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5453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接技术领域的焊接控制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错边量难以控制等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外端面是平面的柱状垫块、内端与垫块内端可拆卸连接的调节杆、另一端与调节杆外端螺纹连接的调节杆支架;所述调节杆支架包括一支撑杆和一支杆;支杆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支杆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支撑杆外端形成叉形;支撑杆内端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外端面与垫块的平面端面平行。上述的结构,首先将弧面板与平面板内侧及两端进行装配定位,在工装立侧面与焊缝之间间隔设置多个该焊接控制装置,通过调节杆能调节垫块外端面与工装立侧面之间的长度,垫块外端面同时限定弧面板与平面板外侧自由度,控制错边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焊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弧面板与平面板切向分段焊接控制 错边量的焊接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弧面板、平面板外侧焊缝对接是平面与弧面的对接,以动车组车体底架裙板(为 弧面板)与边梁(为平面板)的对接为例,在焊接前需要将弧面板与平面板外侧两个相切 面进行装配完成位置定位,装配完毕后开始段焊预热,在现有底架组装工装上,仅对裙板内 侧及边梁的内侧和外侧进行了限定,裙板外侧的状态较自由,这样,需用角尺反复测量多 次焊缝平面。装配完毕后段焊预热开始,边梁焊接型材壁厚是18mm,裙板型材壁厚不超过 8mm。这样,在预热过程中,边梁受工装约束,裙板状态较自由,裙板型材容易发生变形且向 外产生偏移(裙板内侧与工装端顶紧,向里变形受阻),致使装配合格的焊缝错边量超差, 通过不断的调节焊缝平面使之达到焊接要求;目前,利用现有的工装同时对裙板外侧的自 由度也进行约束的话,会大大增加装配的难度;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裙板、边梁外侧焊缝对接是平面与弧面的对接,两个面相切装配难度较大,需 要用角尺反复测量10多次焊缝平面。(2)用直角尺测量裙板、边梁装配时,需要测量者站在底架工装上,受工装空间限 制,测量结果误差较大。(3)在该焊缝(如图1所示)段焊过程中,需要边段焊边测量焊缝错边量,发现有 错边超差时,就得把附近的段焊铣开,及时调节错边量至合格后继续段焊,且多次发生。(4)当整条焊缝段焊完毕后,若发现该焊缝错边量超差,就必须铣开所有段焊焊 缝,将裙板从工装取出,打磨处理段焊部位并PT检测无裂纹后,再次装配裙板。(5)裙板装配固定使用鱼型链条顶镐,操作起来笨重,力量精度难以控制。(6)整个裙板装配焊接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且质量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焊接控制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精确控制 错边量、提高焊接效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焊接控制装置,包括垫块,呈柱状,一端与调节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的端面是平面;调节杆,一端与所述垫块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杆支架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支架,包括一支撑杆和一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 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所述支撑杆外端形成叉形;所述支撑杆内端与所述调节杆 螺纹连接,外端面与所述垫块的平面端面平行。进一步地,所述支杆外端设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所述支撑杆位于同一平面,且与 所述支杆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延伸段外缘与所述垫块的平面端面平行。3其中,所述调节杆为一台阶轴,所述台阶轴依次为调节段、手持段和连接段;所述 支撑杆内端为螺纹套管,所述调节段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套管相适配的外螺纹并设置在所述 螺纹套管内;所述手持段外径大于所述调节段外径及所述连接段外径。特别是,所述垫块设有内孔,所述内孔直径与所述连接段外径一致,所述连接段穿 设与所述内孔内;所述内孔沿所述垫块内端面向外方向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连接端端面 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上;所述连接段沿其端面向内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与其 适配的螺钉限定所述垫块的轴向移动,所述螺钉外端面与所述垫块外端面一致或位于其内 侧。