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建福专利>正文

单螺杆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62508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气缸外壳、上螺杆叶片盖、上内气缸壁、下内气缸壁、下螺杆叶片盖及下气缸外壳;所述上内气缸壁和下内气缸壁之间安装有同时与上螺杆叶片盖内的上螺旋叶片和下螺杆叶片盖内的下螺旋叶片相配合的星轮;所述上螺杆叶片盖和下螺杆叶片盖均与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上气缸外壳、上内气缸壁、下内气缸壁及下气缸外壳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合理,星轮受力比较均衡、不易磨损,该单螺杆压缩机具有气密性好、排气量大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螺杆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所普遍采用的单螺杆压缩机,其主叶轮在星轮的内侧,星轮与主叶轮相接触的只有4到6个边;而单螺杆空压机的主叶轮尽管在理论上有受力平衡性极好且整体上有振动噪声小的优点,却有四个短期内难以消除的较为致命的缺点(1)还没有找到最佳的型线;(2)星轮受力不平衡,易磨损,导致排气量衰减严重;(3)结构复杂,运动件刚度相差大使变形不均勻;(4)齿合副精度会因为使用磨损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排气量大的单螺杆压缩机,该压缩机结构简单,具有较佳的型线,星轮受力平衡,更不易磨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气缸外壳、上螺杆叶片盖、上内气缸壁、下内气缸壁、下螺杆叶片盖及下气缸外壳;所述上内气缸壁和下内气缸壁之间安装有同时与上螺杆叶片盖内的上螺旋叶片和下螺杆叶片盖内的下螺旋叶片相配合的星轮;所述上螺杆叶片盖和下螺杆叶片盖均与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上气缸外壳、上内气缸壁、下内气缸壁及下气缸外壳通过螺栓、 螺母锁紧连接成一体。所述上螺杆叶片盖与上内气缸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下螺杆叶片盖与下内气缸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星轮由星轮垫层、星轮动片和星轮静片组成,其中星轮动片至少一片。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单螺杆压缩机设有上、下密封环,可提高气密性;该单螺杆压缩机的排气量大,可达到同单位体积普通单螺杆压缩机的 2 3倍;该单螺杆压缩机的螺旋叶片采用上下对称设计使得星轮的受力更加平衡,不易磨损;该星轮分别与上、下螺杆叶片盖相接触的边的总和可以达到8到12条,同时该星轮由多片密封片同时与螺旋叶片相接触,使得两者的每个接触面的面积都变大,可以大大地分散和减小了作用在星轮的每个包络面上的压力,使得星轮更加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单螺杆压缩机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单螺杆压缩机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星轮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上螺杆叶片盖的构造示意图。图5为下螺杆叶片盖的构造示意图。图6为上内气缸壁的正面构造示意图。图7为上内气缸壁的背面构造示意图。图8为下内气缸壁的正面构造示意图。图9为下内气缸壁的背面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和图4,一种单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气缸外壳1、上螺杆叶片盖2、上内气缸壁3、下内气缸壁4、下螺杆叶片盖5及下气缸外壳6 ;所述上内气缸壁3和下内气缸壁4之间安装有同时与上螺杆叶片盖2内的上螺旋叶片21和下螺杆叶片盖5内的下螺旋叶片51相配合的星轮7 ;所述上螺杆叶片盖2和下螺杆叶片盖 5均与主轴8固定连接;所述上气缸外壳1、上内气缸壁3、下内气缸壁4及下气缸外壳6通过螺栓11、螺母12锁紧连接成一体。参考图1,所述上螺杆叶片盖2与上内气缸壁3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环9,所述下螺杆叶片盖5与下内气缸壁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环10 ;当然还可以采用凸凹处配合结构密封。参考图3,为了提高气密性并使得星轮7不易磨损,所述星轮7由星轮垫层71、星轮动片72和星轮静片73组成,其中星轮动片72可以是一片也可以是多片,星轮动片72独立与上下螺旋叶片配合。星轮垫层71和星轮静片73固定在一起,星轮动片72以星轮7轴线为轴可在一定角度内自由转动。