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杀真菌活性物质结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2001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的活性物质结合物,由一种通式(Ⅰ)的甲酰胺(组1)和列于说明书中的组(2)和组(3)的活性物质制得,该新的活性物质结合物具有非常好的杀真菌性能。其中,A、R↑[1]和R↑[2]在说明书中定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协同杀真菌活性物质结合物的制作方法协同杀真菌活性物质结合物本专利技术涉及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combination),该活性4t合 物结合物首先含有已知的甲酰胺,其次还含有已知的杀真菌活性化合 物,该结合物非常适于防治不想要的植物致病真菌。已知某些曱酰胺具有杀真菌性能例如W0 03/010149中的 萨[2-(1, 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氟-l, 3-二甲基-1F吡唑-4-甲酰胺 和DE-A 103 03 589中的3-(三氟甲基)-i^[2-(1, 3-二曱基丁基)苯 基]-5-氟-1-甲基-1#-吡唑-4-甲酰胺。这些化合物的活性良好,但在 低施用率下有时并不令人满意。此外,还已知许多三唑衍生物、苯胺 衍生物、二甲酰亚胺和其他杂环化合物可用于防治真菌(参见EP-A 0 040 345; DE-A 22 01 063; DE-A 23 24 010; Pesticide Manual, 第9版(1991 ),第249和827页;EP-A 0 382 375和EP-A 0 515 901 )。 但这些化合物在低施用率下同样并不总是具有足够的活性。此外,还 已知1-(3, 5-二曱基异噁唑-4-磺酰基)-2-氯-6, 6-二氟-[l, 3]-二氧 杂环戊烷并-[4,5f]-苯并咪唑具有杀真菌性能(参见WO 97/06171 )。 最后,还已知取代的卣代嘧啶具有杀真菌性能(参见DE-A1-196 46 術、EP-B-712 396 )。本专利技术现提供具有非常好的杀真菌性能的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 物,它含有至少一种通式(I )的甲酰胺(组1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以及(2)下式的甲基立枯磷<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于DE-A 25 01 040中已知) 和/或(3)下式的氟酰胺(于DE-A 27 31 522中已知), 其中式(I)中!^代表氢、面素、d-C3烷基或具有l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 d-C3卣代烷基,A代表以下的Al至A8基团之一W代表d-C3烷基,W代表氢、卣素、C广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d-C3卣代烷基,R4代表氢、卣素或d-C3烷基,W代表卤素、d-C3烷基或具有l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d-C3 卣代烷基,R6代表氢、卤素、C广C3烷基、氨基、单(C广C3烷基)氨基或二(C广C 烷基)氨基,R7代表氳、卣素、C广C3烷基或具有l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 d-C3囟代烷基,R8代表卤素、d-C3烷基或具有l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广C3卣代烷基,W代表卤素、C广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d-C3卣代烷基,R代表氲、卣素、d-C3烷基或具有l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 C广C3卣代烷基。令人惊奇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的杀真菌活性显著高 于单个活性化合物活性的总和。因此,存在不可预见的、真实的协同 效应,而不仅仅是活性的简单叠加。式U)提供了组(1)化合物的宽泛的定义。优选以下的式(I)甲酰胺,其中W代表氢、氟、氯、曱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单氟甲基、二 氟甲基、三氟甲基、单氯曱基、二氯曱基或三氯甲基, A代表下列Al至A5的基团中的一种R'代表曱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f代表碘、曱基、二氟曱基或三氟曱基,R4代表代表氢、氟、氯或甲基,R5代表氯、溴、碘、甲基、二氟曱基或三氟甲基,R6代表氢、氯、甲基、氨基或二甲基氨基,117代表曱基、二氟甲基或三氟曱基,R8代表溴或曱基,W代表甲基或三氟甲基。特别优选以下的式(I)甲酰胺,其中 R'代表氢、氟、氯、甲基、乙基或三氟甲基, A代表下列Al或A2基团中的一种<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 R2代表甲基或异丙基, R'代表曱基、二氟曱基或三氟甲基, R4代表氢或氟,115代表碘、二氟甲基或三氟曱基。极特别优选以下的式(I)甲酰胺,其中 ^代表氢或甲基,A代表以下Al或A2基团中的一种<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R2代表甲基, R3代表曱基, R4代表氟,Rs代表碘或三氟甲基。极特别优选在混合物中使用式(Ia)的化合物:<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Ia)其中R1、 R2, 113和114如上定义。 极特别优选在混合物中使用式(Ib)的化合物:<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8</formula>(lb)其中W和RS如上定义。