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甲氧基-2-萘满酮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0570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甲氧基-2-萘满酮的制备工艺,属萘满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将1,6-二甲氧基萘在乙醇、氨介质中,用金属钠在15~35℃还原,制备5-甲氧基-2-萘满酮的工艺。在还原过程中无水乙醇与1,6-二甲氧基萘的重量比为6.0~9.0∶1;液氨与1,6-二甲氧基萘的重量比为0.05~0.4∶1;金属钠与1,6-二甲氧基萘的重量比为0.7~1.2∶1;还原温度在15~35℃;还原时间在35~48小时。反应原料易得,条件不太复杂,易于工业化,5-甲氧基-2-萘满酮选择性较高的优点。5-甲氧基-2-萘满酮是很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萘满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5-甲氧基-2-萘满酮是很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药物。市 k需求量在逐年加大。报道的合成方法有方法一、由重氮酮制备(Alex A C,等.Journal of Chemistry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 1, 1993, (1): 3 —4),原料重氮酮来源有困难,用乙酸铑为催化剂,价格较贵。方法二、由邻羟基苯甲醒制备(SomnathG,等.Te仕ahedron, 1989, 45(5): 1441 —该方法总收率只有7.5%,产率太低,整个合成过程使用多种化学试剂,且步骤较多, 中间产品的分离也较难。Na — Hg剂还原,污染大。最后一步的成环反应在一15X:进行,工业化实施较困难。方法三、由5-甲氧基-l-萘满酮合成(Hoffmann-La Roche Inc. US: 4749791, 1988-06-07) o h所用试剂NaBH4、间氯苯甲酸、MgBr2均较贵,且主要原料5-甲氧基-l-萘满酮不易得到。文献(Frank M H,等.Synthesis, 1980, (8): 621 — 623)同样报道了由5-甲氧基-1-萘满酮合成5-甲氧基-2-萘满酮的方法。步骤复杂,成本较高。<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方法四、由l, 6-二甲氧基萘合成该方法均是由1, 6 — 二甲氧基萘经Birch还原、水解、加成提纯、再分解而得到5-甲 氧基-2-萘满酮,具体工艺不同。反应方程式如下OCH3还原水解, 加成分解'OCH3文献(Jeand' Angelo,等.Tetrahedron Letters, 1988, 29(35): 4427 — 4430)报 道在液氨、叔丁醇介质中用金属锂还原l, 6 — 二甲氧基萘,成本太高。文献(John W C,等.Journal of Chemistry'Society, 1942: 689 — 691; John W. C 等.Journal of Chemistry Society, 1949: 1855 —1865; Nels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US: 4931270, 1990-06-05)介绍,将1, 6-二甲氧基萘、金属钠在无水 乙醇中混合后,加热沸腾,还原,直至金属钠消失。反应太剧烈,5-甲氧基-2-萘满酮选择性 低。文献(Yoshihiro Hirayama,等.Organic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05, 9: 30-38)介绍,将1, 6-二甲氧基萘、金属钠在无水乙醇中混合后,在40 85。C还原,5-甲氧基-2-萘满酮选择性低。综合考虑上述文献中介绍的方法,以方法四较为可行,但高温还原,5-甲氧基-2-萘满酮 选择性较低,提纯困难,收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已有合成方法中的1,6-二甲氧基萘经高温还原,制备5-甲氧基-2-萘满酮选择性 较低,提纯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将l,6-二甲氧基萘在乙醇、氨介质中,用金属钠 在15 35"C还原,制备5-甲氧基-2-萘满酮的制备工艺。