其中,所述垫块的内孔的第一台阶向外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螺钉上穿设有外径 大于所述螺钉顶部外径的垫圈,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上,所述螺钉顶部限定所述 垫圈相对其轴向移动。其中,所述连接段上穿设有限定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垫块相对轴向移动的调整垫 片。进一步地,所述垫块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本技术提供的焊接控制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弧面板与平面板两端面进行装 配定位,通过顶镐或其他工具完成其内侧面的支撑定位,将垫块平面端面对应贴合焊缝位 置,通过工装平台立侧面与支撑杆外端接触卡紧,由于垫块面为平面,同时限定弧面板与平 面板的外侧自由度,严格限定焊接受热后变形导致错边量失控,这样,在工装立侧面与焊缝 之间间隔设置多个该焊接控制装置,分别在焊接控制装置之间进行焊接,一次装配能够完 成的焊接长度较长,焊接精度较高,设置在垫块与支撑杆之间的调节杆用于微量调节垫块 外端面与工装立侧面之间的长度,方便装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O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图O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使用状态参考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垫块1 ;调节杆2 ;调节杆支架3 ;连接段21 ;手持段22 调节段23 ;第一台阶11 ;第二台阶12;支撑杆31 ;支杆32 ;延伸部33 螺钉4 ;调整垫片5 ;垫圈6 ;裙板10 ;边梁20 ;底架工装胎30 ;顶镐91 ;顶镐92 ;焊接控制装置4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作为第一具体实施例,如图1、3、4所示,焊接控制装置40包括呈正棱柱形铝制的 垫块1、调节杆2和调节杆支架3,调节杆2呈阶梯轴状,自左向右依次为连接段21、手持段 22、调节段23,垫块1设置有内孔,内孔设置第一台阶11,第一台阶11向内的部分内径与连 接段21外径一致,第一台阶11向外的部分内径与螺钉4顶部外径一致,连接段21端面上 向内设与螺钉4相适配的内螺纹孔,垫块1通过螺钉4固定在调节杆2上,手持段22与垫 块1内端面之间设两个调整垫片5,调节段23设外螺纹,调节杆支架3包括支撑杆31和内 端焊接在其外侧的支杆32,支撑杆31为圆管,圆管内端设外螺纹与调节段23相适配并与其 连接,支杆32外端面与支撑杆31外端面一致。上述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同时用三个或以上述焊接控制装置40,在装配裙板10 与边梁20时在对接位置距裙板端部100mm,裙板中心以及裙板另一端150mm三个位置应用 焊接控制装置40,三个垫块1在同一直线上并与车体纵向中心线保持平行,固定裙板(弧面 板)10和边梁(平面板)20内侧分别由顶镐91、顶镐92限定,由两个F型卡固定裙板两端 (图中未画),防止焊接时裙板向外变形,垫块1外端面紧贴固定裙板10外侧和边梁20外 侧,支撑杆31外端及支杆32外端贴紧底架工装胎30的立侧面,垫块1、支撑杆31外端及支 杆32外端之间的连线呈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较高,通过旋转手持段22能够调整固定裙板 与边梁外侧对接焊缝平面,防止错边,使之满足焊接要求。焊缝平面调整好以后,按照制造 工艺开始进行段焊。如果在焊接过程中有错边迹象产生,能及时移动一端部该焊接控制装 置至有错边处,调节此处焊缝平面,保证焊接质量要求。呈正四棱柱状的垫块1外侧面方便 拆卸扳手卡设,另外便于对照与焊缝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垫块1由于长时间与裙板及边梁 外侧面接触摩擦,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将其拆卸下来,对垫块1的外端面进行二次加工,增 加平面的光洁度和平整性,以便能达到错边量控制要求。作为第二具体实施例,如图2-4所示,沿垫块1的内孔的第一台阶11向外设置有 第二台阶12,螺钉4上穿设有垫圈6,垫圈6设置在第二台阶12上,螺钉4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块,呈柱状,一端与调节杆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的端面是平面;调节杆,一端与所述垫块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杆支架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支架,包括一支撑杆和一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所述支撑杆外端形成叉形;所述支撑杆内端与所述调节杆螺纹连接,外端面与所述垫块的平面端面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力张建辉吴广龙袁武旋艳杰付一娜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