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器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731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射器喷嘴,包括喷嘴,所述喷嘴末端外圆周上设有凹槽。优选地,所述凹槽呈环状分布于喷嘴末端外圆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取消了螺钉孔,改用凹环式,这样在需要拆卸喷嘴时,只要使用通用的螺丝刀一撬即可拆卸,彻底解决了喷嘴难以拆卸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射器喷嘴
技术介绍
喷射器又名射流真空泵、射流真空喷射器、喷射泵、水喷射器、真空喷射器。喷射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流体来传递能量和质量的真空获得装置,采用有一定压力的水流通过对称均布成一定侧斜度的喷咀喷出,聚合在一个焦点上。由于喷射水流速特别高,将压力能转变为速度能,使吸气区压力降低产生真空。数条高速水流将被抽吸的气体攫走,经过文氏管收缩段与喉径充分混合压缩,进行分子扩散能量交换,速度均衡。在经扩张段速度降低压力增高,大于大气压力从出口喷入蓄水罐(池)中,不凝性气体析出。水经离心泵循环使用,完成吸气工艺。这样一种装置叫做喷射器,在这种装置里,不同压力的两股流体相互混合,并发生能量交换,以形成一股居中压力的混合流体。混合流体分为气(蒸汽)相,液相,或者是气体(蒸汽)、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进入装置以前,压力较高的那种介质叫做工作介质。工作介质流叫做工作流体。工作流体以很高的速度从喷嘴出来,进入喷射器的接受室,并把在喷射器前的压力较低的介质带走。被带走的流体叫做引射流体。通常在喷射器里,最初是发生工作流体的势能或热能转变为动能。工作流体的动能,一部分传给引射流体。在沿喷射器流动的过程中,混合流体的速度渐渐均衡,于是混合流体的动能相反地转变为势能或热能。工作介质流体和引射介质流体进到混合室中,进行速度的均衡,通常还伴随压力的升高。流体从混合室出来进入扩散器,压力将继续升高。在扩散器出口处,混合流体的压力高于进入接受室时引射流体的压力。提高引射流体的压力而不直接消耗机械能,这是喷射器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性能。由于具有这种性质,在很多技术部门中,采用喷射器比采用机械的增压设备(压缩机、泵、鼓风机和引风机等),使有可能得到更为简单更为可靠的技术解决办法。除了本身结构特别简单以外,喷射器与各种设备连接的系统也很简单,制造也不复杂,在工程上得以广泛的应用。其中在动力工程
中,主要用于发电广,废气余热供暖装置,制冷,输送固体散粒状物体等。水力喷射器由器体、器盖、喷嘴、喷嘴座板、导向盘、扩压管及单向阀等部件组成,喷咀采用多喷嘴的结构形式,以便得到较大的水蒸气接触面积,有利于热交换的进行,获得较好的真空效果。由于对于喷射器喷嘴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状态的特殊要求,其需要设计成动配合,既保证同心度也便于拆卸。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设计的喷嘴1在末端上打二只螺钉孔2,在需要拆卸时,在螺钉孔中拧入螺钉,再在两螺钉之间连上铁丝,然后小心的用力拉出。由于喷射器使用中有腐蚀结垢,再加之喷嘴末端位置的局限性,靠这2个螺钉拆卸喷嘴,往往会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喷射器喷嘴。-->一种喷射器喷嘴,包括喷嘴,所述喷嘴末端外圆周上设有凹槽。优选地,所述凹槽呈环状分布于喷嘴末端外圆周上。本技术的取消了螺钉孔,改用凹环式,这样在需要拆卸喷嘴时,只要使用通用的螺丝刀一撬即可拆卸,彻底解决了喷嘴难以拆卸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喷射器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喷射器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参照图1,一种喷射器喷嘴,包括喷嘴1,所述喷嘴1末端外圆周上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呈环状分布于喷嘴1末端外圆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射器喷嘴,包括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末端外圆周上设有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器喷嘴,包括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末端外圆周上设有凹槽。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清郭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隆达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