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色素的制药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28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茶色素的药物新用途,即茶色素在制备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中的应用;茶色素在制备具有抑制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生长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茶色素在制备具有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色素的新药物用途,具体说就是茶色素在制备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指茶色素在制备能抑制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生长和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药物领域。茶色素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复合物,对于茶色素的具体结构式目前尚没有非常清除的表述,一般认为茶色素是由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是茶多酚类物质经氧化而后产生的一种混合物。CN1074618A报道了茶色素中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组成比例,本专利技术则是在该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入研究。关于红茶提取物及茶色素抗癌作用的研究于本世纪90年代已有很多报道。但是人们在红茶抗癌研究初期的实验材料,多以红茶水提取物、醇提取物或去咖啡碱提取物为主。而在绿茶研究中,其主要组分一儿茶素及其儿茶素单体间的抗癌作用研究已产生了很多有指导意义的成果,相比之下,作为茶色素的主要活性成分,茶色素中的氧化聚合产物一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的抗癌效应还极少见到报道,由于茶色素与绿茶多酚在化学结构不尽相同,茶多酚的抗癌作用并不意味着茶色素也具有相同的作用,特别是在作用机理方面的基础研究还有待于探索。近些年的研究还证实,绿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对多种癌细胞具有诱导其凋亡的作用,绿茶多酚可作为一种诱导剂阻止癌的发展。我们认为一种理想的、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作用的抗肿瘤药物,应具备以下特征(a)很小或不具有副作用,(b)抗多位点的高效性,(c)能达到有效的剂量水平,(d)口服的可靠性,(e)被认可的机理,(f)低成本,(g)有人类使用的历史,(h)一般人群可接受。作为一种天然安全的有效药物,茶色素在癌症治疗中的辅助作用已为我国很多临床研究所证实,然而其机理还有待深入研究,茶色素虽然其化学结构尚未阐明,但可以肯定,其结构与茶多酚已有很大差异,然而这些年有关茶色素的基础研究还十分少见。众所周知,癌症的种类繁多,包括了实体瘤和液体癌,目前尚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对所有的癌症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虽然有关茶色素在抗癌方面的作用报道很多,但是至今未见有关茶色素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报道,更没有关于其作用机理的记载。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通过实验研究证实茶色素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作用,从而提供了茶色素在制备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对茶色素治疗白血病的机理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在发现茶色素具有很强的抑制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生长的作用的情况下,提供了茶色素在制备抑制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对茶色素治疗白血病的机理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在发现茶色素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情况下,提供了茶色素在制备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对茶色素的作用机理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获得能够产生最佳作用的茶色素药物最小有效浓度。本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研究,观察了红茶提取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色素、茶多酚对体外培养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使用目前国际间广泛采用的快速筛选抗癌药物的噻唑蓝还原法(MTT法)。发现在5个样品的同一浓度(250μg/ml)中,茶色素显示了很强的抑制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生长的能力,其抑制作用超过红茶提取物、茶黄素、茶红素,并显示出剂量—效应关系。本专利技术人研究了茶色素及茶黄素、茶红素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使用DNA凝胶电泳,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试验。结果发现被250μg/ml茶色素作用24小时后的HL-60细胞出现典型的DNA片段和凋亡小体,凋亡率达42.91%。茶色素明显阻断HL-60细胞于G0-G1期,并伴随S期细胞减少,250μg/ml浓度的茶黄素、茶红素作用后,HL-60细胞DNA未见降解。这说明250μg/ml茶色素明显诱导HL-60细胞凋亡,对癌细胞的分化阻断效果主要发生在细胞分化早期阶段,即DNA合成前期,提示茶色素在肿瘤的预防及治疗中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说的茶色素是指从茶叶中提取得到色素类物质,主要有茶红素、茶黄素和茶褐素组成,关于茶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制备成药物的方法在中国专利CN1074618A中已有记载。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新用途就是基于上述的茶色素通过实验研究而发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说的茶色素按照常规的制剂工艺,可以制备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剂型,例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注射剂等。基于以上的实验研究,本专利技术的茶色素按照常规的制剂工艺,可以制备成任何一种适合于临床上使用的具有治疗白血病作用、特别是能抑制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生长和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的药物剂型,例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注射剂等。本专利技术人在实验研究中还发现,茶色素对HL-6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在浓度达到250μg/ml时,其抑制率出现一个明显的陡形曲线,抑制率从125μg/ml浓度时的17.8%上升到61.4%,250μg/ml浓度值之后的抑制率曲线呈平台状。这说明茶色素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最佳药物有效浓度至少为250μg/ml,优选浓度范围为250-1000μg/ml,更优选为250-500μg/ml。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充分地证实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茶色素的药物新用途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实验例1茶色素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长的影响本实验通过茶色素的各个组分及红茶提取物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影响的观察,来评价其对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材料与方法材料 红茶提取物白专利技术人在实验室提取。方法为粉碎后的3g红茶在125ml(100℃)蒸馏水中浸提10分钟,得滤液,分光光度法测得含茶黄素0.25%,茶红素4.45%,茶褐素9.21%。茶黄素、茶红素、茶色素由江西绿色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茶色素经分光光度法分析,含茶黄素0.81%,茶红素14.12%,茶褐素85.07%。茶多酚由湖南医科大学茶与健康研究室提取,HPLC分析含五个主要儿茶素化合物,即EGCG、EGC、ECG、EC、GC。HL-60细胞,白湖南医科大学血液生理研究室提供。接种于含15%小牛血清(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出品,经过56℃,30min灭活),100U·ml-1青霉素及100μg·ml-1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液,在37℃含5%CO2的培养箱内培养传代;4℃1000r/min离心5-10min收集。方法 MTT还原反应测定肿瘤细胞存活率参照文献(M osmann T.,Rapid Colorimetric assay for cellular growth and survivalapplication toproliferation and cytotoxicity assays.J.of Immunological Methods.1983,65,55-63.)将对数生长期细胞稀释成1×105cells·ml-1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孔0.2ml,接种同时加不同浓度药物处理,每个浓度平行4孔,对照组加等体积培养液,置37℃5%CO2培养箱培养,48小时后取出96孔培养板,每孔加入新配制的1mg·ml-1MTT50μl,混匀,置37℃,5%CO2培养箱内继续培养4h,再离心,弃上清液后每孔加200μl DM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茶色素在制备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进赵燕刘箭卫孙刘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绿色工业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