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1765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内的电机组件和压缩组件,电机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压缩组件包括气缸、分别设置在气缸上下两侧的长轴承和短轴承、与转子相接的曲轴、位于气缸内且套设在曲轴的偏心轴上的活塞、收纳在气缸滑片槽内的滑片,滑片的前端抵靠在活塞的外圆上,长轴承内设置有压缩腔室,曲轴穿过压缩腔室,压缩腔室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节距沿轴线方向连续减小,螺旋叶片套设在曲轴上,螺旋叶片的外缘与压缩腔室的内壁相切。压缩腔室内还设置有带螺旋槽的第二活塞,螺旋叶片设置在第二活塞上,第二活塞套设在曲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旋转式压缩机的高效率、部件少、稳定性好等优点,使其在中低温制冷空调用压缩 机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具备向更低制冷温度发展的潜力。旋转式压缩机在实现更低制冷温 度时,可能要采用双级压缩的形式。目前的双级压缩的旋转式压缩机结构比较复杂,制作成 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适用范围 广的旋转式压缩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内的电机组件和压缩组 件,电机组件包括定子和转子,压缩组件包括气缸、分别设置在气缸上下两侧的长轴承和短 轴承、与转子相接的曲轴、位于气缸内且套设在曲轴的偏心轴上的活塞、收纳在气缸滑片槽 内的滑片,滑片的前端抵靠在活塞的外圆上,其结构特征是长轴承内设置有压缩腔室,曲轴 穿过压缩腔室,压缩腔室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节距沿轴线方向连续减小,螺旋叶 片套设在曲轴上,螺旋叶片的外缘与压缩腔室的内壁相切。所述压缩腔室内还设置有带螺旋槽的第二活塞,螺旋叶片设置在第二活塞上,第 二活塞套设在曲轴上。压缩腔室设置在长轴承的上部、中部或下部。所述压缩腔室为第一压缩腔室,该第一压缩腔室位于螺旋叶片上方的一侧设置有 与密闭壳体内部相通的开口,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伸入第一压缩腔室内并开口于螺旋叶片的 下方,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伸出密封壳体与系统的低压侧相通。所述压缩腔室为第二压缩腔室,该第二压缩腔室位于螺旋叶片上方的一侧设置有 与密闭壳体内部相通的开口,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伸入第二压缩腔室内并开口于螺旋叶片的 下方,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气缸上的排气口相通。所述压缩腔室为第三压缩腔室,气缸的上侧设置有隔板,长轴承压接在隔板上,隔 板与长轴承共同围成第三压缩腔室,隔板上设置有与气缸上的排气口相通的排气孔,长轴 承中设置有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的一端与排气孔相通,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三压缩腔 室相通并开口于螺旋叶片的下方,第三压缩腔室位于螺旋叶片上方的一侧设置有与密闭壳 体内部相通的开孔。本技术在长轴承内设置有压缩腔室,在压缩腔室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 片的节距沿轴线方向连续减小,螺旋叶片的外缘与压缩腔室的内壁相切,通过曲轴带动螺 旋叶片转动,利用螺旋叶片与内壁相切将压缩腔室分隔成几个相邻的压缩空间,各压缩空 间沿轴向从吸气端向排气端移动,通过螺旋叶片的节距的减小,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从而 实现气体的压缩。本技术结合了旋转式压缩机与螺旋叶片式压缩机的共同特点,相对于双缸的 旋转式压缩机,减少一个气缸以及一个滑片等部件,降低了制作成本,并合理利用了旋转式 压缩机中的长轴承的特点,构建出另一个压缩腔室,从而可以把经过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 压缩室压缩终了气体,导入到压缩腔室再次压缩,达到两级压缩的效果;也可以在分别在气 缸压缩腔和压缩腔室内单独压缩,达到变容调节的的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 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长轴承,2为第二活塞,3为螺旋叶片,5为隔板,6为气缸,7为活塞,8为 短轴承,9为滑片,10为定子,11为转子,12为曲轴,13为遮盖板,14为第一连接管,15为吸 气管,16为开孔,21为第一压缩腔室,22为第二压缩腔室,23为第三压缩腔室,24为第二连 接管,25为进气通道,30为密闭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本旋转式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30内的电机组件和压缩组件,电 机组件包括定子10和转子11,压缩组件包括气缸6、分别设置在气缸6上下两侧的长轴承1 和短轴承8、与转子11相接的曲轴12、位于气缸6内且套设在曲轴12的偏心轴上的活塞7、 收纳在气缸滑片槽内的滑片9,滑片9的前端抵靠在活塞7的外圆上,长轴承1内设置有压 缩腔室,曲轴12穿过压缩腔室,压缩腔室内设置有螺旋叶片3,螺旋叶片3的节距沿轴线方 向连续减小,螺旋叶片3套设在曲轴12上,螺旋叶片3的外缘与压缩腔室的内壁相切。