技术方案在反应器中,加入1,6 — 二甲氧基萘、无水乙醇、液氨,搅拌至全溶解。将金属钠压成 丝,分批加入反应液中进行还原。控制加钠速度以及换热速度,使还原温度在15 35°C。反应结束向反应液中滴加水稀释,常压蒸出乙醇、水的混合物。向釜残液中加入水,搅 拌稀释,分出油层。将油层与稀浓盐酸混合,搅拌,回流水解,分出油层即为5-甲氧基-2-萘满酮。还原过程中,无水乙醇与1,6 —二甲氧基萘的重量比为6.0 9.0: 1;液氨与1,6 — 二甲氧基萘的重量比为0.05 0.4: 1;金属钠与1,6 —二甲氧基萘的重量比为0.7 1.2: 1;还原温度在15 35°C;还原时间在35 48小时;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在1000mL四口瓶中,加入1,6 — 二甲氧基萘(1,6 —OCH3) 42g,无水乙醇289g, 液氨8.4g,搅拌至全溶解。将35g钠压成细丝分批加入反应液中,每次加5g Na,待5g Na 消失后,再继续加5gNa。控制加Na速度以及加热速度,使还原温度在25 35°C 。从加钠 开始到还原结束,约需48小时。向还原液中滴加水稀释,蒸出乙醇、水的混合物。向釜残液中加入水,搅拌稀释,分出 油层。将油层与稀盐酸混合,搅拌,回流水解,分出油层,得到5-甲氧基-2-萘满酮,收率 81%。气相色谱分析结果,5-甲氧基-2-萘满酮46.2%; 2_萘满酮7.1%; 1,6 —二甲氧基萘 10.3%;主要副产物21.2%。 实施例2在1000mL四口瓶中,加入1,6 —二甲氧基萘(1,6 —OCH3) 42g,无水乙醇340g, 液氨14.5g,搅拌至全溶解。将35g钠压成细丝分批加入反应液中,每次加5g Na,待5g Na 消失后,再继续加5gNa。控制加Na速度以及加热速度,使还原温度在15 25°C。从加钠 开始到还原结束,约需40小时。向还原液中滴加水稀释,蒸出乙醇、水的混合物。向釜残液中加入水,搅拌稀释,分出 油层。将油层与稀盐酸混合,搅拌,回流水解,分出油层,得到5-甲氧基J-萘满酮,收率 82%。气相色谱分析结果,5-甲氧基-2-萘满酮45.6%; 2 —萘满酮6.1%; 1,6 — 二甲氧基萘12.3%;主要副产物20.2°/0。 实施例3在1000mL四口瓶中,加入1,6-二甲氧基萘(1,6 —OCH3) 42g,无水乙醇370g, 液氨2.5g,搅拌至全溶解。将42g钠压成细丝分批加入反应液中,每次加5g Na,待5g Na 消失后,再继续加5gNa。控制加Na速度以及加热速度,使还原温度在25 35"C。从加钠 开始到还原结束,约需38小时。向还原液中滴加水稀释,蒸出乙醇、水的混合物。向釜残液中加入水,搅拌稀释,分出 油层。将油层与稀盐酸混合,搅拌,回流水解,分出油层,得到5-甲氧基-2-萘满酮,收率 79%。气相色谱分析结果,5-甲氧基-2-萘满酮44.9%; 2 —萘满酮7.1%; 1,6 — 二甲氧基萘 13.2%;其它副产物22.2°/0。 比较例在1000mL四口瓶中,加入1,6 —二甲氧基萘(l,6 — OCH3) 42g,无水乙醇289g, 搅拌至全溶解,加热至回流温度。将35g钠压成细丝分批加入反应液中,每次加5gNa,待 5gNa消失后,再继续加5gNa。从加钠开始到还原结束,约需2.5小时。向还原液中滴加水稀释,蒸出乙醇、水的混合物。向釜残液中加入水,搅拌稀释,分出 油层。将油层与稀盐酸混合,搅拌,回流水解,分出油层,得到5-甲氧基-2-萘满酮,收率 50%。气相色谱分析结果,5-甲氧基-2-萘满酮38.6%; 2-萘满酮26.3%; 1,6 —二甲氧基 萘2.3%;其它副产物27.1%。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技术,它的描述是说明性的,并非限制性的,本发 明的权限由权利要求所限定,基于本
人员依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5-甲氧基-2-萘满酮的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将1,6-二甲氧基在乙醇、氨介质中,用金属钠在15~35℃还原,制备5-甲氧基-2-萘满酮的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仲飞张天永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莱嘉利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