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其分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4991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穿设在所述壳体上的进气管、穿设在所述壳体上的排气管,所述进气管的排气端与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在所述壳体内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前面所述的分液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液器,可以避免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提高了压缩机在超低温下的运行可靠性和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其分液器
技术介绍
参见图3,现有技术的分液器包括壳体5和穿设在壳体5上的进气管3、排气管4和 过滤网2等,在壳体5内部,进气管3的排气端3b和排气管4的进气端4a同轴设置,过滤 网2设置在二者之间,冷媒从进气管进气端3a吸入后,从进气管的排气端3b排出,冷媒通 过过滤网2进行细化过滤,去掉杂质后从过滤网的细孔中排出,进入排气管4的进气端4a, 从排气管的排气端4b排出分液器进入压缩机泵体内部。对于应用于低温热泵型热水器和低温型空调的分液器来说,在超低温制热,尤其 是在低温化霜的超低温工况中,受冷媒和系统特性的影响,可能有极少部分未完全气化的 冷媒进入分液器。又因为现有技术中进气管和排气管同轴设计,进气管的排气端3b正对排气管的 进气端4a且二者之间的距离较短,从进气管3排出的冷媒穿过过滤网2后直接进入排气管 4中,冷媒中带有的少量液态冷媒虽然和过滤网2发生摩擦,但是摩擦产生的热量并不能使 该少部分液态冷媒完全过热气化,冷媒中含有的液态冷媒进入排气管4后就进入压缩机泵 体内部,容易使压缩机发生液击事故,轻则造成压缩机内磨损严重,影响压缩机的性能,重 则严重撞击阀片,造成阀片断裂,甚至造成该压缩器分液器的过滤网的变形,导致压缩机报 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其分液器,能够防止液态冷媒从分液器中流至 压缩机泵体中引起压缩机故障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穿设在壳体上的进 气管、穿设在壳体上的排气管,进气管的排气端与排气管的进气端在壳体内交错设置。进一步地,进气管与排气管分别纵向设置在壳体的上下两端,排气管的进气端高 于进气管的排气端。进一步地,该分液器还包括过滤元件,设置在进气管的排气端处。进一步地,该分液器还包括隔板,位于壳体内,并设置在进气管的排气端的下方; 隔板包括进气管的排气端在隔板上的投影部分所对应的反射区和投影部分以外的隔板部 分所对应的渗透区。进一步地,隔板垂直于进气管的排气端的中心线;其渗透区上设有第一渗透孔,使 冷媒中的杂质,如压缩机润滑油可以从第一渗透孔渗入到分液器的底部。进一步地,过滤元件为帽盖型过滤网,包括柱形部和位于柱形部底部的平面部或 弧形部。进一步地,隔板的反射区上设有第二渗透孔,且第二渗透孔的孔径小于第一渗透孔的孔径。如此,可以不影响隔板对冷媒的反射作用,又扩大了可渗透的范围。进一步地,进气管包括第一直段部和位于第一直段部下端的折弯段部,进气管的 第一直段部与排气管分别沿壳体的轴线穿设在壳体的两端,进气管的折弯段部的下端与排 气管的进气端错开。进一步地,进气管包括平行的第一直段部和第二直段部以及位于第一直段部和 第二直段部之间的折弯段部,进气管的第一直段部与排气管分别沿壳体的轴线穿设在壳体 的两端,进气管的第二直段部的下端与排气管的进气端错开。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前面所述的分液器。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将进气管的排气端与排气管的进气端交错设置,冷媒不直接从进气管进 入排气管,这样可以避免冷媒中的少量液态冷媒直接高速进入排气管中;又通过将排气管 的进气端高于进气管的排气端,气态的冷媒从排气管排出然后至压缩机泵体内,冷媒中含 有的液态的杂质(例如包括液态的冷媒和压缩机润滑油)则沉积到分液器的下部,进一步 避免了液态冷媒从分液器中流至压缩机泵体中引起压缩机故障的问题。(2)在进气管的排气端处设置过滤元件,这样,冷媒从分液器的进气管吸入后通过 过滤元件例如为过滤网进行过滤,可以细化冷媒,且冷媒中的液态冷媒经过为过滤网摩擦 生热可以部分气化。(3)在在进气管的排气端的下方设置有隔板,从进气管排出的冷媒高速撞击隔板, 冷媒中通过过滤网的少量液态冷媒与过滤网摩擦产生的摩擦热虽然不能使该少量液态冷 媒完全过热气化,但与隔板的高速撞击时也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冷媒中的少量液体经过上 述两次摩擦后产生的摩擦热将该少量液态冷媒已经完全气化。同时冷媒在隔板的反弹作用 下逆向往上运动,完全气化的冷媒经过排气管排出分液器后进入压缩机泵体进行压缩。进 一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少量液态冷媒从分液器中通过后进入压缩机,容易引起压缩机故障 等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压缩机在超低温下的运行可靠性和压缩机性能的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 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 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分液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分液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3示意性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分液器的剖面结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分液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如图所 示,该分液器包括壳体5、穿设在壳体5上的进气管3和排气管4、过滤元件2以及位于壳 体内的隔板1。其中,进气管3的排气端3b与排气管4的进气端4a交错设置。这样冷媒从进气管3进入后不直接进入排气管4,冷媒中的液态的杂质(例如包括液态的冷媒和压缩机 润滑油)沉积到分液器的下部,气态冷媒从排气管4排出然后至压缩机泵体内。这样,从排 气管4排出分液器然后进入压缩机泵体的冷媒中不含液态冷媒,所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 进气管3的排气端3b和排气管4的进气端4a的同轴设置,冷媒直接从进气管3进入排气 管4中,其中含有的液态冷媒从分液器流至压缩机泵体中引起压缩机故障的问题。进而达 到了提高压缩机尤其在超低温下的运行可靠性和工作性能的效果。优选地,如图1所示,进气管3与排气管4纵向设置在壳体5的上下两端,排气管 的进气端4a高于进气管的排气端3b,这样,可进一步避免从进气管3的排气端3b的冷媒直 接进入排气管4的进气端4a中。另外,通过设置过滤元件2和隔板1,可以细化冷媒,并且冷媒在通过过滤元件2 时,与过滤元件2摩擦生热,然后高速撞击隔板1,与隔板1摩擦生热,然后在隔板1的反弹 作用下逆向运动,进入排气管4,然后排出分液器。通过过滤元件2的少量液态冷媒在与过 滤元件2摩擦生热和与隔板1摩擦生热后,产生的热量可以将从进气管3进入分液器的少 量液态冷媒完全气化,进一步降低液态冷媒通过排气管4进入压缩机泵体的可能性。由图1中可以看出,进气管3呈直线型,排气管4呈L型,L型排气管4的竖直段 与进气管平行,且L型排气管的竖直段从壳体5的下端延伸出,排气管4的水平段在壳体5 的下方与竖直段连接。这种结构比较简单即可使进气管的排气端3b和排气管的进气端4a 交错开。图1中示出了隔板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隔板1垂直于进气管的排气端3b的中 心线,这样通过过滤元件2的冷媒可以正面撞击隔板1,以产生大量的摩擦热,使冷媒中的 液态冷媒完全气化。隔板1具有与壳体5内壁相连接的翻边la,以及用于固定排气管4的 排气管安装孔lb。这样隔板1和排气管4都可以稳定地设置在分液器壳体5内,不容易产 生松动。隔板1上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渗透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液器,包括:壳体(5)、穿设在所述壳体(5)上的进气管(3)、穿设在所述壳体(5)上的排气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的排气端(3b)与所述排气管(4)的进气端(4a)在所述壳体(5)内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