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成忠专利>正文

油电双动力汽车电驱动集中供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250397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电双动力汽车电驱动集中供电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供电所、馈电线、接触线、受电弓、双动力汽车、回电弓、回流轨等;其中所述的供电所通过馈电线与接触线相连,接触线上设有接触网;双动力汽车上设有受电弓,受电弓与接触线滑动连接;双动力汽车的底部设有回电弓,回电弓与设在公路路面上的回流轨滚动连接,回流轨的一端通过回流线与供电所相连。解决了双动力载重汽车电驱动的供电工程系统,主要应用在高速公路上。使载重汽车实现油、电双动力,极大地减少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公路运输业实现低碳经济;减少石油使用量,减少由于废弃的蓄电池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油电双动力汽车电 驱动集中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减缓气候变化,扼制地球上灾害频发的重要途径。为此人类 在发展进程中开始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提倡低碳经济。燃油发动机是当今经济发展中有害 气体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的庞大污染源。而交通工具中的汽车又恰恰占据着燃油发动 机的巨大份额,因此,对汽车动力源进行改造和更新就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汽车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在支撑现代化经济的交通运输业中占据着巨 大的比例。随着石油储量的日趋枯竭,汽车的动力源也面临着挑战。汽车由燃油向耗电做 动力的改革,已提到了科技界的研究议程。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推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电驱 动汽车已频频在国际性汽车博览会上亮相。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基本以蓄电池供电为供电方式。由于蓄电池的容量有限, 它还不具备供应汽车无限制行驶的电源能力。于是目前只能对油、电双动力汽车的研究。各 国的汽车制造商推出的电动汽车大多如此。用蓄电池做汽车的动力源,当前尚有些不适之处。一是蓄电池的储电量有限,最好 的蓄电池充电一次能使小轿车行驶200千米左右。汽车的续航能力受到了限制。另外,由 于蓄电池的容量有限又不可能用于大负载的货运车辆上,使用蓄电池做汽车的动力源的意 义明显缩小。二是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都很短,用一段时间后就要更换淘汰掉。这样将 会产生庞大的固体垃圾,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油电双动力汽车电驱动 集中供电系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效对环境无污染的双动力汽车电驱动的电源供电工程 系统。本技术实现技术的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油电双动力汽车电驱动集中供电系统,它包括供电所、馈电线、接触线、受电弓、双 动力汽车、回电弓、回流轨等;其中所述的供电所通过馈电线与接触线相连,接触线上设有 接触网;双动力汽车上设有受电弓,受电弓与接触线滑动连接;双动力汽车的底部设有回 电弓,回电弓与设在公路路面上的回流轨滚动连接,回流轨的一端通过回流线与供电所相 连。所述的供电所将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正极经馈电线、接触网 将电流传输给接触线,双动力汽车用受电弓将接触线上的电流传导给电驱动马达,马达驱 动双动力汽车行驶,双动力汽车通过回电弓、回流轨、回流线构成系统的负极回流到供电 所。3本技术技术方案着重解决双动力载重汽车电驱动的供电工程系统,主要应用 在高速公路上,其优点与效果是1、使占燃油汽车重大比重的载重汽车也能实现,油、电双动力。2、汽车实现了电驱动,极大地减少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温室气体的排放,将极 大地改善了环境,使公路运输业实现了低碳经济。3、开拓了汽车驱动长期、有效的新能源,减缓了由于石油储量日趋枯竭而给人类 带来的经济压力。4、使油、电双动力汽车摒弃了蓄电池的使用,从而减少了由于废弃的蓄电池给环 境造成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供电所1,馈电线2,接触网4,接触线3,受电弓5,双动力汽车6,回电弓7, 回流轨8,回流线9,公路路面10。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包括供电所1、馈电线2、接触网4、接触线3、受电弓5、双动力汽车6、 回电弓7、回流轨8、回流线9、公路路面10等。本技术所述的供电所1通过馈电线2与接触线3相连,接触线3上设有接触 网4 ;双动力汽车6上设有受电弓5,受电弓5与接触线3相连;双动力汽车6的底部设有 回电弓7,回电弓7与设在公路路面10上的回流轨8相连接,回流轨8的一端通过回流线9 与供电所1相连。回流轨8铺设在公路路面10上与馈电线2、接触网4、接触线3、受电弓5、马达驱 动双动力汽车6、回电弓7、回流线9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供电闭合回路。接触网4和回流 轨8相对映地铺设到哪里,马达驱动双动力汽车6就可以行驶到哪里,不受其它限制。具体实施时,供电所1将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正极经馈电线2 将电源输送给架设在公路上并悬挂在行车路上方的接触网4及接触线3,这样即构成了本 技术供电系统的正极电路。油电双动力汽车6通过安装在汽车顶部的受电弓5与接触 线3滑动接触,将电流传输给双动力汽车6的电驱动马达,马达驱动双动力汽车6行驶。本 技术所述的双动力汽车6下部设有的回电弓7与铺设在公路路面上的回流轨8滚动接 触并和及回流线9构成系统的负极回流到供电所1,共同构成本技术供电工程系统的 电流回路,最后将残余电流输送回供电所1的负极,以此实现本技术所述的油电双动 力汽车电驱动集中供电系统。权利要求油电双动力汽车电驱动集中供电系统,它包括供电所(1)、馈电线(2)、接触线(3)、受电弓(5)、双动力汽车(6)、回电弓(7)、回流轨(8)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所(1)通过馈电线(2)与接触线(3)相连,接触线(3)上设有接触网(4);双动力汽车(6)上设有受电弓(5),受电弓(5)与接触线(3)滑动连接;双动力汽车(6)的底部设有回电弓(7),回电弓(7)与设在公路路面(10)上的回流轨(8)滚动连接,回流轨(8)的一端通过回流线(9)与供电所(1)相连;所述的供电所(1)将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的正极经馈电线(2)、接触网(4)将电流传输给接触线(3),双动力汽车(6)用受电弓(5)将接触线(3)上的电流传导给电驱动马达,马达驱动双动力汽车(6)行驶,双动力汽车(6)通过回电弓(7)、回流轨(8)、回流线(9)构成系统的负极回流到供电所(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油电双动力汽车电驱动集中供电系统。本技术包括供电所、馈电线、接触线、受电弓、双动力汽车、回电弓、回流轨等;其中所述的供电所通过馈电线与接触线相连,接触线上设有接触网;双动力汽车上设有受电弓,受电弓与接触线滑动连接;双动力汽车的底部设有回电弓,回电弓与设在公路路面上的回流轨滚动连接,回流轨的一端通过回流线与供电所相连。解决了双动力载重汽车电驱动的供电工程系统,主要应用在高速公路上。使载重汽车实现油、电双动力,极大地减少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公路运输业实现低碳经济;减少石油使用量,减少由于废弃的蓄电池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文档编号B60M1/00GK201745448SQ20102021831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王成忠 申请人:王成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忠
申请(专利权)人:王成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