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悬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90694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空气悬挂,该空气悬挂防止由于在车辆行驶期间施加到空气弹簧上的不必要的力或力矩(如转矩)造成空气弹簧的部件如气囊的损坏和/或故障。所述空气悬挂包括: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空气弹簧,其中罐和空气活塞通过气囊被密封地连接;上支架,该上支架将所述活塞杆和所述罐固定到车架上;第一轴承,该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上支架和所述活塞杆之间的连接部处;以及第二轴承,该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空气活塞和所述缸体之间的连接部处。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中的每一个轴承均是推力轴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减震器和空气弹簧的空气悬挂,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这 样空气悬挂,该空气悬挂包括改良的结构,以防止损坏空气弹簧的部件特别是气囊(air sleeve) ο
技术介绍
通常,悬架设置在车架和车轮之间,并且包括弹簧和减震器(即缓冲器)。将空 气弹簧用作弹簧的悬架被称作“空气悬挂”。空气悬挂包括用于将减震器和空气弹簧固 定至车架的上支架。减震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在管内具有充满了诸如油之类的工作流体的空 间。活塞阀设置在管中以与工作流体协同产生阻尼力。因为活塞阀与活塞杆相连接,所 以活塞阀通过缸体和活塞杆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与工作流体协同产生阻尼力。空气弹簧包括罐(canister)、空气活塞以及气囊。罐通过柔性材料制成的气囊密 封地接合至空气活塞。因此,空气活塞和罐可以彼此相对移动,并且对于空气活塞和罐 之间的相对运动,气囊通过空气弹簧中的压缩空气能够回弹地工作。通常,上支架将减 震器的活塞杆和空气弹簧的罐固定至车架侧。这里,空气弹簧的空气活塞被固定至减震 器的下部。通常,空气悬挂具有以下问题,即在车辆行驶期间由于施加于空气弹簧的上下 运动、扭转以及向上倾角(即锥旋角),空气弹簧的部件特别是气囊和/或气管非常容易 损坏。罐夹物模压一体式和罐/上支架分离式都存在该问题。在前一种情况下,例如当 驾驶五连杆双横臂式车辆时,主销轴的变化导致在空气弹簧中产生上下运动、扭转以及 锥旋角,从而在减震器衬套上形成裂缝并且损坏气囊。在后一种情况下,当驾驶五连杆 双横臂式车辆时,主销轴的变化导致在空气弹簧中产生上下运动、扭转以及锥旋角,从 而在上支架和罐之间产生了扭矩而损坏空气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改良的空 气悬挂,该空气悬挂防止在车辆行驶期间施加于空气弹簧的不必要的力或者力矩(如转 矩)造成该空气弹簧的部件如气囊的损坏和/或故障。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空气悬挂包括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缸体和活塞 杆;空气弹簧,其中罐和空气活塞通过气囊被密封地连接;上支架,该上支架将所述活 塞杆和所述罐固定至车架;第一轴承,该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上支架和所述活塞杆之间 的连接部处;以及第二轴承,该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空气活塞和所述缸体之间的连接部 处。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中的每一个轴承均可以是推力轴承。所述第一轴 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特别是采用所述推力轴承的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可以允许减震器侧的旋转运动抵消主销轴的旋转运动,从而防止所述气囊和/或气管的损坏和/或故障。所述空气悬挂还可以包括所述空气活塞和所述缸体之间的活塞导承。该活塞导 承可以由粘弹性材料例如聚氨酯制成,并且可以用来减小所述空气活塞和所述缸体之间 的锥旋角。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承在所述活塞杆和位于所述上支架侧的杆座之 间布置在所述活塞杆上。此外,所述第一轴承在其一端由所述活塞杆的台阶部支撑,而 在其另一端由紧固至所述活塞杆的紧固部支撑。在本文中,术语“紧固部”指待紧固至 所述活塞杆的部件,并且可以包括例如螺母。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外径扩大部的上表面和 所述空气活塞的内径扩大部的下表面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用于具有主销轴的五连杆双横臂式车辆的空气悬挂包 括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空气弹簧,该空气弹簧包括空气活塞;上支 架,该上支架将所述减震器和所述空气弹簧固定至车架;以及抵消装置,该抵消装置设 置在所述上支架和所述空气弹簧或者所述减震器之间以抵消所述主销轴的旋转运动。