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铝合金半固态铸锭的连续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1720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半固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生产铝合金半固态铸锭的连续铸造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分流盘、导流管及位于导流管中部的机械搅拌器搅拌杆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50-80℃;然后,将熔炼合格的过热铝液以高于其液相线温度100-200℃连续不断地浇注到分流盘内,待分流盘内铝液高度达到50-150mm范围内时,引锭底座开始动作,连续铸造过程开始,分流盘内铝液高度须始终保持在50-150mm范围内;最后连续铸造过程开始的同时,位于导流管外部的电磁搅拌器和导流管中部的机械搅拌器同时启动,对流经导流管的铝液进行搅拌。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可以低成本、大批量的生产铝合金半固态铸锭,尤其适合大直径铝合金半固态铸锭的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半固态加工
,特别涉及到一种生产铝合金半固态铸锭的连续铸造铸造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半固态加工技术与传统的固态加工技术和液态加工技术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从其提出至今的四十年来,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金属半固态加工技术按工艺路线可分为触变加工和流变加工两类,目前触变加工由于工艺稳定性高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工业应用。触变加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生产半固态铸锭、半固态铸锭二次加热至半固态温度、最终成形。半固态铸锭的生产是半固态触变加工技术应用的基础和关键。目前,生产半固态铸锭的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搅拌法、电磁搅拌法、喷射沉积法、双螺旋剪切法、单辊旋转法、斜坡冷却法、近液相线浇注法等,但真正获得工业应用的只有电磁搅拌法。机械搅拌法是出现最早的一种半固态铸锭生产方法,由于存在效率低、搅拌装置材质寿命短、污染金属熔体等缺点,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由于电磁场具有非接触、能量密度高、清洁和可精确设计与控制等特点,这电磁搅拌法成为实际工业应用中生产铝合金半固态铸锭的主要方法。目前采用电磁搅拌法生产半固态铸锭的技术在国内外已有几个专利,但是它们均存在如下不足1)电磁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铝合金半固态铸锭的连续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 对分流盘、导流管及位于导流管中部的机械搅拌器搅拌杆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50-80℃;2)将熔炼合格的过热铝液以高于其液相线温度100-200℃连续不断地浇注到分流盘内,待分流盘内铝液高度达到50-150mm范围内时,引锭底座开始动作,连续铸造过程开始,分流盘内铝液高度须始终保持在50-150mm范围内;3)连续铸造过程开始的同时,位于导流管外部的电磁搅拌器和导流管中部的机械搅拌器同时启动,对流经导流管的铝液进行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春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福来明思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