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1483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扶手装置,其包括一立杆,该立杆的一端具有一座部;一连动件,设于该座部相对连结该立杆的一侧,且该连动件与座部可相对旋转;一扶手座,设于该连动件相对设置该座部的一侧,且该扶手座与连动件可相对平移;借该连动件的组设,使该座部与连动件间,以及该扶手座与连动件间分别具有可相互嵌合的定位部及定位元件,且该扶手座与连动件间具有轨道,即可便利调整扶手座旋转或平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成本,组装容易且便利,亦可降低组装成本,又由于机构单纯,构件间的动作也较顺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扶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构件简化且可降低成本的扶手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6 图8所示,为现有的扶手装置,其具有一固定于座椅二侧的固定座51,该 固定座51上方具有一滑动座52,且该滑动座52上方具有一平行连杆机构53,其具有一主 连杆54,该主连杆54承载有一靠垫55,与一对分别枢接于主连杆54两端的摆臂连杆56,该 对摆臂连杆56另一端枢接于该固定座51,且该对摆臂连杆56与固定座51间具有二弹片 57,又该对摆臂连杆56间具有一连接片58,借该平行连杆机构53的支撑,以可将该靠垫55 移动至不同的位置(如图7所示),或不同的角度(如图8所示)。但,该现有扶手装置的平行连杆机构53构件繁多,因此成本高,且其组装成本亦 高,又因其枢转点多,须保持各枢转点的顺畅,组装不易,且各枢转点间容易产生卡制而造 成枢转不够顺畅。有鉴于此,故如何改进上述缺点,实为本技术所欲解决的重点所在,因此,本 创作人乃凭借着长期对于相关产业的研究及融会贯通的构思,终于研制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 供一种扶手装置,其可降低成本,组装容易且便利,亦可降低组装成本,又由于机构单纯,构 件间的动作也较顺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立杆,该立杆的一端具有一座部;一连动 件,设于该座部相对连结该立杆的一侧,且该连动件与座部可相对旋转;一扶手座,设于该 连动件相对设置该座部的一侧,且该扶手座与连动件可相对平移。前述的扶手装置,其中座部具有一组接面,该组接面的中央具有一轴杆,该轴杆二 端分别具有一凸座,于该组接面相对各凸座且远离该轴杆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连 动件中央具有一孔,可供该座部的轴杆穿伸,该连动件于该孔的二端分别对应形成有一中 空部,可供该座部的各凸座穿伸,该二中空部于接近该孔的位置且对应该第一定位部分别 设有一第一定位元件,该连动件于各该中空部远离该孔的位置分别设有与该第一定位元件 平行的一第二定位元件,以供与该座部的第一定位部相互嵌合;该扶手座设有二与该第一 定位元件平行的长孔,可供该座部的各凸座穿伸,该扶手座相对该连动件的一侧且于该二 长孔内侧分别平行设有一第二定位部,以供与该连动件的第一定位元件相互嵌合,且于该 扶手座与连动件之间设有至少一轨道。前述的扶手装置,其中连动件的第一定位元件弯折呈弧状且具有弹性且该弧状部 位远离该座部,于各第一定位元件远离该座部的弧状外缘具有至少一凸设的定位端或一凹槽;该扶手座的各第二定位部沿该长孔连续排列具有多个凹槽或凸设的定位端。前述的扶手装置,其中座部的第一定位部对应该连动件的各第二定位元件,该第 一定位部是以该轴杆为中心,而于各凸座的外缘排列形成有多个凹槽或凸设的定位端;该 连动件的各第二定位元件弯折呈弧状且具有弹性,且该弧状部位相对该座部的第一定位 部,于各第二定位元件相对该座部第一定位部具有至少一凸设的定位端或一凹槽。前述的扶手装置,其中连动件远离该座部的一侧且于各中空部二端分别设有与该 第一定位元件平行的一第一槽道与一第一挡部;该扶手座相对该连动件的一侧且于各长孔 二端分别平行设有一第二槽道与一第二挡部;使该扶手座第二槽道与连动件第一挡部相互 嵌合,且使该扶手座第二挡部与连动件第一槽道相互嵌合,即可形成该轨道。