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育山专利>正文

可调整左右向的座椅扶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5960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整左右向的座椅扶手结构,是对组设在座椅两旁扶手其底部的左右调整组体是包含有一本体、一左右侧轨、一活动件,及一螺固组件所构成;而其改良部位是在:该本体一侧的引导条沟其两周边是设有复数道的弧凹限制部,以允许一两旁形成有抵制突部的引导件能呈适度迫切的套合其间,及对引导件上端是靠设一其间设有孔的拨动件,以允许一螺固组件贯穿过拨动件及引导件其间预设的孔,并使螺固组件一端能与相临一侧的活动件其间螺孔作一方位旋锁成一体;以使组成的左右调整组体在作为扶手的内外宽幅调节时能获有确切的方位抵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可调整左右向的座椅扶手结构,其是作为组装在座椅两旁 扶手其底部的左右调整组体,能依据使用者的体型在坐入座椅后通过轻便的操作来调整出 手部靠设时获有最佳舒适的内外向位移调节设计的座椅扶手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组设在座椅两旁扶手其底部的左右向调整组体50(如图1、图1-1),通常是包 含一固设在座椅其扶手支持架顶端的本体10其间两内侧各套合以侧轨20,而该两侧轨20 是可与本体10相应方位作一扣设,对结合在本体10其间的两侧轨20之间是可套合以活动 件30,继在本体10 —侧层面预设的条槽101之间是对应贯穿一螺固组件40、并使该螺固组 件40其螺纹段401旋锁在活动件30相应的螺孔301之间,以使螺固组件40在依着本体10 该条槽101作左右向位移时,能一并带动活动件30作同步位移,而该活动件30 —侧则是可 结合以所须宽幅及形态的座椅扶手(在此的座椅扶手未作图面表示),使得当活动件30在 受到引导移动时能一并将座椅扶手调节至所需的靠内/或靠外方位,以配合不同体型的使 用者在坐入座椅后能适时的调整出较佳的扶手摆设宽幅。但这种座椅扶手的调整组体在调节至所须方位后,若使用者手部在靠设时因往内 挪动/或朝外推移下,便会再度使座椅扶手的方位有所变动,造成为获得原先的舒适靠设, 必须再作一扶手的内外向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即是如上述作为组设在座椅两旁扶手其底部的左右调整组体在使用 上所存有的缺点来作一具体改善,以使该左右调整组体在使用上能通过轻便的操作即可达 到所需的扶手宽幅,且对使用者在坐入后也不致因手部的稍微挪移便发生偏移现象,使得 座椅扶手在完成所需的方位调节后能一并获有确切的宽幅架设,以利使用者手部的舒适抵罪。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整左右向的座椅扶手结构,是对座 椅两旁扶手其底部组设的左右调整组体,包含有一本体、一套合入所述本体并与所述本体 呈方位扣设的左右侧轨、一套合入所述左右侧轨之间的活动件,及在所述本体一侧形成的 一引导条沟;所述引导条沟以利一螺固组件贯穿其间并与所述活动件作一方位结合;该本体一侧的引导条沟的两周边设有多道弧凹限制部,以允许一两旁形成有抵制 突部的引导件能套合,及对所述引导件上端靠设一与所述引导件间设有孔的拨动件,以允 许一螺固组件贯穿过所述拨动件及所述引导件间预设的孔,并使所述螺固组件该截螺纹段 能与相临一侧的活动件其间螺孔作一方位旋锁成一体;以使组成的左右调整组体在作为扶手的内外宽幅调节时,只需以手部握持拨动件 并循着本体该引导条沟作所需的朝内/或外挪移,以一并带动引导件沿着相应周边的每一 弧凹限制部作方位拨切,使得与螺固组件一端作结合的活动件能在达到预设方位时保持抵制,而利于座椅扶手的方位不致随易被外力拨挪移动。实施时,该套合在所述本体的引导条沟之间的引导件是以具强韧度的塑料质一体 成型,并在所述引导件间形成有至少一道间隔透空部位,以使引导件在所述本体的引导条 沟的每一弧凹限制部之间作方位拨切时能弹性顶抵。实施时,该靠设在引导件上端的拨动件是以塑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可调整左右向的座椅扶手结构,其是作为组 装在座椅两旁扶手其底部的左右调整组体,能依据使用者的体型在坐入座椅后通过轻便的 操作来调整出手部靠设时获有最佳舒适的内外向位移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座椅扶手的左右向调整组体的仰视外观示意图;图1-1是现有座椅扶手的左右向调整组体的截面示警图;图2是本技术座椅扶手的左右向调整组体的仰视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座椅扶手的左右向调整组体的仰视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座椅扶手的左右向调整组体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座椅扶手的左右向调整组体的仰视作动实施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本体;101-条槽;20-侧轨;30-活动件;301-螺孔;40-螺固 