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9367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10)具有螺旋扭转方向相反的第一蜗杆(15)及第二蜗杆(15’)、第一反转齿轮(30)、第二反转齿轮(30’)和输出齿轮(40),该第一反转齿轮(30)具备与第一蜗杆(15)啮合的第一大径齿轮(31)和与第一大径齿轮(31)一体转动的第一小径齿轮(35),该第二反转齿轮(30’)具备与第二蜗杆(15’)啮合的第二大径齿轮(31’)和与第二大径齿轮(31’)一体转动的第二小径齿轮(35’),该输出齿轮(40)与两个小径齿轮(35、35’)啮合;其中,对第一反转齿轮(30)向齿轮箱(21)施力的第一装置(50)配置在第一小径齿轮(35)的顶端和齿轮箱盖(29)之间,对第二反转齿轮(30’)向齿轮箱(21)施力的第二装置(50’)配置在第二小径齿轮(35’)的顶端和齿轮箱盖(29)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该专利技术例如涉及可供汽车的雨刷马达和自动开闭车窗的马达等使用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
技术介绍
用作雨刷马达的该类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包括:被支承来以使其在马达箱和齿轮箱中自由转动的马达轴;在齿轮箱内部形成在马达轴的一端附近并且相互具有相反的螺旋扭转方向的一对蜗杆;配置在马达轴的两侧的一对反转齿轮,其包括分别与蜗杆啮合的大径齿轮和与该大径齿轮具有相同的轴线而一体转动的小径齿轮;和与该对反转齿轮的各小径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该雨刷马达包括二级减速齿轮机构,其中一对反转齿轮与一对蜗杆啮合,该对蜗杆相互具有相反的螺旋扭转方向。因此,由一个蜗杆和反转齿轮的组合所产生的轴向载荷的方向与另一个蜗杆和反转齿轮的组合所产生的轴向载荷的方向相反,以使轴向载荷被抵消。因此,随着不需要高精度和大推力的轴承,消除了马达轴中的游隙并且使雨刷马达的转动变平稳。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文献No.9-175334即便在雨刷马达中,在蜗杆和反转齿轮之间存在齿隙,以使得在与雨刷臂的反转动作同时产生的惯性力而形成相反的载荷期间产生异常的声音,在该雨刷马达中,反转齿轮与螺旋扭转方向彼此相反的一对蜗杆啮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或者抑制蜗杆和反转齿轮之间的齿隙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以下描述用于解决前述问题的装置的典型方面。一种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包括:轭铁,其形成有底部和处于一端上的一开口,磁铁,其被固定到所述轭铁的内周侧,电枢,其配置在所述磁铁的内侧,旋转轴,其被固定到电枢上,并且包括彼此具有相反的螺旋扭转方向的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齿轮箱,其连接到所述轭铁的开口上并且支承旋转轴以允许自由转动,并且具有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该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具有底部用以容纳减速齿轮机构,齿轮箱盖,该齿轮箱盖覆盖齿轮箱的开口,第一反转齿轮,其存储在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中,并且包括第一大径齿轮和第一小径齿轮,该第一大径齿轮形成有多个与第一蜗杆啮合的第一齿,并且第一齿的位于齿-->轮箱盖侧的齿厚大于位于齿轮箱底部侧的齿厚,该第一小径齿轮和第一大径齿轮具有相同的轴线而一体转动,第二反转齿轮,其存储在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中,并且包括第二大径齿轮和第二小径齿轮,该第二大径齿轮形成有多个与第二蜗杆啮合的第二齿,并且第二齿的位于齿轮箱盖侧的齿厚大于位于齿轮箱底部侧的齿厚,该第二小径齿轮和第二大径齿轮具有相同的轴线而一体转动,和输出齿轮,其包括输出轴并且与第一小径齿轮及第二小径齿轮啮合。在如上所述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中,第一大径齿轮和第二大径齿轮的后齿面与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的后齿面处于稳定的紧密接触,以便可以阻止或抑制蜗杆和反转齿轮之间的齿隙。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的纵向横剖面视图;图2是马达的横向横剖面视图;图3是显示除去了马达中的齿轮箱盖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4a和4b是显示蜗杆和反转齿轮的布局图;图4a是平面视图;图4b是纵向横剖面视图;图5a、5b和5c是显示第一反转齿轮的图;图5a是透视图;图5b是显示第一齿的横向横剖面视图;图5c是显示第一齿的展开图;图6a、6b和6c是显示第二反转齿轮的图;图6a是透视图;图6b是显示第二齿的横向横剖面视图;图6c是显示第二齿的展开图;图7是显示用于施力的装置的纵向横剖面视图;图8a、8b、8c、8d和8e是显示输出齿轮的图;图8a是前面横剖面视图;图8b是底视图;图8c是沿图8a的线c-c的横剖面视图;图8d是沿图8a的线d-d的横剖面视图;图8e是用于描述分力的作用的样式图;图9a和9b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的附图;图9a是用于所述马达上的第一反转齿轮的透视图;图9b是相当于图4b的纵向横剖面视图;图10a和10b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的附图;图10a是用于所述马达的第一反转齿轮的透视图;图10b是相当于图4b的纵向横剖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被构造为雨刷马达。