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热板加热的热成型装置以及热成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52193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利用热板加热的热成型装置具有:框体,其具有基部、周壁部和凹部;热板,其具有加热面和对加热面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减压单元,其与框体连接,将薄片固定在框体的周壁部的上端,对由薄片覆盖的凹部内进行减压;减压单元,其与热板连接,对加热面侧进行吸引;与热板连接,使加热面侧向大气开放或者进行加压的单元;吸附及加热控制单元,其在隔着薄片使框体和热板紧密接触的状态下,进行热板对薄片的吸附以及加热动作;减压控制单元,其进行由薄片覆盖的凹部内的减压动作;以及成型动作控制单元,其使吸附及加热动作和减压动作并行,从动作的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对薄片的所述吸附及加热动作,使热板和薄片之间向大气开放或者进行加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用于利用热成型使薄片进行模具成型或与基材粘接。本申请基于2009年12月观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9-297489号,主张其优先权, 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当前,作为将薄片(表层薄片)与成型基材的外表面粘接的装置,已知真空压制层叠成型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图4A 图4C中示出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现有的热成型装置100。如图4A 图4C所示,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热成型装置100具有上下的腔室101、102。下侧腔室101 收容成型基材,并且可以在上侧腔室102侧的周缘部上设置薄片103。上侧腔室102具有热板105,在热板105的上方具有加热器104。上侧腔室102与真空箱106及加压箱107连接,可以使腔室102内成为真空以及进行加压。下侧腔室101与真空箱106连接,可以使腔室101内真空化。另外,作为使用该热成型装置100的成型方法,是通过下述方式进行热成型的方法,即,首先,如图4A所示,在下侧腔室101中设置基材108和薄片103,使上侧腔室102下降,使上下的腔室101、102内成为大气压状态下的气密状态。然后,如图4B所示,使上下的腔室101、102内成为真空状态,利用上侧腔室102的加热器104对薄片103进行加热。然后,使下侧腔室101内的工作台109上升,通过仅使上侧腔室102内成为大气压状态,从而将薄片103向基材108(模具)按压而进行成型。这时,也可以通过向上侧腔室102内通入压缩空气,从而提高薄片103相对于基材108(模具)的吸附力。然后,如图4C所示,通过使上侧腔室102内略微成为真空状态,从而进行脱模,并取出基材108。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31(^9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现有的热成型方法中,存在下述问题。S卩,因加热使薄片软化,因而产生薄片的伸长,但由于加热方式为腔室内辐射加热,所以必须抑制该伸长所引起的下垂,进行上下腔室内的真空压力调整,进行用于维持薄片水平的动作。但是,由于难以确认该薄片的准确的伸长量,所以薄片整个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勻,无法得到可靠的成型及粘接,无法得到稳定的品质。另外,存在产生印刷薄片相对于基材形状的位置偏移的问题。另外,在薄片的加热后,对成为基材侧的下侧腔室内进行减压的情况下,由于基于减压速度使薄片向基材侧移动而与基材粘接,所以可能使薄片相对于基材的按压力不充分。因此,在基材的外形中有复杂的凹凸形状的情况下,如果薄片相对于基材的按压力不足,则在该凹凸部和薄片之间滞留空气,导致品质下降。另外,在现有的利用上下腔室的热成型中,由于腔室的容积较大,所以存在花费减压时间,循环时间变长,成型效率降低的问题,在这方面存在改良的余地。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无论基材的形状如何均可以实现高品质的成型,而且印刷薄片相对于基材形状的位置匹配性优良。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可以通过减少减压时间,从而缩短成型所花费的循环时间,实现成型的高效化,可以提高生产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利用热板加热的热成型装置,具有框体,其具有基部、在所述基部的周缘直立设置的周壁部、由所述基部和所述周壁部形成的凹部;热板,其具有与所述框体的所述凹部相对的加热面、对所述加热面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减压单元, 其与所述框体连接,对所述凹部内进行减压,其中,薄片固定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周壁部的上端,且所述薄片覆盖所述凹部;减压单元,其与所述热板连接,对所述加热面侧进行吸引; 与所述热板连接,使所述加热面侧向大气开放或者对所述加热面侧进行加压的单元;吸附及加热控制单元,其在隔着所述薄片使所述框体和所述热板紧密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所述热板对所述薄片的吸附以及加热动作;减压控制单元,其通过所述减压单元对由所述薄片覆盖的所述凹部内进行减压动作;以及成型动作控制单元,其使所述吸附及加热控制单元的所述吸附及加热动作、和所述减压控制单元的所述减压动作并行,从所述动作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所述热板对所述薄片的所述吸附及加热动作,使所述热板和所述薄片之间向大气开放或者对其进行加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利用热板加热的热成型方法中,在框体和热板之间配置薄片,对所述薄片进行热成型,其中,该框体具有周壁部及被所述周壁部包围的凹部, 该热板具有与所述框体的所述凹部相对的加热面,该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即第1工序,在该工序中,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周壁部的上端设置所述薄片,隔着所述薄片使所述热板与所述框体紧密接触;第2工序,在该工序中,对所述热板和所述薄片之间进行减压,在所述加热面上吸附所述薄片并加热;第3工序,在该工序中,与所述第2工序并行地,对由所述薄片覆盖的所述凹部内进行减压;以及第4工序,在该工序中,在维持所述第3工序的减压动作的状态下,停止对所述薄片的吸附,使所述热板和所述薄片之间向大气开放或者对其进行加压。