前述的扶手装置,其中座部的凸座中央设有一轴孔,该扶手座远离该连动件的一 侧且于二长孔的外端分别凸设有一与长孔平行的挡缘,令一连结元件与各挡缘相交,该连 结元件二端具有至少一穿孔,利用数个固定件穿伸该连结元件二端的穿孔、扶手座的二长 孔及连动件的二中空部,并结合于该座部二凸座的轴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借由一连动件与扶手座及立杆一端的座部连结,使 该扶手座可与连动件作相对平移,且该连动件可与该立杆上的座部作相对旋转,以达到便 利调整使用的功效,可降低成本,组装容易且便利,亦可降低组装成本,且构件单纯,使构件 间的动作可较为顺畅。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平移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旋转示意图。图6是现有扶手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现有扶手装置的平移示意图。图8是现有扶手装置的旋转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图中所示为本技术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请参阅图1 图3,以下是本技术扶手装置的实施例说明,其包含一立杆1,该立杆1的一端具有一座部11,该座部11远离该立杆1的一侧具有一 组接面111,该组接面111的中央具有一轴杆12,该轴杆12 二端分别具有一凸座13,各该凸 座13中央设有一轴孔131 ;该座部11组接面111相对该各该凸座13且远离该轴杆12的 一端设有一第一定位部14,该第一定位部14是以轴杆12为中心,而于各该凸座13的外缘 排列形成有多个凹槽15。一连动件2,设于该座部11相对连结该立杆的一侧,该连动件2对应该座部11形 状且中央具有一孔21,该连动件2于该孔21的二端分别对应形成有一中空部22,该二中空4部22于接近该孔21的位置且对应该第一定位部14分别设有平行的一第一定位元件23,各 第一定位元件23是弯折呈弧状且具有弹性,且该弧状部位远离该座部11,于各第一定位元 件23远离该座部11的弧状外缘凸设有至少一定位端231 ;该连动件2远离该座部11的一 侧且于各中空部22 二端分别设有与该第一定位元件23平行的一第一槽道24,而各第一槽 道24与中空部22间分别具有与第一槽道24平行的一第一挡部25 ;该连动件2于各中空 部22远离该孔21的位置分别设有与该第一定位元件23平行的一第二定位元件26,各第二 定位元件26弯折呈弧状且具有弹性,且该弧状部位相对该座部11的第一定位部14,于各第 二定位元件26相对该第一定位部14的凹槽15凸设有至少一定位端261 ;该连动件2的孔 21可供该座部11的轴杆12穿伸,且该二中空部22可供该座部11的二凸座13穿伸,使该 连动件2组设于该座部11上,并使该连动件2与座部11间可相对旋转,且该连动件2各该 第二定位元件26的定位端261与该座部11的凹槽15相互嵌合。一扶手座3,设于该连动件2相对设置该座部11的一侧,该扶手座3对应该座部 11的二凸座13位置且设有二与该第一定位元件23平行的长孔31,该扶手座3远离该连动 件2的一侧且于各该长孔31的外端凸设有一与长孔31平行的挡缘32 ;该扶手座3相对该 连动件2的一侧设有一容设空间33,该容设空间33于该二长孔31内侧分别平行设有一第 二定位部34,各该第二定位部34沿该长孔31连续排列具有多个凹槽35,且该容设空间33 于各长孔31 二端分别平行设有一第二槽道36,而各第二槽道36外侧分别具有一与第二槽 道36平行的第二挡部37 ;使该扶手座3的第二槽道36与连动件2的第一挡部25相互嵌 合,且使该第二挡部37与连动件2的第一槽道24相互嵌合,即可形成一轨道38 ;使该二凸 座13穿伸该二长孔31,且使该连动件2各第一定位元件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扶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立杆,该立杆的一端具有一座部;  一连动件,设于该座部相对连结该立杆的一侧,且该连动件与座部可相对旋转;  一扶手座,设于该连动件相对设置该座部的一侧,且该扶手座与连动件可相对平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雪玉
申请(专利权)人:稳尚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