如图1到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雨刷马达10包括由金属制成且在一端上的开口的大致筒形的轭铁11、通过螺钉20a连接到轭铁11的开口部分11a的凸缘11b上的铝金属模铸成的齿轮箱21、和用于覆盖齿轮箱21的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23的开口部分23a的合成树脂的齿轮箱盖29。该实施例的齿轮箱是通过铝模铸法来制成的。然而,可以使用合成树脂制成的齿轮箱。-->如图2所示,一对磁铁12、12通过粘结剂等固定到轭铁11的内圆周表面11c上。径向轴承13a和径向轴承13b、13c支承作为旋转轴的电枢轴(马达轴)14以允许自由转动,所述径向轴承13a被装配到在轭铁11的另一端上具有底部的圆筒部分11d,所述径向轴承13b、13c装配在齿轮箱21的轴向孔22的两个边缘附近。具有彼此相反的螺旋扭转方向的第一蜗杆15和第二蜗杆15’形成在电枢轴14的顶端14a附近。包括电枢轴14的电枢16安装在该对磁铁12、12之间。电枢16被夹在电枢轴14的底端14b附近。电枢16是由电枢铁芯16a和电枢线圈16c组成的,该电枢铁芯16a具有预定数量的槽的线圈绕组部分16b,该电枢线圈16c缠绕在电枢铁芯16a的线圈绕组部分16b上。换向器17在面对齿轮箱21与轭铁11的分界线的位置处被夹紧到电枢轴14上。换向器17包括与电枢铁芯16a的线圈绕组部分16b数量相同的换向片(段)17a。换向片17a分别被电气连接到电枢线圈16c上。齿轮箱21的轴向孔22的开口端形成了大径孔22a。一对电刷19、19在面对换向器17的位置处通过保持架18安装到所述大径孔22a中,以便与换向片17a接触。当打开附图中未示出的雨刷的开关时,电流流入电枢线圈16c等中并且电枢轴14转动。如图2和图3所示,轴向孔22形成在齿轮箱21的中心附近。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23形成为连通到轴向孔22的凹面形状。第一孔25和第二孔25’在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23的底壁上的第一蜗杆15和第二蜗杆15’两侧的指定位置处形成为圆筒形的形状。如图1所示,由金属制成的销形轴26的下面部分通过压配合插入或者其他方法而配合到第一孔25和第二孔25’中。第一反转齿轮30和第二反转齿轮30’分别支承在轴26上以允许自由转动。在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23的底壁上,圆孔27形成在图3中的第一蜗杆15的顶端右边的一个位置处。圆孔27包含由烧结金属制成的筒形的径向轴承28。径向轴承28支承输出轴43以允许自由转动。如图1所示,输出轴43的顶端部分43a通过插入模制被固定到输出齿轮40的中心处的圆柱部分41中。雨刷连杆45通过螺母44连接到在输出轴43上从齿轮箱21凸出到外面的下端部分43b上。在具有输出轴43的顶端部分43a的输出齿轮40的底面40a接触径向轴承28的顶面的状态中,通过平垫圈46从输出轴43的下面部分插入推力螺母47直到平垫圈46与径向轴承28的底面接触。分别按该方法来阻止输出轴43和输出齿轮40沿轴线移动。上述的一对蜗杆15、15’和一对反转齿轮30、30’以及输出齿轮40被存储在齿轮箱21的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包括:轭铁,该轭铁形成有底部和位于一端上的开口,磁铁,该磁铁被固定到所述轭铁的内周侧,电枢,该电枢配置在所述磁铁的内侧,旋转轴,该旋转轴被固定到所述电枢上,并且包括具有彼此相反的螺旋扭转方向的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齿轮箱,该齿轮箱连接到所述轭铁的开口上并且支承所述旋转轴以允许其自由转动,并且具有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该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具有底部用以容纳减速齿轮机构,齿轮箱盖,该齿轮箱盖覆盖所述齿轮箱的开口,第一反转齿轮,该第一反转齿轮存储在所述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中,并且包括第一大径齿轮和第一小径齿轮;该第一大径齿轮形成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的第一齿,并且所述第一齿的位于齿轮箱盖侧的齿厚大于位于齿轮箱底部侧的齿厚;该第一小径齿轮具有与所述第一大径齿轮相同的轴线而与所述第一大径齿轮一体转动,第二反转齿轮,该第二反转齿轮存储在所述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中,并且包括第二大径齿轮和第二小径齿轮;该第二大径齿轮形成有多个与所述第二蜗杆啮合的第二齿,并且所述第二齿的位于齿轮箱盖侧的齿厚大于位于齿轮箱底部侧的齿厚;该第二小径齿轮具有与所述第二大径齿轮相同的轴线而与所述第二大径齿轮一体转动,和输出齿轮,该输出齿轮包括输出轴并且与所述第一小径齿轮及第二小径齿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7.07.24 JP 192515/2007;2008.03.28 JP 085807/2001.