之间,通过将上法兰24’焊接在壳体10’上来固定压缩机的泵体。 这种固定方式的缺点在于,一方面压装吸气管时会造成定心间隙变化,引起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法兰结构复杂化,材料和加工成本增加。如图3所示,在上法兰24’和上气缸21’之间添加了焊接支架25’,并将泵体与焊接支架25’固定连接在一起,焊点30’位于焊接支架25’ 和壳体10’之间,通过将焊接支架25’焊接在壳体10’上来固定压缩机的泵体。这种固定方式增加了零件数量,整机装配复杂,材料和生产成本增加。已有的固定方式中大多通过对泵体中的关键部位进行改变或者通过添加零件的方式将泵体焊接在壳体上,从而固定泵体。这些固定方式从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焊接工艺的难度,降低了泵体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旋转式双缸压缩机,能够通过对泵体中的非关键零件的改进将泵体固定连接在壳体上,降低了焊接难度,改善了固定连接后的泵体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双缸压缩机, 包括壳体;压缩机泵体,设置在壳体内,包括气缸,包括上气缸和下气缸;中隔板,设置在上气缸和下气缸之间,压缩机泵体通过中隔板固定连接在壳体上。进一步地,中隔板具有与壳体内壁形状相适应的外缘结构。进一步地,中隔板包括内基圆和从内基圆外周部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延伸体,, 延伸体与壳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中隔板为圆形,延伸体为圆环结构。进一步地,在圆环结构的端面上设置有沿周向均勻分布的弧形通槽。进一步地,延伸体为沿内基圆的外圆周周向分布的多个外伸臂,外伸臂的外缘固定连接在壳体上。进一步地,多个外伸臂均勻分布在内基圆的外圆周壁上。进一步地,外伸臂为斧形结构,其外缘圆弧的形状与壳体的内壁形状相适应,斧形结构与内基圆衔接部分的弧线与内基圆的外圆周相切。进一步地,在外伸臂的端面上具有多个通孔。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包括上述的旋转式双缸压缩机。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旋转式双缸压缩机通过设置在上气缸和下气缸中间的中隔板将泵体固定连接在壳体上,通过对压缩机的非关键零件中隔板的结构的改变使中隔板外边缘延伸到壳体,然后将中隔板与外壳体固定连接,从而将泵体与壳体固定连接。这种固定方式无需增加新的零件,结构简单,焊接容易,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中隔板包括内基圆和从内基圆向外延伸的延伸体,在延伸体上具有通槽或者通孔,能够防止中隔板在固定连接到壳体上时发生变形,保证连接质量。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旋转式双缸压缩机点焊气缸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旋转式双缸压缩机点焊上法兰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旋转式双缸压缩机点焊支架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旋转式双缸压缩机的固定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旋转式双缸压缩机的中隔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旋转式双缸压缩机的中隔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旋转式双缸压缩机包括壳体10和泵体20, 泵体20设置在壳体10内。泵体20包括沿曲轴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法兰M、上气缸21、 中隔板23以及下气缸22,其中中隔板23固定连接在壳体10上,上法兰24、上气缸21、中隔板23以及下气缸22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泵体20固定连接在壳体10上。将中隔板23固定连接在壳体10上,能够避免使用其它连接方式时所带来的生产成本增加、焊接工艺复杂化以及产品质量降低等问题,减少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使得压缩机获得稳定的结构,具有良好的质量。中隔板23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壳体10上,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壳体10上,采用其它的相似或者等同替代方式也应该认为是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泵体20与壳体10。当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时,焊点30位于中隔板23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并沿周向均勻分布在壳体10上,保证了均勻稳定的焊接结构。优选地,中隔板23具有与壳体10的内壁形状相适应的外缘结构,可以使中隔板23 的外缘结构与壳体10的内壁更加契合,从而使它们相互之间的配合更加稳定牢固。如图5所示,并结合参见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旋转式双缸压缩机的一种中隔板23,它包括内基圆231和从内基圆231外周部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延伸体 232,延伸体232的外缘与壳体10的内壁形状相适应,并与壳体10相连接。内基圆231具有与上气缸21和下气缸22相配合的结构,保证泵体20的正常工作。在本实施例中,中隔板23的内基圆231与延伸体232为一体结构,延伸体232为圆环结构,由内基圆231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使中隔板23的横截面为圆形。在圆环结构的端面上设置有弧形通槽233,弧形通槽233有多个,并沿周向均勻分布。优选地,各弧形通槽233中心圆与中隔板23的外周圆为同心圆。弧形通槽233能够防止中隔板23在焊接至壳体10上时受热变形,提高中隔板23的结构稳定性,也能够节省材料,减轻中隔板23重量,降低成本。弧形通槽233外侧的中隔板壁厚要满足泵体20焊接的结构需要,以便使泵体20具有较好的焊接结构,并不会发生焊接变形。圆环结构的端面低于内基圆231的端面, 便于中隔板23的安装,也便于中隔板23与上气缸21和下气缸22的配合调整。如图6,并结合参见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旋转式双缸压缩机的另一种中隔板23,它包括内基圆231与延伸体232,延伸体232为沿内基圆231的外圆周周向方向分布的外伸臂,外伸臂的外缘固定连接在壳体10上。优选地,外伸臂有多个,并均勻分布在内基圆的外圆周壁上。外伸臂可以为斧形结构,也可以为其它结构,它们的外缘圆弧的形状与壳体10的内壁形状相适应。优选地,在斧形结构与内基圆231衔接部分的弧线与内基圆的外圆周相切。在中隔板23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通孔234或上下端面上分别设置盲孔,通孔234或盲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孔,也可以为椭圆孔或者其它形状。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中隔板23在焊接的过程中受热变形。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热泵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双缸压缩机,包括:壳体(10);压缩机泵体(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包括:气缸,包括上气缸(21)和下气缸(22);中隔板(23),设置在所述上气缸(21)和所述下气缸(2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泵体(20)通过所述中隔板(23)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双缸压缩机,包括 壳体(10);压缩机泵体(20),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包括气缸,包括上气缸和下气缸02);中隔板(23),设置在所述上气缸和所述下气缸0 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泵体OO)通过所述中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具有与所述壳体(10)内壁形状相适应的外缘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包括内基圆(231)和从所述内基圆(231)外周部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延伸体032),所述延伸体 (232)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为圆形,所述延伸体032)为圆环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双缸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余冰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