压 缩腔室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在长轴承1的上部、中部或下部。为了提高螺旋叶片3的紧固程度,在压缩腔室内还设置有带螺旋槽的第二活塞2, 螺旋叶片3设置在第二活塞2上,第二活塞2套设在曲轴12上。螺旋叶片3嵌入第二活塞 2的螺旋槽,螺旋槽与螺旋叶片的形状相似。对于压缩腔室内的供油问题,可以借用曲轴12本身的供油通道予以解决,由于旋 转式压缩机的曲轴供油通道是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压缩腔室为第一压缩腔室21,该第一压缩腔室21位于螺旋叶片3上 方的一侧设置有与密闭壳体30内部相通的开口,第一连接管14的一端伸入第一压缩腔室 21内并开口于螺旋叶片3的下方,第一连接管14的另一端伸出密封壳体30与系统的低压 侧相通。图中的箭头为气体的流动方向。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压缩腔室21设置在长轴承1 的上部,该结构可以降低对长轴承的刚性等要求。第二实施例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压缩腔室为第二压缩腔室22,该第二压缩腔室22位于螺 旋叶片3上方的一侧设置有与密闭壳体30内部相通的开口,第二连接管24的一端伸入第二压缩腔室22内并开口于螺旋叶片3的下方,第二连接管24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气缸6上的排气口相通。通过遮盖板13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二连接管24与长轴承1的连接强度以 及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压缩腔室22设置在长轴承1的上部。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第三实施例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的压缩腔室为第三压缩腔室23,气缸6的上侧设置有隔板5。 此时,由隔板5、短轴承8和气缸6共同围成气缸压缩腔。长轴承1压接在隔板5上,隔板5与长轴承1共同围成第三压缩腔室23,隔板5上 设置有与气缸6上的排气口相通的排气孔,长轴承1中设置有进气通道25,该进气通道25 的一端与排气孔相通,进气通道25的另一端与第三压缩腔室23相通并开口于螺旋叶片3 的下方,第三压缩腔室23位于螺旋叶片3上方的一侧设置有与密闭壳体30内部相通的开 孔16。开孔16可根据需要而设置为多个。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压缩腔室23设置在长轴承1的中下部。其余未述部分见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30)内的电机组件和压缩组件,电机组件包括定子(10)和转子(11),压缩组件包括气缸(6)、分别设置在气缸(6)上下两侧的长轴承(1)和短轴承(8)、与转子(11)相接的曲轴(12)、位于气缸(6)内且套设在曲轴(12)的偏心轴上的活塞(7)、收纳在气缸滑片槽内的滑片(9),滑片(9)的前端抵靠在活塞(7)的外圆上,其特征是长轴承(1)内设置有压缩腔室,曲轴(12)穿过压缩腔室,压缩腔室内设置有螺旋叶片(3),螺旋叶片(3)的节距沿轴线方向连续减小,螺旋叶片(3)套设在曲轴(12)上,螺旋叶片(3)的外缘与压缩腔室的内壁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30)内的电机组件和压缩组件,电机组件包括定子(10)和转子(11),压缩组件包括气缸(6)、分别设置在气缸(6)上下两侧的长轴承(1)和短轴承(8)、与转子(11)相接的曲轴(12)、位于气缸(6)内且套设在曲轴(12)的偏心轴上的活塞(7)、收纳在气缸滑片槽内的滑片(9),滑片(9)的前端抵靠在活塞(7)的外圆上,其特征是长轴承(1)内设置有压缩腔室,曲轴(12)穿过压缩腔室,压缩腔室内设置有螺旋叶片(3),螺旋叶片(3)的节距沿轴线方向连续减小,螺旋叶片(3)套设在曲轴(12)上,螺旋叶片(3)的外缘与压缩腔室的内壁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压缩腔室内还设置有带螺旋槽 的第二活塞(2),螺旋叶片(3)设置在第二活塞(2)上,第二活塞(2)套设在曲轴(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压缩腔室设置在长轴承(1)的 上部、中部或下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是所述压缩腔室为第一压缩 腔室(21),该第一压缩腔室(21)位于螺旋叶片(3)上方的一侧设置有与密闭壳体(30)内 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指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