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2819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属于电池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电池,放电时间长,可重复使用,并且不需要充电器的电池。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1)和置于电池外壳内部的多功能线路板(2),所述电池外壳(1)的一端为电池正极(3),所述电池外壳(1)的另一端为电池负极(4),所述多功能线路板(2)通过线路连接置于电池外壳(1)外部的电源接头(6)。所述电池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信号灯(7)和电压调节装置(5)。(*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属于电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电池一般分为一次性电池和可充电电池,一次性电池俗称“用完即弃”电池,因为它们的电量耗尽后,无法再充电使用,只能丢弃。常见的一次性电池包括碱锰电池、锌锰电池、锂电池、锌电池、锌空电池、锌汞电池、水银电池、氢氧电池和镁锰电池。可充电电池,常见的有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铁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普通镍镉、镍氢电池使用中,特有的记忆效应,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常常引起提前失效。由于充电电池的容量有限,在每次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充电,并且需要专用的充电器才能够进行充电,给正常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电池,放电时间长,可重复使用,并且不需要充电器的电池。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和置于电池外壳内部的多功能线路板,所述电池外壳的一端为电池正极,所述电池外壳的另一端为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线路板通过线路连接置于电池外壳外部的电源接头.本技术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其中,所述电池外壳的侧壁上设有信号灯,信号灯是为了显示电池是否工作正常。本技术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其中,所述信号灯和多功能线路板相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其中,所述电池外壳的侧壁上设有电压调节装置,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电压档。本技术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其中,所述电压调节装置和多功能线路板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绿色环保,能够长期使用。2、电池的容量不受限制,能长时间使用。3、不需要配备专用的充电器,节省资源。4、电压调节装置的设计,使得可循环使用的电池的适用于多种不同电压要求的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可循环使用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可循环使用的电池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电池外壳;2、多功能线路板;3、电池正极;4、电池负极;5、电压调节装置;6、电源接头;7、信号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1和置于电池外壳内部的多功能线路板2,电池外壳1的一端为电池正极3,电池外壳1的另一端为电池负极4,多功能线路板2通过线路连接置于电池外壳1外部的电源接头6。电池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信号灯7,信号灯7和多功能线路板2相连接。电池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电压调节装置5,电压调节装置5和多功能线路板2相连接。在图1中,电池内部安装的多功能线路板2,把220伏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供用电器使用,当工作正常时,多功能线路板2将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发送信号给信号灯7,信号灯7显示绿灯;当工作异常时,多功能线路板2将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发送信号给信号灯7,信号灯7显示红灯。使用人员可以根据信号灯7灯光的颜色,判断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电压调节装置5的设计,可以选择1.5V、3.0V、4.5V、6.0V共四档输出电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输出电压值。电压调节装置的设计,方便客户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电压值。如图2所示,U1=BS06、R1=1Ω、R2=210K、R3=82K、R4=1K、R5=10Ω、R6=2.7K、R7=300Ω、D1、D2、D4和D7-D12均为1N4007、D3=6V、D5为1N5819、D10为发光二极管、C1=4.7μF/400v、C2=4700P/1KV、C3=2700P、C4=22μ、C5=100μ、C6=470μ、C7=0.1μF、Q1为MJE13001、Q2为C945、L1为81T、L2为12T、L3为12T。AC220V电流一端经R1电阻进入到U1中,通过整流变为250V直流的电压储存到C1中,电流通过L1绕组传输至Q1的集电极,经过Q1的放大,由于L1、L2和L3同属1个高频变压器T1,L1中有电流,在L2和L3中也有感应电流,L2中的感应电流通过C3、R4使得Q1的基电流减弱,Q1截止后,L1的电流和L2中的逆向电流也消失了,如此缠身自激式振荡。为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在电路上增加了D4、C4的整流电路和稳压二极管D3,确保L2的电位保持在略高于稳定电压的状态,由于L3和L2为同匝数绕组,L3的两端电压与L2相等。输出电流经L3感应传输到D9后,经过C5滤波,D10输出显示,由选择开关K1选择输出电压,C6再滤波,C7再滤波,R7两端的并联电阻输出1.5V、3.0V、4.5V、6.0V所需要的直流电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1)和置于电池外壳内部的多功能线路板(2),所述电池外壳(1)的一端为电池正极(3),所述电池外壳(1)的另一端为电池负极(4),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线路板(2)通过线路连接置于电池外壳(1)外部的电源接头(6)。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包括电池外壳(1)和置于电池外壳内部的多功能线路板(2),所述电池外壳(1)的一端为电池正极(3),所述电池外壳(1)的另一端为电池负极(4),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线路板(2)通过线路连接置于电池外壳(1)外部的电源接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使用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1)的侧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行陈珊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融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