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料冲压级进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820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薄料冲压级进模具,包括凹模板、卸料板和对材料进行预切的预切凸模以及对材料进行精切的精切凸模,在凹模板下面连接有凹模垫板,在凹模板上依次安装有预切凹模镶块和精切凹模镶块,在卸料板上安装有与预切凹模镶块位置对应的预切凸模镶块,精切凸模安装于卸料板上,在预切凸模镶块和精切凹模镶块上分别设有下料孔,在模具外侧进料端设有输送材料的自动送料装置,所述的预切凸模安装于预切凹模镶块上,预切凸模顶部呈倾斜状,精切凸模底端中部设有作用力于搭边料的受力凸端,在精切凸模下部靠近产品处设有去除最终冲切接口处毛刺的倒圆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去除了最终冲压接口处的毛刺,改善了产品外观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薄料五金件冲压加工的薄料冲压级进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材料厚度小于或等于1.5mm的薄料五金件的冲压加工方式主要是在机床上一次冲压成型,冲压过程中产品无法避免出现或多或少的冲压毛刺,有些可以达到料厚的10%,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美感和质量的稳定性。为了去除冲压产生的毛刺,一般是在冲压后出料前设计倒角工艺来去除毛刺,但对于最终冲压接口处的毛刺(俗称“老虎牙”)却不能再在冲压模具上设计额外工艺来去除;也有在产品冲压出来后,再加一道工序在特殊工具或装置上去除毛刺,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劳动量大,生产效率降低,因此去除薄料五金件最终接口处的冲压毛刺一直是困扰冲压行业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料冲压级进模具,解决了产品冲压后出料前冲压毛刺无法消除而导致产品外观差、质量不稳定、生产率效率低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薄料冲压级进模具,包括凹模板、卸料板和对材料进行预切的预切凸模以及对材料进行精切的精切凸模,在凹模板下面连接有凹模垫板,在凹模板上依次安装有预切凹模镶块和精切凹模镶块,在卸料板上安装有与预切凹模镶块位置对应的预切凸模镶块,精切凸模安装于卸料板上,在预切凸模镶块和精切凹模镶块上分别设有下料孔,在模具外侧进料端设有输送材料的自动送料装置,所述的预切凸模安装于预切凹模镶块上,预切凸模顶部呈倾斜状,所述的精切凸模底端中部设有作用力于搭边料的受力凸端,在精切凸模下部靠近产品处设有去除最终冲切接口处毛刺的倒圆角。上述的预切凸模顶部由外向内倾斜,预切凸模的顶端设为平直状。上述的受力凸端呈反向圆弧状。上述的预切凹模镶块上设有压料滑块,预切凸模活动穿过压料滑块,压料滑块下面通过一滑块顶杆与一压缩弹簧连接,压缩弹簧安装于设于凹模垫板下面的下模座上。上述的预切凸模镶块上设有卸料顶杆,卸料顶杆与一安装于上模座上的卸料弹簧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一预切和第二精切,解决了因普通冲压时最终冲压接口处的毛刺无法去除所造成对产品外观及质量稳定性的影响,大大改善了产品外观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更好的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高品质要求;而且无需另外增加工序、添加设备和安排劳动力对冲压毛刺的去除加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劳动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一种薄料冲压级进模具,包括凹模板6、卸料板7和预切凸模3以及精切凸模4,预切凸模3对材料进行预切,精切凸模4对材料进行精切,精切凸模4安装于卸料板7上,在凹模板6下面连接有凹模垫板61,在凹模板6上依次安装有预切凹模镶块1和精切凹模镶块2,在卸料板7上安装有与预切凹模镶块1位置对应的预切凸模镶块5,在预切凸模镶块5和精切凹模镶块2上分别设有下料孔,在模具外侧进料端设有输送材料的自动送料装置,自动送料装置是将材料按所需要的步距,将材料正确地送入凹模板6和卸料板7之间的模具工作工段。