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用气缸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8941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发动机的气缸头结构,涉及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用气缸头具有砂芯成形的气腔道,气腔道又称气道砂芯;气道砂芯包括进气道(1)、排气道(2)与燃烧室(5);且所述的进气道(1)通过进气门座圈(3)与燃烧室(5)相通,排气道(2)通过排气门座圈(4)与燃烧室(5)相通;所述进气道(1)的进口为圆形,与其对应的进气门座圈(3)的内圈为与进气道的进口形状相吻配的圆形;排气道(2)的进口为圆形、出口为近似半圆,排气道(2)的截面形状由圆形逐渐过渡到近似半圆;排气门座圈(4)的内圈为与排气道的进口形状相吻配的圆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发动机性能,并更好控制摩托车尾气的排放。(*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发动机的气缸头结构,主要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用气缸头。 
技术介绍
摩托车发动机用气缸头一般采用铝合金铸造工艺成形,其进排气道形状复杂,很难用机加方式加工成形,必须在气缸头整体铸造时采用砂芯成形。现有摩托车发动机用气缸头排气道出口都是圆形,而圆形的气缸头排气道出口不能很好的控制摩托车尾气的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用气缸头,使其能有效提高发动机性能,并更好控制摩托车尾气的排放。 本技术为完成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用气缸头,所述的气缸头具有砂芯成形的气腔道,所述的气腔道又称气道砂芯;所述的气道砂芯包括进气道、排气道与燃烧室;且所述的进气道通过进气门座圈与燃烧室相通,排气道通过排气门座圈与燃烧室相通;所述进气道的进口为圆形,与其对应的进气门座圈的内圈为与进气道的进口形状相吻配的圆形;排气道的进口为圆形、出口为近似半圆,排气道的截面形状由圆形逐渐过渡到近似半圆;排气门座圈的内圈为与排气道的进口形状相吻配的圆形。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用气缸头,能有效提高了发动机性能,并更好控制摩托车尾气的排放。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气道砂芯立体视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中:1、进气道,2、排气道,3、进气门座圈,4、排气门座圈,5、燃烧室。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用气缸头,所述的气缸头具有砂芯成形的气腔道,所述的气腔道又称气道砂芯;所述的气道砂芯包括进气道1、排气道2与燃烧室5;且所述的进气道1通过进气门座圈3与燃烧室5相通,排气道2通过排气门座圈4与燃烧室5相通;所述进气道1的进口为圆形,与其对应的进气门座圈3的内圈为与进气道的进口形状相吻配的圆形;进气门座圈3与进气道进口配合来保证燃烧室的密封,排气道2的进口为圆形、出口为近似半圆,排气道的截面形状由圆形逐渐过渡到近似半圆;排气门座圈4的内-->圈为与排气道的进口形状相吻配的圆形。排气门座圈4与排气道的进口配合来保证燃烧室的密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用气缸头,所述的气缸头具有砂芯成形的气腔道,所述的气腔道又称气道砂芯;所述的气道砂芯包括进气道(1)、排气道(2)与燃烧室(5);且所述的进气道(1)通过进气门座圈(3)与燃烧室(5)相通,排气道(2)通过排气门座圈(4)与燃烧室(5)相通;所述进气道(1)的进口为圆形,与其对应的进气门座圈(3)的内圈为与进气道的进口形状相吻配的圆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道(2)的进口为圆形、出口为近似半圆,排气道(2)的截面形状由圆形逐渐过渡到近似半圆;排气门座圈(4)的内圈为与排气道的进口形状相吻配的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用气缸头,所述的气缸头具有砂芯成形的气腔道,所述的气腔道又称气道砂芯;所述的气道砂芯包括进气道(1)、排气道(2)与燃烧室(5);且所述的进气道(1)通过进气门座圈(3)与燃烧室(5)相通,排气道(2)通过排气门座圈(4)与燃烧室(5)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新华涂传胜孙义浩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