当然本技术也可以用没有星轮动片的传统星轮。参考图1、图4、图5、图6和图8,为了使得提高气密性,所述上螺杆叶片盖2、上内气缸壁3分别设有与第一密封环9相配合的第一上凹槽22、第一下凹槽31,所述下内气缸壁4、下螺杆叶片盖5分别设有与第二密封环10相配合的第二上凹槽41、第二下凹槽52 ; 所述上螺杆叶片盖2的外周边设有与上气缸外壳3内周边相匹配的上环形凸部M,所述下螺杆叶片盖5的外周边设有与下气缸外壳4内周边相匹配的下环形凸部54,以提高气密性并防止上螺杆叶片盖2与下螺杆叶片盖5变形。参考图圹5,为了高效地压缩空气,所述上螺杆叶片盖2的上螺旋叶片21两两之间形成上螺旋槽23,所述上螺旋槽23的深度随着曲径的增大而下降直至降为零;所述下螺杆叶片盖5的下螺旋叶片51两两之间形成下螺旋槽53,所述下螺旋槽53的深度随着曲径的减小而下降直至降为零;空气从深度深的螺旋槽压缩到深度浅的螺旋槽,最终输出高压空气。参考图2,为了使得进气更通畅,所述上内气缸壁在其进气口处与上螺杆叶片盖的上螺旋叶片形成空气缓冲空隙A,所述下内气缸壁在其进气口处与下螺杆叶片盖的下螺旋叶片形成空气缓冲空隙B。参考图1、图6至图9,为了增大空气压缩量,所述上内气缸壁3、下内气缸壁4上分别设有与星轮7相配合的第三上凹槽32、第三下凹槽42 ;所述上内气缸壁3设有多个第一进气通道33、多个第一高压出气通道34及多个第二高压出气通道35 ;所述下内气缸壁4 设有多个第二进气通道43、多个第三高压出气通道44及多个第四高压出气通道45。本技术的组装方法如下(1)以星轮垫层71、星轮动片72、星轮静片73的顺序把三者组装成星轮7。(2)将星轮7插入下内气缸壁4的第三下凹槽42中,然后把上内气缸壁3套设在下内气缸壁4上。(3)将两个相对的内气缸壁3和内气缸壁4套设在主轴8上。(4)将第一密封环9套设在上内气缸壁3的第一下凹槽31上;将第二密封环10套设在下内气缸壁4的第二上凹槽41上。(5)将上螺杆叶片盖2套设在上内气缸壁3上方,并使主轴8穿过上螺杆叶片盖 2 ;将下螺杆叶片盖5套设在下内气缸壁4的下方,并使主轴8穿过下螺杆叶片盖5。(6)将两个相对的上气缸外壳1、下气缸外壳6分别套设在主轴8的两端;(7)将螺栓11穿过上气缸外壳1的周部螺栓孔、上内气缸壁3的周部螺栓孔、下内气缸壁4的周部螺栓孔和下气缸外壳6的周部螺栓孔,再用螺母12锁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用上内气缸壁3和下内气缸壁4将该单螺杆压缩机的压缩腔分为上下两大部分(1)由星轮7、上内气缸壁3、上螺杆叶片盖2和第一密封环9组成一个大小可以周期变化的密闭压缩腔;经过除尘的气体通过第一进气通道33进入上内气缸壁3与上螺旋叶片21组合形成的空气缓冲空隙A ;上螺杆叶片盖2与星轮7配合旋转吸气并压缩空气成为高压气体,然后通过第一高压出气通道34经第三高压出气通道44排出,完成一次循环。(2)由星轮7、下内气缸壁4、下螺杆叶片盖5和第二密封环10组成一个大小可以周期变化的密闭压缩腔;经过除尘的气体通过第二进气通道43进入下内气缸壁4与下螺旋叶片51组合形成的空气缓冲空隙B ;下螺杆叶片盖5与星轮7配合旋转吸气并压缩空气成为高压气体,然后通过第四高压出气通道45经第二高压出气通道35排出,完成一次循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气缸外壳、上螺杆叶片盖、上内气缸壁、下内气缸壁、下螺杆叶片盖及下气缸外壳;所述上内气缸壁和下内气缸壁之间安装有同时与上螺杆叶片盖内的上螺旋叶片和下螺杆叶片盖内的下螺旋叶片相配合的星轮;所述上螺杆叶片盖和下螺杆叶片盖均与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上气缸外壳、上内气缸壁、下内气缸壁及下气缸外壳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气缸外壳、上螺杆叶片盖、上内气缸壁、下内气缸壁、下螺杆叶片盖及下气缸外壳;所述上内气缸壁和下内气缸壁之间安装有同时与上螺杆叶片盖内的上螺旋叶片和下螺杆叶片盖内的下螺旋叶片相配合的星轮;所述上螺杆叶片盖和下螺杆叶片盖均与主轴固定连接;所述上气缸外壳、上内气缸壁、下内气缸壁及下气缸外壳通过螺栓、螺母锁紧连接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杆叶片盖与上内气缸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下螺杆叶片盖与下内气缸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星轮由星轮垫层、星轮动片和星轮静片组成,其中星轮动片至少一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杆叶片盖、上内气缸壁分别设有与第一密封环相配合的第一上凹槽、第一下凹槽,所述下内气缸壁、下螺杆叶片盖分别设有与第二密封环相配合的第二上凹槽、第二下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螺杆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杆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福
申请(专利权)人:赖建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