其中,上述的预切凸模3安装于预切凹模镶块1上,预切凸模3顶部由外向内呈倾斜状,为了提高预切凸模3使用寿命,预切凸模3的顶端设为平直状;上述的精切凸模4底端中部设有作用力于搭边料的受力凸端41,为了使受力凸端41更好的作用于搭边料,受力凸端41呈反向圆弧状;在精切凸模4下部靠近产品处设有倒圆角42,倒圆角42用于去除最终冲切接口处的毛刺。另外,上述的预切凹模镶块1上设有压料滑块11,预切凸模3活动穿过压料滑块11,压料滑块11下面通过一滑块顶杆12与一压缩弹簧13连接,压缩弹簧13安装于下模座62上,下模座62设于凹模垫板61下方;上述的预切凸模镶块5上设有卸料顶杆51,卸料顶杆51与一卸料弹簧52连接,卸料弹簧52安装于上模座8上。加工时,首先,将待加工条料通过自动送料机构送入凹模板6和卸料板7之间的模具工作工段,机床下压之前,压料滑块11在压缩弹簧13的作用下伸出于凹模板6,机床下压带动卸料板7和预切凸模镶块5向下运动,卸料板7和压料滑块11夹持住条料,预切凸模3按设计值沿接口处冲压线向上冲压条料,预切凸模3冲入距离约为材料厚度的0.8~0.9倍,而不将条料冲断;为了保证在预切凸模3冲压工作完成后产品在条料上的稳定性,搭边料的放置最好要相对应,预切完成后,机床带动卸料板7和预切凸模镶块5上行,同时,压料滑块11在压缩弹簧13的作用下将条料向上顶出,而卸料顶杆51在卸料弹簧52的作用下将条料向下顶出。条料继续往前输送,机床带动精切凸模4下压,精切凸模4的底端中部的受力凸端41作用力于搭边料,为了保证精切凸模4在向下工作时搭边料容易变形容易被拉断,设计时尽量将搭边料设计成细长条形状;精切凸模4继续向下压,精切凸模4将条料在预切凸模3未冲断的条料接口拉断,同时,精切凸模4下端的倒圆角42对产品倒角去除毛刺。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预切和精切工段,解决了因普通冲压时最终冲压接口处的毛刺无法去除所造成对产品外观及质量稳定性的影响,大大改善-->了产品外观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更好的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高品质要求;而且无需另外增加工序、添加设备和安排劳动力对冲压毛刺的去除加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劳动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也就是说,在没有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料冲压级进模具,包括凹模板(6)、卸料板(7)和对材料进行预切的预切凸模(3)以及对材料进行精切的精切凸模(4),在凹模板下面连接有凹模垫板(61),在凹模板上依次安装有预切凹模镶块(1)和精切凹模镶块(2),在卸料板上安装有与预切凹模镶块位置对应的预切凸模镶块(5),精切凸模安装于卸料板上,在预切凸模镶块和精切凹模镶块上分别设有下料孔,在模具外侧进料端设有输送材料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切凸模安装于预切凹模镶块上,预切凸模顶部呈倾斜状,所述的精切凸模底端中部设有作用力于搭边料的受力凸端(41),在精切凸模下部靠近产品处设有去除最终冲切接口处毛刺的倒圆角(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料冲压级进模具,包括凹模板(6)、卸料板(7)和对材料进行预切的预切凸模(3)以及对材料进行精切的精切凸模(4),在凹模板下面连接有凹模垫板(61),在凹模板上依次安装有预切凹模镶块(1)和精切凹模镶块(2),在卸料板上安装有与预切凹模镶块位置对应的预切凸模镶块(5),精切凸模安装于卸料板上,在预切凸模镶块和精切凹模镶块上分别设有下料孔,在模具外侧进料端设有输送材料的自动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切凸模安装于预切凹模镶块上,预切凸模顶部呈倾斜状,所述的精切凸模底端中部设有作用力于搭边料的受力凸端(41),在精切凸模下部靠近产品处设有去除最终冲切接口处毛刺的倒圆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庆星李会宁薛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安特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