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杂环杀菌剂及其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71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详细研究了噻酰胺和甲噻酰胺的杀菌谱以及初步的杀菌作用部位;提供了噻酰胺和甲噻酰胺杀菌剂单剂的加工方法及其与常规杀菌剂和杀虫剂复配制剂的加工方法;提供了噻酰胺和甲噻酰胺杀菌剂单剂及其与常规杀菌剂和杀虫剂复配制剂的药效评价和比较。研究发现,噻酰胺和甲噻酰胺的杀菌谱较甲霜灵广,防治效果优于甲霜灵,其杀菌作用的初步作用位点是抑制刨子囊萌发。噻酰胺和甲噻酰胺与常规杀菌剂复配使用田间防治效果好。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噻酰胺和甲噻酰胺的杀菌活性及其于杀菌剂和杀虫剂组合物的杀菌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涉及含1,2-二唑的杂环化合物用做杀菌剂,具体涉及[1,2,3]噻二唑衍生物用做杀菌剂及其与其他杀菌剂组合用做杀菌剂。
技术介绍
杂环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噻二唑衍生物在农业、工业和医药领域都得到了重要应用,棉花脱叶剂----脱叶灵(N-苯基-N’-1,2,3-噻二唑-5-脲,TDZ)、植物激活剂----活化酯(苯并[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甲酯,BTH)、稻田杀菌剂----噻酰菌胺(3’-氯-4,4’-二甲基-1,2,3-噻二唑-5-甲酰苯胺,TDL)等都是已经商品化的品种,它们是[1,2,3]噻二唑的衍生物,是唯一能够通过热解和光解很容易产生N2的噻二唑异构体,该类药剂环境友好,我们在前期专利中报道了4-甲基-N-(噻唑-2-基)-1,2,3-噻二唑-5-甲酰胺(以下简称噻酰胺)和4-甲基-N-(5’-甲基噻唑-2-基)-1,2,3-噻二唑-5-甲酰胺(以下简称甲噻酰胺)具有广谱的农用杀菌活性(范志金等,新型[1,2,3]噻二唑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专利技术专利,受理日期2006年2月20日,申请号200610013185.5);病、葡萄霜霉病、莴苣霜霉病、黄瓜霜霉病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病害的防效很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883和20672062)和“973”计划(2003CB114402)以及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新型抗植物病毒药剂作用机制的研究)的资助下,为了进一步掌握该类药剂的作用特点和使用范围,我们对其杀菌谱和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系统的生物活性评价,并对新药剂与其他常规杀菌剂混用的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型杀菌剂噻酰胺和甲噻酰胺单剂的剂型加工方法以及以噻酰胺和甲噻酰胺为主体与其他杀菌剂复配的剂型加工方法,以及上述制剂应用于田间作物,使其发挥各自杀菌效果和延缓抗药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噻酰胺和甲噻酰胺单剂剂型及其与常规杀菌剂的复配制剂,评价单剂和复配制剂的防治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噻酰胺和甲噻酰胺与常规助剂加工出单剂及其与常规杀菌剂的复配制剂,利用规范化的生物活性测定和评价方法确定药剂的杀菌谱和复配制剂的药效。A.噻酰胺和甲噻酰胺的杀菌谱平皿实验发现,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噻酰胺和甲噻酰胺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2个药剂对卵菌纲的绵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疫霉属、指梗霉属、单轴霉属、假霜霉属、霜霉属等二十余个属产生的病害,如稻苗绵腐病、番茄根腐病、马铃薯晚疫病、烟草黑胫病、谷子白粉病、葡萄霜霉病、莴苣霜霉病、黄瓜霜霉病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病害的防效很好,其中噻酰胺的杀菌谱和生物活性与甲霜灵相当,甲噻酰胺的杀菌谱和生物活性高于甲霜灵。B.噻酰胺和甲噻酰胺对真菌孢子囊萌发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孢子萌发实验发现,甲噻酰胺在5μg/mL时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抑制程度明显优于甲霜灵100μg/mL,1μg/mL甲噻酰胺与100μg/mL甲霜灵抑制率相当。噻酰胺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抑制程度与甲霜灵相当。C.噻酰胺和甲噻酰胺的防治效果活体小株法实验发现,甲噻酰胺在100μg/mL浓度下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甲霜灵,和烯酰吗啉150μg/mL防治效果相当。说明甲噻酰胺防治假霜霉属病害效果相当显著。噻酰胺对黄瓜霜霉病的效果与甲霜灵相当。田间小区实验发现,甲噻酰胺在500μg/mL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达到90.4%,优于代森锰锌2000μg/mL浓度下的防效。D.噻酰胺和甲噻酰胺单剂的加工和防治效果噻酰胺和甲噻酰胺单剂的制剂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和胶悬剂及微乳剂,各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浓度的甲霜灵和烯酰吗啉。E.噻酰胺和甲噻酰胺复配制剂的加工和防治效果噻酰胺和甲噻酰胺单剂的制剂有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和胶悬剂,可以与噻酰胺和甲噻酰胺混合使用的杀菌剂有霜脲氰、福美双、福美锌、代森锰锌、乙磷铝、甲基硫菌灵、百菌清、敌可松、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克菌丹、乙霉威、酯菌脲、氟酰胺、苯菌灵、环唑醇、磺菌威、苯锈啶、恶酰胺、三唑酮、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精甲霜灵、苯霜灵、土菌消、烯酰吗啉、氟吗啉、十三吗啉、氟硅唑、烯唑醇、恶霉灵、恶醚唑、嘧菌胺、嘧菌酯、丙环唑、苯并噻二唑、水杨酸、噻酰菌胺等其它已知任何可作为杀菌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各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相同浓度的甲霜灵和烯酰吗啉。