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结构改进的上密封部分的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6105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文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其通过将具有阴极/分隔板/阳极结构 的电极组件安装到袋形电池壳内并且将该电极组件热焊接到电池壳上 来制造,其中一对绝缘膜在接触袋形电池壳的上热焊接部分(上密封 部分)的区域处,附接到与电极组件的电极头电连接的每一电极导片 的相对的主表面上,绝缘膜(a,b)中的一个绝缘膜,即绝缘膜(a), 延伸而使得绝缘膜(a)的下端支撑电极头与电极导片联接之处的联接 区域,并且绝缘膜(a,b)之间的交叠长度(L)等于或略大于上密封 部分的高度(H)。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的效果是:当外力(例如小 振动或跌落)施加到二次电池时防止由于电极组件运动而使电极导片 断裂,以及优选容易地弯曲电极导片以使得PCM安装在二次电池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一结构上加以改进的上密封部分的袋形二次电池,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这样的二次电池其通过将具有阴极/ 分隔板/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安装到袋形电池壳内并且将该电极组件 热焊接到电池壳上来制造,其中一对绝缘膜在接触袋形电池壳的上热 焊接部分(上密封部分)的区域处,附接到与电极组件的电极头电连 接的每一电极导片的相对的主表面上,绝缘膜a和b中的一个绝缘膜, 即绝缘膜a,延伸而使得绝缘膜a的下端支撑电极头与电极导片相联 接之处的联接区域,并且绝缘膜a和b之间的交叠长度L等于或略大 于上密封部分的高度H。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装置的日益发展以及这些移动装置的需求的增加,二次 电池作为移动装置的能量来源其需求也急剧增加。因此,已经对满足 各种需要的电池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于薄到足以应用于诸如移动电话的产品中的棱形二次电池或袋 形二次电池,在电池形状方面要求非常高。对于诸如锂离子电池和锂 离子聚合物电池的二次电池,在电池材料方面要求非常高,要求具有 高能量密度、高放电电压和高输出稳定性。图l是一个分解视图,典型地示出了常规代表性袋形二次电池的 整体结构。参照图1,袋形二次电池10包括电极组件30、从电极组件30 伸出的多个电极头40和50、分别焊接到电极头40和50的电极导片 60和70以及用于容纳电极组件30的电池壳20。电极组件30是发电元件,包括依次堆叠的阴极和阳极,同时分隔 板相应布置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具体地,电极组件30构造为如下结构, 在该结构中电极导片60和70例如通过焊接电连接至自阴极和阳极各 自伸出的电极头40和50。电极组件30安装在电池壳20内,同时电极导片60和70局部暴露于电池壳20外部。绝缘膜80局部附接到电 极导片60和7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用于提高电池壳20与电极导片 60和70之间的可密封性并同时用于确保电池壳20与电极导片60和 70之间的电绝缘。图2是放大的截面视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的电池壳的 上端,其中在二次电池组装之后,阴极头彼此联接而处于聚集状态并 且连接至阴极导片。为了便于说明,在图2只示出阴极导片。阴极导 片的结构与阳极导片的结构一致。参照图2,从电极组件30的阴极集电器(未示出)伸出的多个阴 极头40例如通过焊接彼此联接,并且连接到阴极导片60的一端。阴 极导片60连同绝缘膜80 —起热焊接到电池壳20的上密封部分21, 同时阴极导片60的与阴极头40相对的另一端61暴露于电池壳20外 部。附接到阴极导片60的两个绝缘膜80在阴极导片60的相对的主表 面处彼此交叠,同时各绝缘膜80具有相同的长度。因此,绝缘膜80 的上端81和下端82在结构上彼此吻合。通常,厚度大约为80-lOOpm 的PP或PE用作绝缘膜。当进行热焊接处理时,绝缘膜在电池壳20的 上密封部分21处一体固定到电池壳20。当电极组件30 (见图1)在电池壳内由于各种原因(例如对电池 施加小振动或者电池跌落)频繁移动时,所迷多个电极头40附接于其 处的位于阴极导片60下端处的与电极头40的前端相对应的区域A会 断裂。具体地,电极导片60的附接绝缘膜80之处的区域被保护免受 外力,而应力集中在阴极导片60的区域A上,该区域A由于外力而频 繁变形。此外,绝缘层80从电池壳20的上密封部分21向外局部突出,各 绝缘膜80以对称的方式在突出区域B处附接到阴极导片60的相对的 主表面。