式(I)尤其包括以下组(I)的优选混合组分 (卜l) ^[2-(1, 3-二甲基丁基)苯基]-l, 3-二甲基-1F吡唑-4-甲酰胺(1-2) ^[2-(1, 3-二曱基丁基)苯基]-5-氟-1, 3-二曱基-l^吡唑-4-甲酰胺(于W0 03/010149中已知)(1-3) y\K2-(l, 3-二甲基丁基)苯基]-5-氯-l, 3-二曱基-l^吡唑 -4-甲酰胺(于JP-A 10-251240中已知)(l-4 ) 3- (二氟曱基)-舲[2- (1, 3-二曱基丁基)苯基]-I-甲基-IF 吡哇-4-甲酰胺(1-5) 3-(三氟甲基)-AK2-(l,3-二甲基丁基)笨基]-5-氟-l-甲基 -1^吡唑-4-甲酰胺(于DE-A 103 03 589中已知)(1-6 ) 3- (三氟曱基)-f [2- (1, 3-二曱基丁基)苯基]-5-氯-1-曱基 -1^他唾-4-曱酰胺(于JP-A 10-251240中已知)(1-7 ) 1, 3-二甲基-^[2-(1, 3, 3-三曱基丁基)苯基]-lf吡唑-4-曱酰胺(于JP-A 10-251240中已知)(1-8 ) 5-氟-l, 3-二甲基-^[2-(1, 3, 3-三甲基丁基)苯基]-1^吡 唑-4-曱酰胺(于W0 03/010149中已知)(1-9 ) 3-(二氟甲基)-l-曱基-,[2-(1, 3, 3-三甲基丁基)苯 基]-l^吡唑-4-甲酰胺(1-10) 3-(三氟曱基)-l-曱基-f [2-(1,3, 3-三曱基丁基)苯 基]-1^吡唑-4-甲酰胺(1-11 ) 3-(三氟甲基)-5-氟-1-曱基-舲[2-(1, 3, 3-三甲基丁基)苯 基]-1^吡唑-4-曱酰胺(于DE-A 103 03 589中已知)(1-12 ) 3-(三氟曱基)-5-氯-l-曱基-f [2-(1, 3, 3-三甲基丁基)苯 基]-1^吡唑-4-甲酰胺(于JP-A 10-251240中已知)(1-13) v^[2-(1, 3-二甲基丁基)苯基]-2-硤代苯甲酰胺(于DE-A 102 29 595中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协同杀真菌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含有一种通式(Ⅰ)的甲酰胺(组1)    ***  (Ⅰ)    以及    (2)下式的甲基立枯磷    ***    和/或    (3)下式的氟酰胺    ***,    其中通式(Ⅰ)中,    R↑[1]代表氢、卤素、C↓[1]-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1]-C↓[3]卤代烷基,    A代表以下的A1至A8基团之一:    ***    R↑[2]代表C↓[1]-C↓[3]烷基,    R↑[3]代表氢、卤素、C↓[1]-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1]-C↓[3]卤代烷基,    R↑[4]代表氢、卤素或C↓[1]-C↓[3]烷基,    R↑[5]代表卤素、C↓[1]-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1]-C↓[3]卤代烷基,    R↑[6]代表氢、卤素、C↓[1]-C↓[3]烷基、氨基、单(C↓[1]-C↓[3]烷基)氨基或二(C↓[1]-C↓[3]烷基)氨基,    R↑[7]代表氢、卤素、C↓[1]-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1]-C↓[3]卤代烷基,    R↑[8]代表卤素、C↓[1]-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1]-C↓[3]卤代烷基,    R↑[9]代表卤素、C↓[1]-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1]-C↓[3]卤代烷基,    R↑[10]代表氢、卤素、C↓[1]-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1]-C↓[3]卤代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5-4-7 102005015850.11.协同杀真菌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含有一种通式(I)的甲酰胺(组1)id=icf0001 file=S2006800194496C00011.gif wi=67 he=21 top=5 left = 5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no/>以及(2)下式的甲基立枯磷id=icf0002 file=S2006800194496C00012.gif wi=41 he=19 top=5 left = 5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no/>和/或(3)下式的氟酰胺id=icf0003 file=S2006800194496C00013.gif wi=55 he=22 top=5 left = 5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no/>其中通式(I)中,R1代表氢、卤素、C1-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1-C3卤代烷基,A代表以下的A1至A8基团之一id=icf0004 file=S2006800194496C00014.gif wi=125 he=57 top=5 left = 5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no/>R2代表C1-C3烷基,R3代表氢、卤素、C1-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1-C3卤代烷基,R4代表氢、卤素或C1-C3烷基,R5代表卤素、C1-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1-C3卤代烷基,R6代表氢、卤素、C1-C3烷基、氨基、单(C1-C3烷基)氨基或二(C1-C3烷基)氨基,R7代表氢、卤素、C1-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1-C3卤代烷基,R8代表卤素、C1-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1-C3卤代烷基,R9代表卤素、C1-C3烷基或具有1至7个氟、氯和/或溴原子的C1-C3卤代烷基,R10代表氢、卤素、C1-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苏提海因茨B舒茨GJ福尔HL埃尔比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