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血脂的辅酶A口服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634612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辅酶A口服制剂、制备方法及在治疗高血脂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辅酶A口服制剂是由辅酶A、抗氧剂、酸性缓冲剂或酸化剂及药用辅料所组成的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或微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辅酶A口服途径给药易失活的难题,使辅酶A口服治疗各类疾病成为可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辅酶A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新用途,疗效显著,较同类降血脂药更具安全、无毒、价廉、剂量小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病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辅酶A口服制剂及制备方法。辅酶A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活性物质,由泛酸、腺嘌呤、核糖、半胱胺和磷酸组成。它是体内乙酰化反应的辅酶,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三羧酸循环的进行、肝糖原的积存、乙酰胆碱的合成、胆固醇量的降低及血浆脂肪含量的调节、甾体物质的合成等,均和其有密切的关系。对某些病人的厌食、乏力等症状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在临床上为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药物,常用于治疗动脉硬化、慢性动脉炎、心肌梗塞、心肌炎、各种肝病、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肾机能不全所引起的急性无尿、肾病综合症、尿毒症、初生儿缺氧、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辅酶A在肠道中易受磷酸酯酶作用脱磷酸基后失活,多年来辅酶A只能由注射途径给药,既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和麻烦,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从而限制了辅酶A的广泛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辅酶A制剂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供口服吸收的、疗效稳定的辅酶A制剂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辅酶A口服制剂是由活性成份辅酶A0.04~9.99%,抗氧剂0.4~99.55%,酸性缓冲剂或酸化剂0.4~99.55%及药用辅料0~98.99%组成的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及微囊等。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辅酶A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是将1份辅酶A加入到20~800倍无盐水中,加入0~20倍的抗氧剂,1~20倍酸性缓冲剂或酸化剂,0~40倍增量剂,溶解后冻干,作为制备制剂的原料冻干粉。分别以冻干粉中辅酶A量计,在冻干粉中加入1~2489倍抗氧剂,0~2489倍酸性缓冲剂或酸化剂混匀后,按常规方法与药用辅料制成辅酶A口服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或微囊等。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常规方法制得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或微囊将含辅酶A为1份的上述制剂原料冻干粉,加入1~2489倍抗氧剂,0~2489倍酸性缓冲剂或酸化剂及适量粘合剂、崩解剂、增量剂混合均匀,加适量淀粉浆制粒,压片、干燥后即得每片含辅酶A10~500李普曼单位的片剂。将含辅酶A为1份的上述制剂原料冻干粉,加入1~2489倍抗氧剂,0~2489倍酸性缓冲剂或酸化剂及适量粘合剂、崩解剂、增量剂混合均匀,按不同剂量包装,即制得散剂;加适量淀粉浆制粒、干燥后,按不同剂量无菌包装即制得每包含辅酶A10~500李普曼单位的颗粒剂;或将干燥后的颗粒充填入空胶壳中,即制得每粒含辅酶A10~500李普曼单位的胶囊。将含辅酶A为1份的上述制剂原料冻干粉,加入1~2489倍抗氧剂、0~2489倍酸性缓冲剂或酸化剂粉碎混和后加入EC异丙醇溶液中,喷雾干燥即得辅酶A的EC微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氧剂可以是维生素C、硫脲、谷胱甘肽、丙氨酸、半胱氨酸等可用于医药用途的抗氧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酸性缓冲剂可以是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等可用于医药用途的酸性缓冲剂;所述的酸化剂可以是柠檬酸、门冬氨酸、谷氨酸、叶酸、枸橼酸等可用于医药用途的酸化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用辅料为常用的粘合剂如淀粉、羟丙基淀粉、改良淀粉、预胶化淀粉、糊精、糖粉、微晶纤维素、明胶浆、PVP胶浆;崩解剂如羧甲基淀粉钠、淀粉、微晶纤维素;润滑剂如改良淀粉、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氢氧化铝;增量剂如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无机化合物、有机盐类及己糖酸类或戊糖醇。