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苏植物浓缩提取液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3533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苜苏植物浓缩提取液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选择富含多糖、皂甙、黄酮保健营养成分、大叶和茎叶比接近1~1.2、年累计鲜草产量等于或者高于6000Kg/亩的苜蓿品种为发芽和制作叶粉的材料,选择叶面、叶背都为紫红色的大叶紫苏为制作紫苏叶粉的材料,然后进行富硒苜蓿芽粉制作、苜蓿新鲜叶粉制作和紫苏新鲜叶粉制作,再进行苜苏植物浓缩提取液制作,在水溶液中萃取苜蓿芽粉、苜蓿叶粉、紫苏叶粉,萃取物过滤后得浓缩芽液和浓缩叶液,将其按比例组合成苜苏植物浓缩提取液。(*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保健营养液的制作工艺,具体是一种苜苏植物浓缩提取液的制作工艺。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苜蓿一直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豆科牧草植物之一,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五位.近数十年来,随着人们对苜蓿特殊营养成分及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如美国、法国等已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开发出单一以苜蓿为原料,或以苜蓿为主要原料辅以其它化学药品的近二十余种苜蓿保健品,如钙镁片、天然β-胡萝卜素营养胶囊等产品。而我国对苜蓿保健功能的研究尚属起步,对苜蓿保健食品的开发限于人力、物力等条件限制,尚属空白,但市场前景应是十分诱人的。据文献检索发现,美国安利公司生产的钙镁片和天然β-胡萝卜素营养胶囊已在销售多年,。钙镁片中除苜蓿为基础外,配以碳酸钙,氧化镁,磷酸二钙,柠檬酸锰等11种原料。同样天然β-胡萝卜素营养胶囊中除苜蓿浓缩素外,配以胡萝卜素,卵磷脂,玉米油,明胶,黄豆油,维生素E油等9种原料。这两种产品中苜蓿所占比例很小,其极大部分为化学制剂或其它成分。这些产品没有表明有降脂和护肝功能,且因有大比例化学制剂,也就存在一定程度肠道吸收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苜苏植物浓缩提取液的制作工艺,该工艺完全以天然保健植物为原料,提取过程中不加任何化学药品、化学色素和化学防腐剂又能保证植物浓缩提取液富含有效营养成分,制作的苜苏植物浓缩提取液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的产品。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方法为首先选择富含多糖、皂甙、黄酮等保健营养成分、大叶和茎叶比接近1~1.2、年累计鲜草产量等于或者高于6000Kg/亩的苜蓿品种(非秋眠型EUREKA、半秋眠型DERBY等)为发芽和制作叶粉的材料,选择叶面、叶背都为紫红色的中国乡土品种一大叶紫苏为制作紫苏叶粉的材料,然后进行富硒苜蓿芽粉制作、苜蓿新鲜叶粉制作和紫苏新鲜叶粉制作,再进行苜苏植物浓缩提取液制作,在水溶液中萃取苜蓿芽粉、苜蓿叶粉、紫苏叶粉,萃取物过滤后得浓缩芽液和浓缩叶液,将其按比例组合成苜苏植物浓缩提取液。所得苜苏植物浓缩提取液,有极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脂护肝功能。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内容如下1.富硒苜蓿芽粉制作(a)选择洁净、千粒重≥1.5g、发芽率≥90%的苜蓿种子;(b)在22℃±2℃的条件下,用清水浸种3-4小时,使种子增重60%后进行发芽处理;(c)发芽期间,每天两次用25ppm亚硒酸钠溶液喷洒,亚硒酸钠溶液浓度的决定,既要保证芽苗内聚硒量较高,又不抑制芽苗的生长;(d)当芽苗生长到子叶充分展开时收获;(e)在55℃≤t≤60℃条件下将芽苗进行通风干燥粉碎,芽粉保存在t<10℃低温、干燥环境中,通过以上制作流程,富硒苜蓿芽粉聚硒量可达23.20ppm为对照(用水喷洒)时2.24ppm的10.4倍。2.苜蓿新鲜叶粉制作(a)将上海及附近地区3月~10月期间(其它地区苜蓿新鲜叶粉保健营养成分及含量相近也可使用)收获的苜蓿新鲜叶片洁净并风干;(b)在55℃≤t≤60℃条件下将叶片通风干燥,粉碎成细粉,然后在t<10℃的条件下低温干燥保存。3.