另外,可与噻酰胺和甲噻酰胺混合使用的杀虫剂有毒死蜱、地亚哝、阿维菌素、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杀虫单、杀虫双、吡虫啉、噻虫啉、灭多威、氟虫脲、定虫隆、阿维菌素、多杀菌素等其它已知任何可作为杀虫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各制剂对虫害的防效均保持了噻酰胺和甲噻酰胺的效果,对害虫的防效均保持了相应杀虫剂的效果。F.噻酰胺和甲噻酰胺各制剂的加工的方法噻酰胺和甲噻酰胺单剂及上述的复配制剂加工过程可用与农业上常用的惰性载体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混合,也可以与渗透剂、稳定剂、溶剂、助溶剂和增效剂、鳌合剂等合并使用,载体可以是固体(粘土、天然或合成硅酸盐)或液体(水、醇等),表面活性剂可以是离子型或非离子型的乳化剂、分散剂或湿化剂,或者是这些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实施例1噻酰胺和甲噻酰胺杀菌谱的测定甲噻酰胺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对卵菌纲的绵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疫霉属、指梗霉属、单轴霉属、假霜霉属、霜霉属等20余个属产生的病害,如稻苗绵腐病、番茄根腐病、马铃薯晚疫病、烟草黑胫病、谷子白粉病、葡萄霜霉病、莴苣霜霉病、黄瓜霜霉病等多种瓜类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以下用甲霜灵进行对比举例说明甲噻酰胺对20余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体生长速率抑制作用和杀菌谱将甲噻酰胺溶解在适量丙酮内,然后用含有200μg/ml sorpol-144乳化剂水溶液稀释,然后各吸取1mL药液注入培养皿内,再分别加入9mL培养基,摇匀后制成12.5μg/ml的含药平板,以添加1mL灭菌水的平板做空白,以甲霜灵为对照;用直径4mm的打孔器沿菌丝外缘切取菌盘,移至含药平板上,每处理重复三次,将培养皿放在24±1℃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后调查菌盘扩展直径,求平均值,与空白对照比较计算相对抑菌率,结果见表1表1甲噻酰胺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体生长速率抑制作用和杀菌谱 这些病害是由隶属于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半知菌门的多个属的真菌引起的,例如葡萄孢属、交链孢属、黑星孢属、球壳孢属等等,代表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植物病原真菌。表1对20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体生长速率抑制作用发现,甲噻酰胺在12.5μg/mL浓度下对供试的真菌菌体生长抑菌率明显高于25μg/mL的甲霜灵。实施例1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利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明确噻酰胺的杀菌谱与甲霜灵相当。实施例2噻酰胺和甲噻酰胺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抑制作用噻酰胺和甲噻酰胺用0.5%丙酮溶解,新鲜霜霉病菌配制成孢子囊液,与药剂混合,设5、1μg/mL,甲霜灵(97.3%原粉)设100μg/mL,清水空白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在19±1℃暗培养,6小时后调查记录孢子囊萌发和未萌发个数,每处理调查20个视野,计算抑制率,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甲噻酰胺在5μg/mL时对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抑制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新型杂环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名称为4-甲基-N-(噻唑-2-基)-1,2,3-噻二唑-5-甲酰胺(以下简称噻酰胺)和4-甲基-N-(5’-甲基噻唑-2-基)-1,2,3-噻二唑-5-甲酰胺(以下简称甲噻酰胺)。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杂环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名称为4-甲基-N-(噻唑-2-基)-1,2,3-噻二唑-5-甲酰胺(以下简称噻酰胺)和4-甲基-N-(5’-甲基噻唑-2-基)-1,2,3-噻二唑-5-甲酰胺(以下简称甲噻酰胺)。2.权利要求1所述的2个新型杂环杀菌剂的杀菌谱广,可以用于防治卵菌纲的绵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疫霉属、指梗霉属、单轴霉属、假霜霉属、霜霉属等二十余个属产生的病害,如稻苗绵腐病、番茄根腐病、马铃薯晚疫病、烟草黑胫病、谷子白发病、葡萄霜霉病、莴苣霜霉病、黄瓜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病害。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杂环杀菌剂噻酰胺和甲噻酰胺对农业真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杂环杀菌剂噻酰胺和甲噻酰胺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和胶悬剂以及微乳剂的加工方法,甲噻酰胺和甲噻酰胺的组成可以是有效成分在5%到95%之间。5.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杂环杀菌剂噻酰胺和甲噻酰胺与常规杀菌剂如霜脲氰、福美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志金刘秀峰贾俊超石祖贵苑建勋范志银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