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2884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瓦,包括轴瓦本体,所述的轴瓦本体内环周面上设有贯穿的油槽,油槽上设有与轴瓦本体外环周面贯通的油孔,且所述的油孔以轴瓦本体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设置。由于在轴瓦本体的内环周面上增设有贯穿的油槽,且在所述的油槽上设有与轴瓦本体外环周面贯通的油孔,所以当转轴与轴瓦之间的润滑油经长期使用消耗掉后,用户无需将转轴与轴瓦拆分开,直接可通过油槽上的油孔,便可实现往转轴与轴瓦之间的内部接触面上添加润滑油,方便快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瓦
技术介绍
轴瓦是机械设计中一个重要件,轴瓦通常套设在转轴上对转轴起保护作用,由于 转轴和轴瓦在使用过程中处于不断地磨擦转动,所以就需要转轴和轴瓦之间得到充分的润 滑,传统的做法是往转轴和轴瓦之间添加润滑油,由于需要将润滑油添加到转轴与轴瓦之 间的内部接触面上,所以添加时需要将转轴和轴瓦拆分开后再往内部添加,整个过程工序 繁琐,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添加润滑油等的轴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瓦,包括轴瓦本体,所述的轴瓦本体内 环周面上设有贯穿的油槽,油槽上设有与轴瓦本体外环周面贯通的油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轴瓦本体的内环周面上增设有贯穿的油槽,且 在所述的油槽上设有与轴瓦本体外环周面贯通的油孔,所以当转轴与轴瓦之间的润滑油经 长期使用消耗掉后,用户无需将转轴与轴瓦拆分开,直接可通过油槽上的油孔,便可实现往 转轴与轴瓦之间的内部接触面上添加润滑油,方便快捷。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油孔以轴瓦本体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 分布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给出了一种轴瓦,包括轴瓦本体1,所述的轴瓦本体1内环周面上设 有贯穿的油槽11,油槽11上设有与轴瓦本体1外环周面贯通的油孔111,且所述的油孔111 以轴瓦本体1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设置。由于在轴瓦本体1的内环周面上增设有贯穿的油槽11,且在所述的油槽11上设有 与轴瓦本体1外环周面贯通的油孔111,所以当转轴与轴瓦本体1之间的润滑油经长期使用 消耗掉后,用户无需将转轴与轴瓦本体1拆分开,直接可通过油槽11上的油孔111,便可实 现往转轴与轴瓦本体1之间的内部接触面上添加润滑油,方便快捷。权利要求1.一种轴瓦,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瓦本体,所述的轴瓦本体内环周面上设有贯穿的油 槽,油槽上设有与轴瓦本体外环周面贯通的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孔以轴瓦本体的中心轴线为中 心左、右对称分布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瓦,包括轴瓦本体,所述的轴瓦本体内环周面上设有贯穿的油槽,油槽上设有与轴瓦本体外环周面贯通的油孔,且所述的油孔以轴瓦本体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设置。由于在轴瓦本体的内环周面上增设有贯穿的油槽,且在所述的油槽上设有与轴瓦本体外环周面贯通的油孔,所以当转轴与轴瓦之间的润滑油经长期使用消耗掉后,用户无需将转轴与轴瓦拆分开,直接可通过油槽上的油孔,便可实现往转轴与轴瓦之间的内部接触面上添加润滑油,方便快捷。文档编号F16C33/04GK201934506SQ201120087020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吴永品, 林晓光 申请人:浙江一铭机车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瓦,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瓦本体,所述的轴瓦本体内环周面上设有贯穿的油槽,油槽上设有与轴瓦本体外环周面贯通的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光吴永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一铭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