所述补偿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支架和所述活塞杆之间的连接部处的第一 推力轴承和/或设置在所述空气活塞和所述缸体之间的连接部处的第二推力轴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悬挂可以包括形成在所述空气活塞和所述缸体之 间以用于减小所述活塞和所述缸体之间的锥旋角的活塞导承。所述活塞导承由粘弹性材 料制成。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挂的侧剖视图;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B”部分的放大图;以及图4是图1的“C”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以示例的方式给出下 列实施方式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因此,应当理解,基于本专利技术,其 它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可以作出系统、过程或机械的改变而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保护 范围。同样地,应当注意到附图并不是精确地按比例绘制的,并且为了在附图中清楚地 显示而放大了一些尺寸诸如宽度、长度和厚度等。在全部的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的元件 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挂的侧剖视图,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 图,图3是图1的“B”部分的放大图,而图4是图1的“C”部分的放大图。参看图1,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悬挂1包括减震器10、安装在该减震器10上 的空气弹簧20以及用于将该减震器10和该空气弹簧20连接至车架(未示出)的上支架 30。减震器10在其下侧设有将空气悬挂与车轴或车轮侧相连接的托架60。减震器10包括缸体12和活塞杆14。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在缸体12中限定 出充满油的细长空间,并且连接至活塞杆14的活塞阀(未示出)可滑动地容纳在该空间 中。通过连接至车架侧的活塞杆14和连接至车轮侧的缸体12之间的相对运动,活塞阀 在缸体12内往复运动,从而与油协同产生一定的阻尼力。空气弹簧20包括罐22、气囊24以及空气活塞26。罐22包围活塞杆14的、在 缸体12外延伸的部分,并且空气活塞26包围缸体12的一部分。罐22和空气活塞26通 过气囊24彼此密封地连接,从而在空气弹簧20中形成充满压缩空气的气室。罐22连接 至空气管27,该空气管27还连接至空气弹簧20内的气室。上支架30安装在罐22上以将减震器10和空气弹簧20连接至车架侧。上支架 30可以包括安装架31、安装衬套32、密封衬套33以及杆座34。上支架30通过安装衬 套32连接至罐22。安装架31在其上部通过螺栓及类似件与车架相联接,并且在安装架31的中央具 有凹部,活塞杆14穿过该凹部,以便密封衬套33和由该密封衬套33支撑的杆座34放置 在该凹部中。显然,可以对上支架30作出各种更改,并且上支架30不局限于附图所示 的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推力轴承构成的第一轴承42设置在上支架30和活塞杆14 之间的连接部,并且由另一个推力轴承构成的第二轴承44设置在空气活塞26的下部和缸 体12之间的连接部。第一轴承42和第二轴承44中的每一个轴承均可以由推力球轴承构 成。另外,由粘弹性材料例如聚氨酯制成的活塞导承46设置在空气活塞26和缸体12之 间。对于施加到空气弹簧20的扭转,第一轴承42和第二轴承44运行以允许减震器 10和空气弹簧20之间的相对旋转,同时维持减震器10和空气弹簧20之间的现有的固定 结构。在驾驶五连杆双横臂式车辆期间,对于由主销轴的变化所引起的空气弹簧20的 扭转,第一轴承42和第二轴承44非常适于通过抵消主销轴的转矩而防止损坏气囊24和 /或气管27。图2是安装在上支架30和活塞杆14之间的第一轴承42的放大图,而图3 是安装在空气活塞26和缸体12之间的第二轴承44的放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悬挂,所述空气悬挂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空气弹簧,其中罐和空气活塞通过气囊被密封地连接;上支架,所述上支架将所述活塞杆和所述罐固定至车架;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上支架和所述活塞杆之间的连接部处;以及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空气活塞和所述缸体之间的连接部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炳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万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