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马达及齿轮马达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3551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使马达的马达轴的轴心与行星齿轮装置的轮架的轴心准确地一致的齿轮马达及齿轮马达用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齿轮马达(10)经由连接器(16)连结轮架(43)与壳体(54)相对旋转的行星齿轮装置(12)和马达(14),轮架具备凸部(50),该凸部在连接器(16)侧向轴向突出,并且在外周具有与该连接器相对的第1锁扣面(X1),并且马达具备与该连接器相对的第2锁扣面(X2),连接器成为如下形状,即,在径向中央具有向轴向贯穿的贯穿孔(16A),并且在贯穿孔的一端侧的内周(16A1)具有与第1锁扣面对应的相对第1锁扣面即第3锁扣面(Y1),且在贯穿孔的另一端侧的内周(16A2)具有与第2锁扣面对应的相对第2锁扣面即第4锁扣面(Y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马达及齿轮马达用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所谓框架旋转式行星齿轮装置,其固定行星齿轮装置的轮架,使与内齿轮成为一体的壳体旋转。该行星此轮装置中,作为驱动源的马达固定于轮架。连接器介于马达与轮架之间,中介该马达和轮架的连结。连接器在轴向一侧的侧面形成台阶部作为与轮架相对的锁扣面,并且在轴向另一侧形成台阶部作为与马达相对的锁扣面。S卩,该齿轮马达用连接器通过该2个锁扣面的存在而使马达的马达轴的轴心与行星齿轮装置的轮架的轴心一致。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87731号公报(图5)但是,包括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连接器在内,以往的齿轮马达用连接器的轮架侧的锁扣面和马达侧的锁扣面分别设为形成于轴向相反侧的面的台阶部,因此加工时必须从各自的一侧进行单独加工(重新夹紧材料的加工)。因此很难使轮架侧的锁扣面和马达侧的锁扣面的轴心准确地吻合,其结果存在马达的马达轴的旋转轴心容易与行星齿轮装置的轮架的旋转轴心偏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以往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马达的马达轴的轴心与行星齿轮装置的轮架的轴心更加准确地一致的齿轮马达及齿轮马达用连接器。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如下结构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齿轮马达,其经由连接器连结轮架与壳体相对旋转的行星齿轮装置和马达,所述轮架或马达中的一方具备凸部,该凸部在所述连接器侧向轴向突出,并且在外周具有与该连接器相对的第I锁扣面,所述轮架或马达中的另一方具备与该连接器相对的第2锁扣面,所述连接器成为如下形状,S卩,在径向中央具有向轴向贯穿的贯穿孔,并且在所述贯穿孔的一端侧的内周具有与所述第I锁扣面对应的第3锁扣面,且在所述贯穿孔的另一端侧的内周或该连接器的另一端侧的外周具备与所述第2锁扣面对应的第4锁扣面。本专利技术中,在行星齿轮装置的轮架及马达中的任意一方形成由凸部的外周形成的“第I锁扣面”。并且,在行星齿轮装置的轮架及马达中的任意另一方形成“第2锁扣面”。该第2锁扣面可为基于凸部的面也可为基于凹部的面。并且,第I锁扣面、第2锁扣面均可直接利用原本形成于行星齿轮装置或马达的锁扣面。另一方面,连接器在径向中央具备向轴向贯穿的贯穿孔,在该贯穿孔的一端侧的内周形成与所述第I锁扣面对应的“第3锁扣面”。并且,在贯穿孔的另一端侧的内周,或者该连接器的另一端侧的外周形成与所述第2锁扣面对应的“第4锁扣面”。由此,连接器能够通过“同时加工”来形成第3锁扣面及第4锁扣面。在此,“同时加工”不仅是指时间上的同时加工而且还指仅通过对工作机械一次性放置材料(在保持同一夹紧动作的状态下无需重新抓紧)就可进行2个加工(可更换工具)。S卩,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所涉及的连接器中,由于能够通过同时加工使轴心更准确地一致来形成第3锁扣面、第4锁扣面双方,因此,其结果能够使马达的轴心与行星齿轮装置的轮架的轴心更准确地一致。另外,在着眼于连接器自身时,本专利技术还能够理解为如下:“一种齿轮马达用连接器,其用于连结马达和行星齿轮装置的轮架,其特征在于,成为如下形状,即,在径向中央具有向轴向贯穿的贯穿孔,并且在所述贯穿孔的一端部的内周具备与形成于所述轮架或马达侧中的任一侧的第I锁扣面相对的第3锁扣面,并且在所述贯穿孔的另一端部的内周或该连接器的外周具备与形成于所述轮架或马达中的另一侧的第2锁扣面相对的第4锁扣面”。