组件;401-螺纹段;50-左右调整组体;1-本体;11-引导条沟;12,53,61-孔;13-间距; 14-弧凹限制部;2-左右侧轨;21-活动空间;22-凸耳;23-突部;24-扣设段;3-活动件; 31-螺孔;4-螺固组件;41-螺纹段;5-引导件;51-抵制突部;52-间隔透空部位;6-拨动 件;7-左右调整组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可调整左右向的座椅扶手结构,如图2、图3所示,是对组设在座椅 两旁扶手其底部的左右调整组体7包含有一本体1、一左右侧轨2、一活动件3和一螺固组 件4。其中,一本体1,其是一预设宽幅的中空部件并在一侧(在此是以底部为实施,因图3是 一仰视示意)形成一引导条沟11,在该引导条沟U的两旁是预设有孔12,而在另侧(在 此是以顶端为实施)则横向保持一间距13,以利组设的座椅扶手能在受到引导时作活动位移。一左右侧轨2,其是依本体1的内部高度及深度来取决出的引导部件,在该左右侧 轨2其间是凹设一活动空间21,及在左右侧轨2的一侧是延伸出一截凸耳22并在其层面 上形成一突部23,以利左右侧轨2在套合入本体1内能使该突部23扣入相应方位的孔12, 而在左右侧轨2的前后端则是朝外延伸一截扣设段24,以与本体1在结合时形成一迫切抵 制。一活动件3,其是依左右侧轨2的活动空间21高度来取决出的活动部件,以利能套 合入左右侧轨2之间,而该活动件3是可搭配座椅扶手作一方位结合,及在活动件3其间设 有一螺孔31。一螺固组件4,其是可贯穿本体1 一侧的引导条沟11、并与套合在本体1其间的活 动件3所设螺孔31予以方位旋锁。而本技术的改良部位则是在该本体1 一侧的引导条沟11其两周边是设有多道弧凹限制部14(如图3),以允 许一两旁形成有抵制突部51的引导件5能呈适度迫切的套合其间,而该引导件5是以具强 韧度的塑料质一体成型,并在引导件5其间形成有至少一道间隔透空部位52,及对引导件5 上端是靠设一其间设有孔61的拨动件6(在此的拨动件是以塑料质作为实施),以允许一螺 固组件4贯穿过拨动件6及引导件5其间预设的孔61、53,并使螺固组件4该截螺纹段41 能与相临一侧的活动件3其间螺孔31作一方位旋锁成一体(如图4)。依上组成的左右调整组体7在作为扶手的内外宽幅调节时(如图5),是只需以手 部握持拨动件6并循着本体1该引导条沟11作所须的朝内/或外挪移,以一并带动引导件 5沿着相应周边的每一弧凹限制部14作方位拨切,而当引导件5在本体1其引导条沟11的 每一弧凹限制部14之间作方位拨切,是能通过其所具有的适切弹性而呈顺畅位移,同时, 使得与螺固组件4 一端作结合的活动件3能在达到预设方位时保持有适切迫紧的抵制,而 利于结合在活动件3 —侧的座椅扶手其方位不致随易被外力拨挪移动。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 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可调整左右向的座椅扶手结构,是对座椅两旁扶手其底部组设的左右调整组体,包含有一本体、一套合入所述本体并与所述本体呈方位扣设的左右侧轨、一套合入所述左右侧轨之间的活动件,及在所述本体一侧形成的一引导条沟;所述引导条沟以利一螺固组件贯穿其间并与所述活动件作一方位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左右向的座椅扶手结构,是对座椅两旁扶手其底部组设的左右调整组体,包含有一本体、一套合入所述本体并与所述本体呈方位扣设的左右侧轨、一套合入所述左右侧轨之间的活动件,及在所述本体一侧形成的一引导条沟;所述引导条沟以利一螺固组件贯穿其间并与所述活动件作一方位结合;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一侧的引导条沟的两周边设有多道弧凹限制部,以允许一两旁形成有抵制突部的引导件能套合,及对所述引导件上端靠设一与所述引导件间设有孔的拨动件,以允许一螺固组件贯穿过所述拨动件及所述引导件间预设的孔,并使所述螺固组件该截螺纹段能与相临一侧的活动件其间螺孔作一方位旋锁成一体;以使组成的左右调整组体在作为扶手的内外宽幅调节时,只需以手部握持拨动件并循着本体该引导条沟作所需的朝内/或外挪移,以一并带动引导件沿着相应周边的每一弧凹限制部作方位拨切,使得与螺固组件一端作结合的活动件能在达到预设方位时保持抵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育山
申请(专利权)人:赖育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