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2361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体组合结构,主要包括:一前车体,该前车体上设有连接套管,中间设有连接支架与固定座;一操控杆,该操控杆穿设固定座中活动,其上套设一弹簧;一后车体,该后车体上设有连接座,其底端设挡片以防止连接套管脱离;一弧形板,该弧形板固设于连接座上防止连接套管置入后上移;一连接管,该连接管固设于连接座之间,其上开设定位孔与操控杆相结合定位;藉由将前车体之连接套管置入后车体之连接座中定位,再将操控杆插入定位孔中卡合定位,如此便可将车体快速组装结合,从而达到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之实用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体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体组合结构,尤指一种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之车体组合结 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车体大都是前后一体连接成型,此种方式组合的车体不便于更换维修, 另外一种虽是采用分离式的组合方式,但是一般都需要使用螺丝等零部件,使得组装过 程过于繁琐与麻烦,因此,如何解决习之车体组合方式之缺陷,即时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车体组合结构,将前车体之连 接套管置入后车体之连接座中定位,再将操控杆插入定位孔中卡合定位,达到快速组装 车体之实用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体组合结构,包括一前车体,该前车体上设有连接套管,中间以连接支 架固定连接,于一侧设固定座;一操控杆,该操控杆穿设固定座中与连接管之定位孔结 合定位,于上端套设操控杆头与弹簧;一后车体,该后车体上设有连接座,其底端设挡 片以防止连接套管脱离;一弧形板,该弧形板固设于连接座上防止连接套管置入后上 移;一连接管,该连接管固设于连接座之间,其上开设定位孔与操控杆相结合定位;一 车轮,该车轮连接于后车体两侧活动。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藉由先扳动后车体使其在车轮作用下令 连接座下降,再将前车体之连接套管下端置入连接座中并由挡片防止其脱离,再将上端 置入弧形板中从而使连接套管上下端卡合定位,最后将操控杆底端插入连接管之定位孔 中卡合定位;拆解时,先用手握住操控杆头使操控杆在弹簧作用下往上拉出定位孔,再 将前车体之连接套管从后车体之连接座中扳出,如此便可将车体快速组装与拆解,从而 达到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之实用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侧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之操控杆与连接管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之另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所设一种车体组合结构,主要包括3一前车体1,该前车体1上设有连接套管11,中间以连接支架12固定连接,于 一侧设固定座121 ;一操控杆13,该操控杆13穿设固定座121中与连接管22之定位孔221结合定 位,于上端套设操控杆头131与弹簧14 ;一后车体2,该后车体2上设有连接座21与前车体1之连接套管11组合定位, 于底端设防止连接套管11脱离的挡片211 ;一弧形板212,该弧形板212固设于连接座21上防止连接套管11置入后上移;一连接管22,该连接管22固设于连接座21之间,其上开设定位孔221与操控杆 13相结合定位;一车轮23,该车轮23连接于后车体2两侧活动;藉由先扳动后车体2使其在车轮23作用下令连接座21下降,再将前车体1之连 接套管11下端置入连接座21中并由挡片211防止其脱离,再将上端置入弧形板212中从 而使连接套管11上下端卡合定位,最后将操控杆13底端插入连接管22之定位孔221中 卡合定位;拆解时,先用手握住操控杆头131使操控杆13在弹簧14作用下往上拉出定位 孔221,再将前车体1之连接套管11从后车体2之连接座21中扳出,如此便可将车体快 速组装结合,从而达到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之实用目的。上述之具体实施例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对于熟悉 此类技艺之人士而言,根据上述说明,可能对该具体实施例作部分变更及修改,其本质 未脱离出本技术之精神范畴者,皆应包含在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中,宜先陈明。权利要求1. 一种车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前车体,该前车体上设有连接套管,中间以连接支架固定连接,于一侧设固定座;一操控杆,该操控杆穿设固定座中与连接管之定位孔结合定位,于上端套设操控杆 头与弹簧;一后车体,该后车体上设有连接座,其底端设挡片以防止连接套管脱离; 一弧形板,该弧形板固设于连接座上防止连接套管置入后上移; 一连接管,该连接管固设于连接座之间,其上开设定位孔与操控杆相结合定位; 一车轮,该车轮连接于后车体两侧活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车体组合结构,主要包括一前车体,该前车体上设有连接套管,中间设有连接支架与固定座;一操控杆,该操控杆穿设固定座中活动,其上套设一弹簧;一后车体,该后车体上设有连接座,其底端设挡片以防止连接套管脱离;一弧形板,该弧形板固设于连接座上防止连接套管置入后上移;一连接管,该连接管固设于连接座之间,其上开设定位孔与操控杆相结合定位;藉由将前车体之连接套管置入后车体之连接座中定位,再将操控杆插入定位孔中卡合定位,如此便可将车体快速组装结合,从而达到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之实用目的。文档编号B62D21/18GK201800779SQ201020246859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罗建宏 申请人:上海建迪电动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体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前车体,该前车体上设有连接套管,中间以连接支架固定连接,于一侧设固定座;一操控杆,该操控杆穿设固定座中与连接管之定位孔结合定位,于上端套设操控杆头与弹簧;一后车体,该后车体上设有连接座,其底端设挡片以防止连接套管脱离;一弧形板,该弧形板固设于连接座上防止连接套管置入后上移;一连接管,该连接管固设于连接座之间,其上开设定位孔与操控杆相结合定位;一车轮,该车轮连接于后车体两侧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迪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