因而,当将电池壳20的上密封部分21弯曲以减小二次电池 10 (见图1)的总长度或者安装诸如保护电路模块(未示出)的构件 时,由于绝缘膜80附接到阴极导片60的相对的主表面,因而难以将 阴极导片60的区域B弯曲。在这方面,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 2003-257387公开了一种构造为 如下结构的二次电池,在该结构中具有阴极/分隔板/阳极布置的电极组件安装在电池壳内,从电极组件突出的多个电极头连接到电极导片, 附接到每一电极导片的相对的主表面的至少一个绝缘膜延伸到电极头 被弯曲之处的弯曲区域,以防止电极头与电极组件的各电极之间发生短路。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布NO. 1999-260414公开了一种构造为如 下结构的二次电池,在该结构中在从电池壳向外突出的电极集电器的 表面处形成可热焊接的聚合物膜,并且该聚合物膜热焊接到电池壳, 该电池壳的内表面由可热焊接的聚合物膜制成,从而提高电池壳的可 密封性。但是,上述技术并没有提出一种结构来防止电极导片在绝缘膜下 交界面处断裂,或者来解决电极导片在绝缘膜的上突出区域处弯曲的 困难。因此,急需如下技术,该技术能够改进可被热焊接到电池壳的上 密封部分的绝缘膜的结构,由此防止在外力(例如小振动或跌落)施 加到电池时由于电极组件运动而使电极导片断裂,以及优选地,易于 弯曲电极导片以使PCM安装到电池上。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其它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能够防止当 外力(例如小振动或跌落)施加到该二次电池时由于电极组件运动而 使电极导片断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能够容易地弯曲电极 导片以使得保护电路模块(PCM)安装到二次电池。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通过提供一种如下的二次电池可以实现 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该二次电池通过将具有阴极/分隔板/阳极结构 的电极组件安装到袋形电池壳内并且将该电极组件热焊接到电池壳上 来制造,其中一对绝缘膜在接触袋形电池壳的上热烊接部分(上密封 部分)的区域处,附接到与电极组件的电极头电连接的每一电极导片 的相对的主表面,绝缘膜a和b中的一个绝缘膜,即绝缘膜a,延伸而使得绝缘膜a的下端支撑在电极头与电极导片联接之处的联接区 域,并且绝缘膜a和b之间的交叠长度L等于或略大于上密封部分的 高度H。因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中,绝缘膜a和b中的一个,即 绝缘膜a,朝向电池壳中的电极头延伸,以支撑在电极头与电极导片 联接之处的联接区域,由此防止当应力由于电极组件频繁移动而被集 中时电极导片的断裂。而且,在电极组件外部的在绝缘膜a和b之间 的交叠长度被最小化,由此可以容易地将电极导片弯曲,以使得保护 电路模块(PCM)安装到电极导片。并不具体限制电极组件,只要电极组件被构造为其中多个电极头 彼此连接以构成阴极和阳极的结构。优选地,电极组件构造为堆叠型 结构或堆叠/折叠型结构。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在本申请所属的领域 中众所周知,因此将不给出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的详细描述。电池壳构造为由包括金属层和树脂层的层压片制成的袋形结构, 该层压片特别为铝层压片。所述电池壳优选地应用于袋形电池。绝缘膜a和b之间的交叠长度L可以根据电池壳的上密封部分的 高度H变化。电池壳的上密封部分的高度H可以根据电池的形状变化。 因此,绝缘膜a和b之间的交叠长度L和电池壳的上密封部分的高度 H不被具体限制。优选地,所述密封部分形成为在电池壳的上端处具 有2-2.5匪的高度。因此,绝缘膜之间的交叠长度可以是2-2. 5mm, 或者大于上密封部分的高度。在此,在电池壳的上密封部分处可以完 全地或部分地实施用于密封电池壳的热焊接处理。因此,上密封部分 并无必要是必须进行热焊接处理之处的区域。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其通过将具有阴极/分隔板/阳极结构的电极组件安装到袋形电池壳内并且将该电极组件热焊接到所述电池壳来制造,其中 一对绝缘膜在接触所述袋形电池壳的上热焊接部分(上密封部分)的区域处,附接到与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极头电连接的每个电极导片的相对的主表面,绝缘膜(a,b)中的一个绝缘膜(a)延伸而使得绝缘膜(a)的下端支撑所述电极头与电极导片联接之处的联接区域,并且绝缘膜(a,b)之间的交叠长度(L)等于或略大于所述上密封部分的高度(H)。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镕崔棅珍李香穆安昶範张俊桓黄允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