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因子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722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给需要所述治疗的病人施用安全有效量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因子--赛斯达廷C(cystatin  C)。(*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和医学领域,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个新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因子——赛斯达廷C(cystatin C)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当今社会一种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好发于中老年,在美国,所有人群平均发病率约为1‰,而60岁以上的发病率则为1%。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因人口老化等因素发病率与西方国家相似,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帕金森病病人自主运动的能力逐渐丧失,出现包括震颤、强直、动作迟缓等多种临床症状,病理特征为黑质致密带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在残余的黑质神经元出现嗜酸特性的Lewy小体。DA神经元的死亡导致纹状体多巴胺的严重枯竭(OlanowCW,Tatton,WG,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arkinson disease.1999,Annu.Rev.Neurosci.22123-44;Blandini F,Nappi G,Tassorelli C,et al.Functional changesof the basal ganglia circuitry in Parkinson’s disease.2000,Prog.Neurobiol.,6263-88)。迄今为止,国内外神经科学界对它的发生机理的研究虽然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然缺乏完整的了解,在治疗方面,除缓解病人症状的一些方法外,更是缺乏根本而有效的手段。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帕金森病的神经退行性变化的进程是可以延缓的。有资料显示,在约60-70%黑质DA神经元死亡后,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才会出现,表明黑质——纹状体系统的巨大的可塑性和功能上的代偿能力,因此,如能有效减缓帕金森病退行性变化的进程和/或增强剩余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功能,就有可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这一点出发,找到能有效保护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因子不失为一种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目前,人们已经发现多种与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相关的神经营养因子,如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及其家族的其它因子等等,它们均在各种实验的验证中显示出促进和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特性(Airaksinen MS,Saarma M,The GDNF familysignaling,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therapeutic value,2002 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 3;383-394)。但是,它们的这种作用只是部分有效。一般认为,要达到更高水平的细胞保护,需要多个因子的联合使用才能实现。另一方面,随着对帕金森病发病机理认识的提高,包括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ROS)、谷氨酸毒性、遗传因子和细胞凋亡等被认为与帕金森病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Olanow CW,Tatton WG,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arkinson’sdisease.1999,Annu.Rev.Neurosci.22123-44),表明帕金森病致病机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帕金森病的发生可能同时涉及到上述多个各自独立的因素,因此,同时阻断疾病发生的各个环节才能有效控制其发展,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研究新的能有效保护多巴胺神经元的分子,并且品种应是越多越好,以尽可能适应临床实践的需要。已有的研究表明,6-羟基多巴胺(6-OHDA)所导致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及帕金森病病人的纹状体的抽提物均有促进体外培养的腹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作用(Zhou J,Shen Y,Tang Z,Xu L.et al.Striatal extracts promote the survival and phenotypic expressionof rat fetal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vitro.2000,Neurosci.Lett.2925-8)。在该大鼠模型的纹状体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家族中的多个分子,如GDNF,neurturin,persephin,artemin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提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可导致去神经支配的纹状体内一些因子的mRNA水平的显著提高(Zhou J,Yu,Y,Tang,Z,Shen Y and Xu L.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mRNAs of GDNF family in the striatumfollowing 6-OHDA-induced lesion.2000,Neuroreport,113289-3293),并且这些因子中的一部分已被他人证实与神经保护有关,由于它们可能只是一群有神经保护作用分子中的一部分,因此,详细研究这群因子有助于建立和开发与帕金森病相关的创新性治疗方法。有鉴于此,我们通过抑制消减杂交的方法获得一系列在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纹状体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赛斯达廷C(cystatin C,简称CYSC)是其中的一个。该基因在GenBank的登录号是X05607。CYSC是赛斯达廷超家族II类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具有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eprotease)的作用。人源的II型赛斯达廷超家族包括赛斯达廷C,D,S,SN,以及近来发现的E/M和F,它们都位于20号染色体的赛斯达廷多基因位点。人源CYSC成熟蛋白含120个氨基酸,起初合成的前体蛋白含2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它是半胱氨酸蛋白酶papain,cathepsin B,H,L和S等的抑制剂(Mason RW,Johnson DA,Barrett AJ,Chapman HA.Elastinolytic activity of human cathepsin L,1986,Biochem J.233925-7;BaricosWH,Zhou YW,Fuerst RS,Barrett AJ,Shah SV.The role of aspartic and cysteineproteinases in albumin degradation by rat kidney cortical lysosomes.1987,ArchBiochem Biophys.256687-91;Turk D,Podobnik M,Kuhelj R,Dolinar M,Turk V.Crystalstructures of human procathepsin B at 3.2 and 3.3 Angstroms resolution reveal aninteraction motif between a papain-like cysteine protease and its propeptide.1996,FEBS Lett.384211-4)。最近的结果还显示,CYSC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时的辅助因子(Taupin P,Ray J,Fischer WH,Suhr ST,Hakansson K,Grubb A,Gage FH.FGF-2-respon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给需要所述治疗的病人施用安全有效量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因子——赛斯达廷C(cystatin C)。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为帕金森病。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赛斯达廷C被局部施用于病灶处。4.一种赛斯达廷C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5.权利要求4所述的赛斯达廷C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嘉伟许蕾盛建松唐仲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