本专利技术的辅酶A口服制剂用于临床剂量为每日服用含辅酶A10~500李普曼单位。纯辅酶A每毫克为413李普曼单位,药用辅酶A每毫克约为250李普曼单位,即每100李普曼单位辅酶A约为0.4mg。存在于肠道中的磷酸酯酶在通常条件下能较快将肠道中辅酶A上的3位磷酸基脱下,从而使辅酶A失活。磷酸酯酶作用的最适宜PH是9.8。氧化型辅酶A较还原型的辅酶A更易失活。本专利技术根据辅酶A在肠道失活的酶反应过程,从制剂配方入手,在制剂中加入抗氧剂以使辅酶A保持还原态;加入酸性缓冲剂或酸化剂以使辅酶A口服后在肠道形成一个偏酸性的微环境,在此条件下,暂时抑制磷酸酯酶对辅酶A的降解作用,辅酶A就可以在失活前被吸收,从而可以发挥与注射剂相似的生物效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辅酶A口服制剂与辅酶A注射剂进行血小板减少症的药效试验1、对动物外周血小板的作用对象取实验用狗10只,各取5只分别给予口服及注射辅酶A,定期取血测定外周血之血小板,观察其用药前后的变化规律。辅酶A剂量口服组,每次100单位,每日二次。注射组每次35单位,每日二次。结果应用个别对比性试验对实验动物狗在给予辅酶A前后的血小板量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1。认为外源性辅酶A无论注射或口服给药在短期内均能增加正常试验动物狗的血小板。注射组第八天平均增加17.08万/立方毫米(P<0.01);口服组第六天平均增加13.3万/立方毫米(P<0.05),其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从而证明口服辅酶A可经胃肠道吸收,发挥与注射相似的生物效应。表一辅酶A对实验动物狗的血小板的作用(单位万/立方毫米)< 2、对由化学品引起的人体血小板减少的作用对象选择由化学品引起的血小板计数<8万/立方毫米者为对象,其中单纯性血小板减少症15例,男10女5,年龄29-56岁。血小板与白细胞同时减少者15例,男6女9,年龄31-66岁。辅酶A口服剂量每次一片,每片35单位,每日空腹用药三次。用药一月为一疗程。检查用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用药期间停服其它药物,不脱离原工作岗位及改变工作性质与环境。结果应用个别对比试验比较单纯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与白细胞同时减少的病员各15例,服用辅酶A口服片一月后比较用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见表二)表明辅酶A片对由化学品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无论是单纯性血小板减少还是血小板与白细胞同时减少均有明显增加的作用,经统计处理认为具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1),单纯性血小板减少,用药后平均增加2.69万/立方毫米。血小板增加超过2.0万/立方毫米以上者,占86.6%。白细胞与血小板同时减少者用药后平均增加2.42万/立方毫米。血小板增加超过2.0万/立方毫米以上者占66.6%。所有病例用药期间未见任何毒副作用,大多数病例服药后自觉精神好,食欲增加。表二辅酶A对化学品引起人体血小板减少的作用(单位万/立方毫米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辅酶A口服制剂与注射剂两种不同途径给药,所产生的生物效应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故认为口服辅酶A可被胃肠道吸收并在肌体中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公开辅酶A在降血脂方面的新用途。众所周知,高血压、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诱因。高血脂症中的胆固醇除菸酸、肌醇等常用药物外由于洛伐斯汀(Lovostatin)等能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也颇见成效,但对甘油三酯尚缺乏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供选用。WHO推荐的安妥明类及其衍生物虽则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之浓度,但因对肝肾等主要脏器有不良影响,尤其不适用于老年高甘油三酯患者,临床使用总受一定限制。且现有的降脂药物价格都较高,由于需要长期服用,患者在经济上的负担就较重。辅酶A可改善IIb及IV型高脂血症患者的脂质代谢,在脂食后可迅速使其脂蛋白电泳谱趋于正常,而对正常人则无此种效应。因此推理这两型高脂血症可能与辅酶A供应不足有关,而辅酶A是广泛存在于一切生活细胞中参与乙酰化反应的一种辅酶,其在生物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酶A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由0.04~9.99%辅酶A,0.4~99.55%抗氧剂,0.4~99.55%酸性缓冲剂或酸化剂及0~98.99%药用辅料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赓夫费桂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本草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任赓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