一种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包括:轭铁,该轭铁形成有底部和位于一端上的开口,磁铁,该磁铁被固定到所述轭铁的内周侧,电枢,该电枢配置在所述磁铁的内侧,旋转轴,该旋转轴被固定到所述电枢上,并且包括具有彼此相反的螺旋扭转方向的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齿轮箱,该齿轮箱连接到所述轭铁的开口上并且支承所述旋转轴以允许其自由转动,并且具有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该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具有底部用以容纳减速齿轮机构,齿轮箱盖,该齿轮箱盖覆盖所述齿轮箱的开口,第一反转齿轮,该第一反转齿轮存储在所述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中,并且包括第一大径齿轮和第一小径齿轮;该第一大径齿轮形成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的第一齿,并且所述第一齿的位于齿轮箱盖侧的齿厚大于位于齿轮箱底部侧的齿厚;该第一小径齿轮具有与所述第一大径齿轮相同的轴线而与所述第一大径齿轮一体转动,第二反转齿轮,该第二反转齿轮存储在所述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中,并且包括第二大径齿轮和第二小径齿轮;该第二大径齿轮形成有多个与所述第二蜗杆啮合的第二齿,并且所述第二齿的位于齿轮箱盖侧的齿厚大于位于齿轮箱底部侧的齿厚;该第二小径齿轮具有与所述第二大径齿轮相同的轴线而与所述第二大径齿轮一体转动,和输出齿轮,该输出齿轮包括输出轴并且与所述第一小径齿轮及第二小径齿轮啮合。2.一种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包括:轭铁,该轭铁形成有底部和位于一端上的开口,磁铁,该磁铁被固定到所述轭铁的内周侧,电枢,该电枢配置在所述磁铁的内侧,旋转轴,该旋转轴被固定到所述电枢上,并且包括具有彼此相反的螺旋扭转方向的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齿轮箱,该齿轮箱连接到所述轭铁的开口上并且支承所述旋转轴以允许其自由转动,并且具有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该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具有底部用以容纳减速齿轮机构,齿轮箱盖,该齿轮箱盖覆盖所述齿轮箱的开口,第一反转齿轮,该第一反转齿轮存储在所述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中,并且包括第一大径齿轮和第一小径齿轮;该第一大径齿轮形成有多个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的第一齿,并且所述第一齿的位于齿轮箱底部侧的齿厚大于位于齿轮箱盖侧的齿厚;该第一小径齿轮具有与所述第一大径齿轮相同的轴线而与所述第一大径齿轮一体转动,第二反转齿轮,该第二反转齿轮存储在所述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中,并且包括第二大径齿轮和第二小径齿轮;该第二大径齿轮形成有多个与所述第二蜗杆啮合的第二齿,并且所述第二齿的位于齿轮箱盖侧的齿厚大于位于齿轮箱底部侧的齿厚;该第二小径齿轮具有与所述第二大径齿轮相同的轴线而与所述第二大径齿轮一体转动,和输出齿轮,该输出齿轮包括输出轴并且与所述第一小径齿轮及第二小径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其特征在于,用于施力的第一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一小径齿轮的顶端和所述齿轮箱盖之间,用以施力将所述第一反转齿轮压向所述齿轮箱;并且,用于施力的第二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一小径齿轮的顶端和所述齿轮箱盖之间,用以施力将所述第二反转齿轮压向所述齿轮箱。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其特征在于,用于施力的第一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一大径齿轮的端部和所述齿轮箱之间,用以施力将所述第一反转齿轮压向所述齿轮箱盖;并且,用于施力的第二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二小径齿轮的顶端和所述齿轮箱盖之间,用以施力将所述第二反转齿轮压向所述齿轮箱。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径齿轮的齿上的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的前齿面的导程角和与该前齿面相反一侧的后齿面的导程角是在齿线方向上不同的导程角。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大径齿轮的齿上的与所述第二蜗杆啮合的前齿面的导程角和与该前齿面相反一侧的后齿面的导程角是在齿线方向上不同的导程角。7.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施力的第一装置和所述用于施力的第二装置分别包括盘簧。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施力的第二装置由盘簧和滑动部件组成,该滑动部件被所述盘簧施力并且安装在所述齿轮箱盖上。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大径齿轮的齿的厚度部分上的齿根处形成底切部分,并且在所述第二大径齿轮的齿的厚度部分上的齿根处形成底切部分。10.一种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包括:轭铁,该轭铁形成有底部和位于一端上的开口,磁铁,该磁铁被固定到所述轭铁的内周侧,电枢,该电枢配置在所述磁铁的内侧,旋转轴,该旋转轴被固定到所述电枢上,并且包括具有彼此相反的螺旋扭转方向的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齿轮箱,该齿轮箱连接到所述轭铁的开口上并且支承所述旋转轴以允许其自由转动,并且具有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该减速齿轮机构存储部分具有底部用以容纳减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山正之正田浩一大桥弥寿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美姿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