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铝合金铸造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8789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铸造轮毂,包括轮辋、轮辐,所述铸造轮辋的外表面周边上有均布的凹槽,所述凹槽上端槽宽度S1小于下端槽宽度S2,上端槽深度H1大于下端槽深度H2。凹槽与周边的轮辐、轮辋间的壁厚不小于10~8毫米,因在铸造轮辋的表面上设置有均布的凹槽,使铸件壁厚更匀称,避免铸件产生热节和缩孔,既提高了铸件的成品率,还减轻了铸件的重量,机械性能强度不会降低,又提高了铸件的质量,并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此结构的轮毂适宜所有用铸造方法生产的轮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毂,特别是一种用铸造方法生产的轻量化铝合金铸造 轮毂。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铝合金车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低压铸造铝合金轮 毂的密度相对较高,并抗变形和抗冲击力较强,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适宜批量生产,因 此用低压铸造方法生产铝合金轮毂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根据铸造工艺特点,产品需用模具制作,为便于脱模这时模具又需有拔模斜度,即 要用增加壁厚的方法来解决脱模问题,另外模具由上、下模及侧模构成,因此在三模的交界 处就会形成较厚的热节,增加了铸件的厚度和不均勻性,因此也无法满足壁厚勻称的要求, 为此有关解决铸造轮毂壁厚均勻性差的专利应运而生。专利申请号200810029293. 0“铝合金轮辋的低压铸造模具结构”,采用增加浇口的 办法来避免在热节处产生缩孔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铸造质量。专利号200920088286. 8"汽车轮毂铸件”,能提高机械性能和承载能力,减轻重量,避 免铸造热节点的出现,提高铸件的成品率,但其结构较复杂,较适宜在载重汽车上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量化铝合金铸造轮毂,能使轮毂 铸件的壁厚均勻,避免铸造热节点的产生,还可减轻重量,提高铸件的成品率。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轻量化铝合金铸造轮毂,包括轮 辋、轮辐,所述铸造轮辋的外表面周边上有均布的凹槽。所述凹槽上端槽宽度Sl小于下端槽宽度S2,上端槽深度Hl大于下端槽深度H2, 凹槽与周边的轮辐3、轮辋1间的壁厚不小于10 8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因在轮辋的表面上设置有均布的凹槽, 使铸件壁厚更勻称,避免铸件产生热节和缩孔,既提高了铸件的成品率,还减轻了铸件的 重量,又提高了铸件的质量,并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此结构的轮毂适宜所有用铸造方法 生产的轮毂。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俯视图(图1的A-A局部视图)。图3、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的B-B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铸造轮毂,根据车辆的载重量、大小来设计决定轮辐的条数、大小和宽狭,若轮辐 的宽度很宽,它的根部与轮辋结合处的壁厚就很厚,增加了铸件的厚度和不均勻性,因此就 会形成较大的热节并产生缩孔现象,还会影响铸件的质量。根据强度设计,轮毂有均布的5条轮辐,如图2所示,此时每条轮辐3的根部与轮 辋1交结连接处,会形成很厚的铸造壁就会产生热节,当轮毂在铸造成型时,铸造模在相应 部位要设计凸起结构,铸件轮辐、凹槽从模具中取出要有拔模斜度,根据铸造铝合金轮毂脱 模角的存在而形成,因此在轮辋1表面上会形成上、下深度、宽度都不一样的梯形凹槽,凹 槽2上端槽宽度Sl小于下端槽宽度S2,上端槽深度Hl大于下端槽深度H2,并使每个凹槽 2正对每条轮辐3的根部,即轮辋1和轮辐3的交接处,共有5个完全相同的凹槽2。轮辋1与轮辐3间,尤其拐弯连接过渡处都采用铸造圆弧光滑过渡连接,并且凹槽 2的内壁光滑不需再作加工处理,仅在凹槽的外表面随轮毂一起车加工或作其它的表面处 理。根据需要轮辐可制作成各种不同大小、条数、形状,随着轮辐形状的改变,轮辋的 凹槽形状、大小也作相对应的变化,但凹槽2处,即凹槽与周边的轮辐3、轮辋1间的壁厚不 小于10 8毫米,由轮毂的具体形状决定。此铸造轮毂与常规使用无凹槽的轮毂一样,可以方便装入轮胎并充气,轮毂机械 性能强度不会降低,也与无凹槽轮毂一样可以通过各种性能测试,但增加凹槽一方面可以 起到轮毂轻量化的效果,一方面在生产时候可以避免铸造热节导致报废,这2个优点是常 规轮毂所不具有的。权利要求一种轻量化铝合金铸造轮毂,包括轮辋、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轮辋(1)的外表面周边上有均布的凹槽(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铝合金铸造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上端槽 宽度(Si)小于下端槽宽度(S2),上端槽深度(Hl)大于下端槽深度(H2),凹槽与周边的轮 辐⑶、轮辋(1)间的壁厚不小于10 8毫米。专利摘要一种轻量化铝合金铸造轮毂,包括轮辋、轮辐,所述铸造轮辋的外表面周边上有均布的凹槽,所述凹槽上端槽宽度S1小于下端槽宽度S2,上端槽深度H1大于下端槽深度H2。凹槽与周边的轮辐、轮辋间的壁厚不小于10~8毫米,因在铸造轮辋的表面上设置有均布的凹槽,使铸件壁厚更匀称,避免铸件产生热节和缩孔,既提高了铸件的成品率,还减轻了铸件的重量,机械性能强度不会降低,又提高了铸件的质量,并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此结构的轮毂适宜所有用铸造方法生产的轮毂。文档编号B60B27/00GK201761294SQ201020235110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尤飞君 申请人:宝德轮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铸造轮毂,包括轮辋、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轮辋(1)的外表面周边上有均布的凹槽(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飞君
申请(专利权)人:宝德轮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