紫苏新鲜叶粉制作(a)紫苏品种为叶面、叶背都为紫红色的大叶品种,其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青苏;(b)收获叶片时间为初花期植株中部叶片,其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高于幼叶和老叶,初花期β胡萝卜素含量为幼叶的5.3倍,类胡萝卜素含量为幼叶的4.5倍;(c)将收获叶片及时清洗风干,进而在55℃≤t≤60℃条件下通风干燥粉碎成细粉,在t<10℃条件下低温、干燥保存。4.苜苏植物浓缩提取液制作(a)将富硒苜蓿芽粉、苜蓿新鲜叶粉和紫苏新鲜叶粉各自用20倍水搅拌后静止1小时,使其充分溶胀,然后煮沸分次浓缩为原体积的1/20,PH为6-7;(b)按体积比将富硒苜蓿芽液、苜蓿叶液、紫苏叶液依1.56∶1∶1.44混合成均质浓缩液。本浓缩提取液所需植物材料的发芽环境和生长环境必须不施农药、不施化肥和不用除草剂,通过生物农药、天敌、有机肥、轮作等农业栽培措施,保证原料生产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不同于国外已开发的苜蓿产品,它的特点是由苜蓿、紫苏两种天然保健植物在三个不同生长阶段保健营养成分的综合和互补所组成的浓缩提取液。富硒苜蓿芽除含大量营养元素外,丰富的植物硒含量具高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抑瘤作用;苜蓿新鲜叶片是维生素A、E、K的良好来源,并且含有4倍于橘子汁的维生素C外,特别是所含卢瑟醇、苜素醇等异黄酮类衍生物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癌、心脏病和调节血脂、利尿、抗菌之功用;而紫苏一直是国内外食品、医药、轻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浓缩提取液中采用的初花期紫苏叶粉比茎和幼叶、老叶更富含萜类、黄酮及甙类、类脂类、花青素及多糖等,有抑菌、抑癌、调节血脂、抗氧化作用,特别是紫苏叶中挥发油含量为0.5~0.7%,挥发油中主要是紫苏醛、紫苏酮、二氢紫苏醇等一类萜类化合物,可起到植物防腐剂功用,其抑菌作用胜过苯甲酸和尼泊金乙脂。为此将两种植物3个不同生长阶段的保健营养成分的综合和互补,使本浓缩提取液比现有产品更具广泛保健功能。本专利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本专利技术产品完全是天然植物组成,且又是两种植物3个不同生长阶段提取的精华高度浓缩而成,其中富硒苜蓿芽和苜蓿叶粉中提取的浓缩液,占整个产品的64%,产品的组成保证了具有易吸收、降脂效果明显的特点,价格核算只有美国安利产品钙镁片、天然β-胡萝卜素胶囊的三分之一左右。本专利技术保健功能的由来除了含有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外,丰富的、特有结构的多糖、皂甙、异黄酮含量对降脂和增强免疫效应的功能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植物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本专利技术工艺的具体内容,提供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1.富硒苜蓿芽粉制作(a)选择洁净、贮藏期一年、千粒重为1.5g、发芽率为90%的苜蓿种子;(b)在24℃的条件下,用清水浸种3小时,使种子增重60%后进行发芽处理;(c)发芽期间,每天两次用25ppm亚硒酸钠溶液喷洒;(d)当苜蓿的子叶充分展开,并呈现绿色时收获;(e)在t为60℃条件下将芽苗进行通风干燥粉碎,芽粉保存在t为5℃干燥环境中,通过以上制作流程,富硒苜蓿芽粉聚硒量达23.20ppm为对照(用水喷洒)时2.24ppm的10.4倍。2.苜蓿新鲜叶粉制作(a)将上海地区3月收获的苜蓿新鲜叶片洁净并风干;(b)在t为60℃条件下将叶片通风干燥, 粉碎成细粉,然后在t为9℃的条件下干燥保存。苜蓿叶粉呈绿色,并带有特殊香味,保健营养成分及含量应达到(ppm)Ca11820,P5086,Fe1049,Mg2757,Zn38.57,K28970,Cu17.57,Se0.46,粗多糖7880,粗皂甙1540。3.紫苏新鲜叶粉制作(a)紫苏品种为叶面、叶背都为紫红色的大叶品种,其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青苏;(b)收获叶片时间为初花期植株中部叶片,其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高于幼叶和老叶,初花期β胡萝卜素含量为幼叶的5.3倍,类胡萝卜素含量为幼叶的4.5倍;(c)将收获叶片及时清洗风干,进而在t=60℃条件下通风干燥粉碎成细粉,在t为9℃条件下干燥保存。紫苏新鲜叶粉保健营养成分及含量达到(ppm)Ca23580,P38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雪华安渊陈铭荻赵仪华杨丽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