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生素C缓释制剂,由缓释微丸制成,缓释微丸由素丸和包衣层组成,其特征在于素丸由空白丸芯、维生素C、抗氧剂、抗氧增效剂、粘合剂和其他药物制剂辅料组成,包衣层由缓释包衣材料、增塑剂、致孔剂和消泡剂组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维生素C的剂型,尤其涉及一种维生素C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共同确定的人类的26种基本药物之一,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心功能、降血脂、抗血栓、抗癌等药理作用。维生素C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在光、热、水、氧气、碱等环境下极易氧化分解而失效。人类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只能从膳食中获取这种维持机体所必需的物质。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维生素C的制剂,但维生素C口服后,迅速的被小肠所吸收,在体内的稳定浓度为10~15mg/l,当浓度大于20mg/l的时候,多余的部分则以原形排出体外,临床上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的时候,往往需要患者频繁的服用,患者的依从性较差,而且经常会出现漏服现象。如何研制一种稳定的具有较长缓释效果的维生素C的制剂,一直为人们所追求,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诸多国家中,有很多公司在销售一种采用乙基纤维素包衣后的维生素C颗粒,这种可以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维生素C的氧化变色问题,但是不能提供较好的缓释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释效果好,长效稳定的维生素C制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生素C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一种维生素C缓释制剂,由缓释微丸制成,缓释微丸由素丸和包衣层组成,其特征在于素丸由空白丸芯、维生素C、抗氧剂、抗氧增效剂、粘合剂和其他药物制剂辅料组成,包衣层由缓释包衣材料、增塑剂、致孔剂和消泡剂组成;抗氧剂是硫脲、核黄素、硫代苏糖醇、亚硫酸钠、硫酸钠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抗氧增效剂是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硼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缓释包衣材料是具有膜控作用的缓释材料以及具有骨架缓释作用的骨架材料,其中膜控作用的缓释材料是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的水分散体、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以及各种各样的丙烯酸树脂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具有缓释作用的骨架材料可以是巴西棕榈蜡、瓜耳树胶、蝗豆胶、托辣甘树胶、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羧乙烯、十八烷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素丸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空白丸芯10%~50%、维生素C 50~70%、抗氧剂0.001%~0.05%、抗氧增效剂2%~15%、粘合剂0.2%~1%、其他辅料2%~5%,包衣层增重1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维生素C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先制备素丸和包衣液,然后将素丸用包衣包裹制备缓释微丸,再将缓释微丸制成制剂;制备素丸时取抗氧剂、抗氧增效剂、粘合剂和其他药物制剂辅料溶解在适量的水中,然后加入缓释剂量的维生素C,边加水边搅拌,直到将维生素C全部溶解,取空白丸心,在流化床中采用侧喷的工艺将含有维生素C的溶液加载到空白丸心的表面,进风温度50℃引风风量25HZ雾化压力3.0kg流速10ml/min转盘转速14HZ,将加载完药物的微丸在流化床中顶喷干燥,进风温度53℃引风风量19HZ;包衣液的制备,首先配置10%的缓释材料的乙醇溶液,再加入增塑剂、致孔剂和消泡剂,搅拌2小时;然后取干燥后的素丸,采用流化床底喷工艺喷雾包衣液包衣对干燥的微丸包衣得到缓释微丸,最后将缓释微丸制成制剂;所述的维生素C制剂是维生素C的片剂或胶囊剂。本专利技术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缓释作用的维生素C的缓释制剂,解决了某些患者在临床上需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及其依从性差的问题。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为实施例所限制。一、实施例配方维生素C 1000.0克蔗糖型药用微丸丸心172.0克聚维酮4.0克枸橼酸40.0克羟丙甲纤维素(100000cp)1克Pharmacoat 60610克乙二胺四醋酸二钠 0.34克羧甲基纤维素钠 16.0克乙基纤维素 103.2克邻苯二甲酸二乙酯 12.3克工艺步骤1、取聚维酮,羟丙甲纤维素(100000cp)、枸橼酸、乙二胺四醋酸二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在适量的水中;2、在“1”中加入处方量80%的维生素C,边加水边搅拌,直到将维生素C全部溶解;3、取处方量的空白丸心,在流化床中采用侧喷的工艺将含有维生素C的溶液“2”加载到空白丸心的表面;(参数进风温度50℃引风风量25HZ雾化压力3.0kg流速10ml/min转盘转速14HZ)4、将加载完药物的微丸在流化床中顶喷干燥;(参数进风温度53℃引风风量19HZ时间1小时)5、取处方量的乙基纤维素用乙醇配置成10%的溶液,搅拌溶解后加入处方量的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继续搅拌2小时,作为包衣液;6、采用流化床侧喷工艺对干燥的微丸包衣;(参数进风温度45℃引风风量19.1HZ雾化压力3.0kg流速8ml/min转盘转速14HZ)7、将包衣微丸在流化床中顶喷干燥;(参数进风温度53℃引风风量19HZ时间2小时)8、取处方量的pharmacoat 606和剩余的维生素C,加水溶解后,采用侧喷的工艺喷雾到微丸的表面(参数进风温度;45℃风量24.1HZ转盘转速15HZ雾化压力3.0kg流速5ml/min)9、将微丸在流化床的顶喷装置中干燥(参数风量16.4HZ温度50℃时间1小时)10、将干燥得到的微丸的一部分进行压片得到维生素C的缓释片剂;另一部分直接套上胶囊外壳,得到维生素C的缓释胶囊。取上述步骤得到的维生素C的片剂和胶囊剂,采用中国药典所规定的释放度第一法,溶出度测定第三法进行检测,以刚煮沸冷水的偏磷酸超声饱和溶液作为溶出介质,在1小时的时候大约释放20%,在12小时的时候大约释放80%。权利要求1.一种维生素C缓释制剂,由缓释微丸制成,缓释微丸由素丸和包衣层组成,其特征在于素丸由空白丸芯、维生素C、抗氧剂、抗氧增效剂、粘合剂和其他药物制剂辅料组成,包衣层由缓释包衣材料、增塑剂、致孔剂和消泡剂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维生素C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抗氧剂是硫脲、核黄素、硫代苏糖醇、亚硫酸钠、硫酸钠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维生素C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抗氧增效剂是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硼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维生素C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缓释包衣材料是具有膜控作用的缓释材料以及具有骨架缓释作用的骨架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维生素C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具有膜控作用的缓释材料是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的水分散体、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以及各种各样的丙烯酸树脂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维生素C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具有缓释作用的骨架材料可以是巴西棕榈蜡、瓜耳树胶、蝗豆胶、托辣甘树胶、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羧乙烯、十八烷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C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素丸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空白丸芯10%~50%、维生素C 50~70%、抗氧剂0.001%~0.05%、抗氧增效剂2%~15%、粘合剂0.2%~1%、其他辅料2%~5%,包衣层增重10%~20%。8.一种维生素C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制备素丸和包衣液,然后将素丸用包衣包裹制备缓释微丸,再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范敏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