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利用热板加热的热成型装置中,优选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基部的外周部设置有通气孔。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利用热板加热的热成型装置中,优选所述加热单元是设置在所述热板的所述加热面的相反侧的加热器。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利用热板加热的热成型方法中,优选在所述第3工序中,在对所述凹部内进行减压前,对由所述薄片覆盖的所述凹部内进行加压。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通过提高刚停止热板的吸附·加热动作后的薄片向基材侧的移动速度,从而可以增大薄片相对于基材的按压力,因此,即使在基材的外形中存在复杂的凹凸形状,也不会在该凹凸部和薄片之间滞留空气,可以进行可靠的粘接,无论基材形状如何均可以实现高品质的成型,而且可以适当地进行印刷薄片相对于基材形状的位置匹配。 另外,通过采用使热板直接与薄片紧密接触的结构,从而不需要现有的上侧腔室, 可以减少减压时间,因此,可以缩短成型所花费的循环时间,实现成型的高效化,可以提高生产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成型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利用图1所示的热成型装置的热成型方法的动作流程的侧剖面图。图3是继图2之后表示热成型方法的动作流程的侧剖面图。图4A是表示利用现有的热成型装置的热成型方法的动作流程的图。图4B是继图4A之后表示热成型方法的动作流程的图。图4C是继图4B之后表示热成型方法的动作流程的图。符号的说明1热成型装置2下框(框)2a框上缘部(周壁部的上端;顶面)2b通气孔3热板3a加热面3b通气孔3c上表面4薄片5真空箱(减压单元)7加压箱(加压单元)10基材21周壁部22底部(基部)31加热器(加热单元)R收容空间(空间;凹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利用热板加热的热成型装置1具有下框2,其具有可收容基材10的空间(收容空间R);以及热板3,其可以使其加热面3乂图幻与该下框2的框上缘部加(图幻紧密接触。在下框2和热板3之间配置树脂制的薄片4,利用热板3对该薄片4进行热成型,并使其与基材10粘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通过基材粘接的成型作为适用对象。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框2和热板3沿上下配置,热板3相对于下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热板加热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其具有基部、在所述基部的周缘直立设置的周壁部、由所述基部和所述周壁部形成的凹部;热板,其具有与所述框体的所述凹部相对的加热面、对所述加热面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减压单元,其与所述框体连接,对所述凹部内进行减压,其中,薄片固定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周壁部的上端,且所述薄片覆盖所述凹部;减压单元,其与所述热板连接,对所述加热面侧进行吸引;与所述热板连接,使所述加热面侧向大气开放或者对所述加热面侧进行加压的单元;吸附及加热控制单元,其在隔着所述薄片使所述框体和所述热板紧密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所述热板对所述薄片的吸附以及加热动作;减压控制单元,其通过所述减压单元对由所述薄片覆盖的所述凹部内进行减压动作;以及成型动作控制单元,其使所述吸附及加热控制单元的所述吸附及加热动作、和所述减压控制单元的所述减压动作并行,从所述动作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所述热板对所述薄片的所述吸附及加热动作,使所述热板和所述薄片之间向大气开放或者对其进行加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2.28 JP 2009-2974891.一种利用热板加热的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其具有基部、在所述基部的周缘直立设置的周壁部、由所述基部和所述周壁部形成的凹部;热板,其具有与所述框体的所述凹部相对的加热面、对所述加热面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减压单元,其与所述框体连接,对所述凹部内进行减压,其中,薄片固定在所述框体的所述周壁部的上端,且所述薄片覆盖所述凹部;减压单元,其与所述热板连接,对所述加热面侧进行吸引;与所述热板连接,使所述加热面侧向大气开放或者对所述加热面侧进行加压的单元; 吸附及加热控制单元,其在隔着所述薄片使所述框体和所述热板紧密接触的状态下, 进行所述热板对所述薄片的吸附以及加热动作;减压控制单元,其通过所述减压单元对由所述薄片覆盖的所述凹部内进行减压动作;以及成型动作控制单元,其使所述吸附及加热控制单元的所述吸附及加热动作、和所述减压控制单元的所述减压动作并行,从所述动作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停止所述热板对所述薄片的所述吸附及加热动作,使所述热板和所述薄片之间向大气开放或者对其进行加压。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井俊广沟口宪一宇佐美秀树寺本一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浅野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