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的植物栽培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204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耐水且可降解的植物栽培载体,其特征是以废弃稻秸秆为原料,将其粉碎、破碎后加入胶粘剂、固化剂、防水剂,混合均匀后,热压成型为盆钵状或板块状。盆钵底部中央留有一个直径为1~2cm左右的通孔,板材则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直径为4cm左右的栽培孔。以此盆钵为植物栽培载体,栽培上经济类或观赏类植物后,置于浮岛平台载体上即可形成人工浮岛。或以此板块为植物栽培载体,于板材栽培孔中栽培经济类或观赏类植物后,将板块连接形成人工浮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egradable plant cultivation carrier

Planting a carrier of water and biodegradabl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waste rice straw as raw materials, crushing, crushing after adding adhesive, curing agent, waterproofing agent, mixing, hot pressing pot shape or plate shape.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pot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with a diameter of 1 to 2cm, and the plate is evenly distributed with a plurality of cultivation holes with a diameter of about 4cm. This pot for plant cultivation carrier, cultivation of economic or ornamental plants, a floating platform carrier to form an artificial floating island. Or the plates for plant cultivation in the carrier, in the culture holes of the plate cultivation of plants or ornamental plants, the formation of artificial floating island plate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环保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弃衣作物秸秆制作可降解的植物栽培载体的技术。二
技术介绍
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环保问题。针对富营养化水体,国内外开展 了大量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浮岛水处理技术被公认为是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和创新的技术路线,并具有处理与景观效果好、工程 造价与运行成本低、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的优点,同时人工浮岛水处理技术又适合我 国的实际。因此,人工浮岛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人工浮岛水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在构建人工浮岛植物栽培载体时,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塑料、泡沫、合成树脂、植物纤维(如椰壳)等植物栽培载体材料。这些材料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一些缺陷 1.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应用; 2.物理性能差,极易破损,维护成本高; 3.不易环境降解,甚至还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4.受生产地域和原料的限制。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设计目的是寻找一种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制作可降解的植物栽培 载体的技术,为人工浮岛水处理技术提供一种耐水且可降解的、构建人工浮岛植物栽培载 体的新材料。 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降解的植物栽培载体,其特征是载体形状为盆钵状或板块状,盆钵状载体的底部中央有一个直径为1~2cm的通孔,板块状载体上则均匀分布直径为4cm的栽培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王岩李伟杨林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