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轴交错的偏心齿轮传动分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96500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轮轴交错的偏心齿轮传动分插机构。中心链轮带动固装在中心轴两端的齿轮盒转动,固定不动的中心偏心斜齿轮通过两侧的中间偏心变位齿轮分别啮合传动固定在行星轴上的行星偏心齿轮,中心偏心斜齿轮与中间偏心变位齿轮的螺旋角旋向相反,两轴线平行,而中间偏心变位齿轮与行星偏心斜齿轮的两螺旋角旋向一致,行星轴与中间轴构成两倍于螺旋角的交错角。在行星轴伸出端装有栽植臂与其绝对运动为行星偏心斜齿轮相对齿轮盒的空间非匀速转动和齿轮盒相对中心轴的圆周运动的合成运动。因行星轴与中间轴之间的交错角使在工作时的栽植臂秧针在取秧后,其插秧点相对于取秧点向左或向右,使得所插秧苗行距成宽窄变化,实现宽窄行插秧的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行星轮轴交错的偏心齿轮传动分插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公开的插秧机变行距插秧的分插机构文献中,主要是利用锥齿轮传动进行变行距的行星系分插机构,但随着齿轮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特殊齿轮的加工都已经实现,本技术采用偏心斜齿轮和偏心变位斜齿实现宽窄行插秧的要求,在实现工作要求的前提下,简化了机构,通过调节行星偏心斜齿轮与中间偏心变位斜齿轮的相对位置,优化相关机构参数,可以设计出满足不同机型的宽窄行插秧分插机构。齿轮可以直线形式和三角形直线式布置既可用于步行式插秧机也可用于高速插秧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适合于宽窄行插秧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轮轴交错的偏心齿轮传动分插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传动部件和四个结构相同的栽植臂;传动部件中的中心轴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内部结构相同的左、右传动箱,伸出左、右传动箱外的四根行星轴上分别安装栽植臂。右传动箱的结构如下:中心轴右端的右传动箱内安装有右中心偏心齿轮,空套在中心轴上的右中心偏心齿轮通过右法兰与机架固定联接,右上中间轴上安装右上中间偏心变位齿轮,右下中间轴上安装右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轮轴交错的偏心齿轮传动分插机构,它包括传动部件和四个结构相同的栽植臂;传动部件中的中心轴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内部结构相同的左、右传动箱,伸出左、右传动箱外的四根行星轴上分别安装栽植臂;其特征在于右传动箱(3)的结构如下:中心轴(1)右端的右传动箱(3)内安装有右中心偏心齿轮(4),空套在中心轴(1)上的右中心偏心齿轮(4)通过右法兰(2)与机架固定联接,右上中间轴上安装右上中间偏心变位齿轮(5),右下中间轴上安装右下中间偏心变位齿轮(8),右中心偏心齿轮(4)分别与右上中间偏心变位齿轮(5)和右下中间偏心变位齿轮(8)啮合,右上中间偏心变位齿轮(5)与安装在右上行星轴(7)上的右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轴交错的偏心齿轮传动分插机构,它包括传动部件和四个结构相同的栽植臂;传动部件中的中心轴左、右两端分别固接有内部结构相同的左、右传动箱,伸出左、右传动箱外的四根行星轴上分别安装栽植臂;其特征在于右传动箱(3)的结构如下:中心轴(1)右端的右传动箱(3)内安装有右中心偏心齿轮(4),空套在中心轴(1)上的右中心偏心齿轮(4)通过右法兰(2)与机架固定联接,右上中间轴上安装右上中间偏心变位齿轮(5),右下中间轴上安装右下中间偏心变位齿轮(8),右中心偏心齿轮(4)分别与右上中间偏心变位齿轮(5)和右下中间偏心变位齿轮(8)啮合,右上中间偏心变位齿轮(5)与安装在右上行星轴(7)上的右上行星偏心齿轮(6)啮合,右下中间偏心变位齿轮(8)与安装在右下行星轴(10)上的右下行星偏心齿轮(9)啮合;右上、右下行星轴(7、10)分别与右上、右下中间轴成一个交错角设置;右上、右下行星轴(7、10)伸出右传动箱体外的一端固定有栽植臂,分插机构工作时,由于右上、右下行星轴(7、10)的交错角引起栽植臂秧针尖在取秧后相对取秧位置向左或向右偏移,从而实现所插秧苗行距宽窄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雄孙良张国凤赵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