专利技术效果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马达的马达轴的轴心与行星齿轮装置的轮架的轴心更准确地一致的齿轮马达及齿轮马达用连接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齿轮马达的结构的整体截面图。图中:10_齿轮马达,12-行星齿轮减速机,14-马达,16-连接器,50-凸部,Xl-第I锁扣面,X2-第2锁扣面,Yl-相对第I锁扣面,Y2-相对第2锁扣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工作机械用齿轮马达10的整体截面图。该齿轮马达10经由连接器16连结行星齿轮减速机(行星齿轮装置)12与马达14。从行星齿轮减速机(行星齿轮装置)12进行说明。该行星齿轮减速机12是被称为摆动内啮合型的减速机,与输入轴18 —体地具备有3个偏心体21 23。各偏心体21 23的偏心方向各偏离120度,相对输入轴18的轴心01分别仅偏心δ e (为了方便起见,图1中,示出左侧的偏心体21向最下侧偏心的状态、右侧的偏心体23向最上侧偏心的状态)。3片外齿轮31 33经由滚子25 27分别能够摆动地嵌合于各偏心体21 23。外齿轮31 33上沿圆周方向分别形成有多个内辊孔31A 33A。内辊孔31A 33A中贯穿有覆盖(作为滑动促进体的)内辊36的内销38。内销38与设置于外齿轮31 33的轴向侧部的第I轮架41成为一体。第I轮架41经由内销38及螺栓44而与设置于外齿轮31 33的轴向相反侧的侧部的第2轮架42成为一体,由此构成轮架43。并且,第I轮架41经由螺栓46连结于外部的固定板48而被固定。因此,第I轮架 41、第2轮架42双方均维持固定状态,所述马达14经由连接器16而固定于该处于固定状态的轮架43 (具体而言为其第2轮架42)。返回到驱动系统的说明,外齿轮31 33与内齿轮52内啮合。该实施方式中,内齿轮52包括与壳体54成为一体的内齿轮主体52A及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该内齿轮主体52A且构成内齿轮52的内齿的外销52B。内齿轮52的内齿数(外销52B的根数)仅稍微多出外齿轮31 33的外齿数(该实施方式中仅为I个)。因此,每当偏心体21 23伴随输入轴18的旋转而旋转I圈时,外齿轮31 33以被内销38及内辊36限制自转的状态摆动I次,其结果,内齿轮52的内齿轮主体52A相对外齿轮31 33偏离(自转)1齿量的圆周方向的相位。由此,能够使与内齿轮主体52A成为一体的行星齿轮减速机12的壳体54旋转(所谓框架旋转)。本实施方式中,壳体54的旋转经由螺栓56传递至驱动链轮(动力传递部件)58。另外,在后面详细叙述的连接器16其最外径(连结进行螺栓59的固定的边缘(图1中仅图示I个)16E的最外面形状的圆的外径而不是圆筒部分的外径)da设定成小于驱动链轮58的最内径Dp (da<Dp)。本实施方式中,经由连接器16及螺栓57、59连结行星齿轮减速机12与马达14。在此,对经由连接器16的该行星齿轮减速机12与马达14的连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作为行星齿轮减速机12的驱动源的马达14设想为与各种连结设备(省略图示)连结使用的通用马达。 马达14的马达轴14A经由摩擦卡合式联轴器60与行星齿轮减速机12的输入轴18连结。这是为了避免用于确保定位的精确度而存在侧隙的键或花键所形成的连结。该联轴器60的结构自身众所周知,其拆卸形成于连接器16的工具插入孔16H的盖17,从该工具插入孔16H插入紧固用扳手(省略图示),通过拧入联轴器60的未图示的螺纹部,使该联轴器60缩径,并以较强的压力使输入轴18的凹面18A的内周摩擦结合于马达轴14A的外周。这样,摩擦卡合式联轴器60通过摩擦使马达轴14A和行星齿轮减速机12的输入轴18等牢固地成为一体,因此不像基于键或花键的连结,基本上不具有吸收连结的轴彼此的轴心偏离的功能。因此,其为输入轴18的轴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马达,其经由连接器来连结行星齿轮装置和马达,所述行星齿轮装置中轮架与壳体相对旋转,所述齿轮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轮架或马达中的一个具备凸部,所述凸部沿轴向向所述连接器侧突出,并且在外周具有与该连接器相对的第1锁扣面,并且所述轮架或马达中的另一个具备与该连接器相对的第2锁扣面,所述连接器成为如下形状,即,在径向中央具有向轴向贯穿的贯穿孔,并且在所述贯穿孔的一端侧的内周具有与所述第1锁扣面对应的第3锁扣面,且在所述贯穿孔的另一端侧的内周或该连接器的另一端侧的外周具备与所述第2锁扣面对应的第4锁扣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哲三鹤身洋志津庆刚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