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真空陶瓷管壳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0422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20:28
一种电真空陶瓷管壳的制备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热压铸成型法采用高温排蜡,浪费能源,污染环境且废品率高以及采用等静压成型法设备投资大,工效低和浪费资源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包括配料、球磨、和蜡、成型、低温排蜡和高温烧成六道工序,特征是低温排蜡工序排蜡温度控制在100~200℃,时间控制在12~16小时,排蜡后的坯体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蜡膜外壳,高温烧成工序是将带有一层坚硬的蜡膜外壳的坯体直接装进窑炉中高温烧结成型,烧成温度在1650~1700℃,烧成周期在25~35小时,有益效果在于节能,环保,质量好,成品率高,满足了高质量电真空陶瓷管使用的技术要求,更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特种陶瓷真空管制备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在电力行业中应用的电真空陶瓷管壳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电真空陶瓷管壳是应用在高、中、低压电真空开关柜中的电力开关的关键部件。现有技术对电真空陶瓷管壳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热压铸成型法和等静压成型法。热压铸成型法是我国生产陶瓷真空管壳应用最早的一种方法,由于热压铸成型法技术成熟度高,目前采用的也主要是热压铸成型制备方法, 它是利用石蜡的流动性及可塑性的特点,将石蜡加热熔化,将粉料加入蜡浆中制成料浆后注入金属模具中,冷却后在模具中凝固成一定的形状,然后再将成型毛坯管埋入装有吸附剂的匣钵中,在窑炉中进行一次烧成,并在这一次烧成过程中进行排蜡,整个排蜡过程采用900℃~1100℃的高温。上述制备方法有两个致命问题,一是排蜡温度较高,浪费能源,同时也由于排蜡温度大于蜡的燃点,使蜡燃烧,造成环境污染,二是由于在排蜡、注模等工艺过程中容易有空气介入,排蜡时有机物的排出,很容易使制品产生不均匀的气孔,直接影响制品的均匀性和电气性能,强度也因此而降低,因此这种方法生产的管壳废品率高,很难适应高质量电真空陶瓷管壳使用的技术要求。为了保证高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真空陶瓷管的制备方法,包括配料、球磨、和蜡、成型、低温排蜡和高温烧成六道工序,所述配料工序是将含有重量百分比为93.5%的三氧化二铝、3.5%的碳酸钙1.37%的二氧化硅、2%的高岭土和余量为滑石粉的原料混合在一起,所述球磨工序是采用球磨机将配料磨成2~10微米的粉料,所述和蜡工序是先按照粉料重量的12%~16%的比例称重石蜡,用80~150℃的温度加热熔化石蜡,制成蜡浆,将粉料搅入蜡浆中制成料浆,所述成型工序是将料浆注入成型模具,通过模具压铸成坯体要求的形状和尺寸,然后脱模备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排蜡工序是将成型后的坯体加入匣钵中,在坯体周围用吸附剂填充,然后将装有坯体的匣钵装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真空陶瓷管的制备方法,包括配料、球磨、和蜡、成型、低温排蜡和高温烧成六道工序,所述配料工序是将含有重量百分比为93.5%的三氧化二铝、3.5%的碳酸钙1.37%的二氧化硅、2%的高岭土和余量为滑石粉的原料混合在一起,所述球磨工序是采用球磨机将配料磨成2~10微米的粉料,所述和蜡工序是先按照粉料重量的12%~16%的比例称重石蜡,用80~150℃的温度加热熔化石蜡,制成蜡浆,将粉料搅入蜡浆中制成料浆,所述成型工序是将料浆注入成型模具,通过模具压铸成坯体要求的形状和尺寸,然后脱模备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排蜡工序是将成型后的坯体加入匣钵中,在坯体周围用吸附剂填充,然后将装有坯体的匣钵装进窑炉中进行低温排蜡,排蜡温度控制在100~200℃,排蜡保温时间控制在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华李哲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瑛冠高技术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