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翻板式自动液压顶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42037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板式自动液压顶推装置,包括底座、翻板、反力座、液压顶推油缸和顶推轨道,顶推轨道两侧上均匀分布有凸起,液压顶推油缸、反力座和底座均位于顶推轨道上,且液压顶推油缸、反力座和底座能沿着顶推轨道来回移动;液压顶推油缸的缸体两侧分别固定一个反力座,并且反力座与顶推轨道两侧的凸起竖直对齐;翻板的固定端固定于反力座上,并且在固定角度范围内翻板可以绕翻板的固定端自由旋转,其初始位置为翻板的固定端的平直面成竖直状态;液压顶推油缸的活塞杆与用于支撑重物的底座固定相连,顶推轨道两侧凸起的间距与液压顶推油缸的行程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也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顶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翻板式自动液压顶推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程施工领域,广泛地使用的液压油缸顶推装置。在运用液压油缸顶推技 术推移重物时,油缸后面必须要有反力座。当顶推的距离比较长时,需要液压油缸先后多次 顶推的行程叠加来完成全程的顶推施工任务。顶推行程的叠加施工需要反复将反力座拆 卸,向前移动和安装固定,重复繁琐,耗时多,耗工大。此外,反力座在反复安装拆卸的过程 中,容易造成顶推轨道的变形和磨损,反力座本身在长期使用中也会出现磨损,需要定时更 换,从而增加了施工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较长距离的顶推施工中,液压油缸多行程叠加作业时的 反力座自动步进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翻板式自动液压顶推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翻板式自动液压顶推装置,包括底座1、翻板、反力座4、液压顶推油 缸3和顶推轨道8,其中顶推轨道8两侧上均勻分布有凸起9,液压顶推油缸3、反力座4和 底座1均位于顶推轨道8上,且液压顶推油缸3、反力座4和底座1能沿着顶推轨道8来回 移动;液压顶推油缸3的缸体两侧分别固定一个反力座4,并且反力座4与顶推轨道8两侧 的凸起9竖直对齐;翻板的固定端5固定于反力座4上,并且在固定角度范围内翻板可以绕 翻板的固定端5自由旋转,其初始位置为翻板的固定端5的平直面成竖直状态;液压顶推油 缸的活塞杆2与用于支撑重物的底座1固定相连,顶推轨道8两侧凸起9的间距与液压顶 推油缸3的行程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为较长距离的液压顶推施工作业提供了一种翻板式自 动顶推装置,使得液压油缸在多行程叠加作业时的反力座依据顶推的每个行程自动同步跟 进,改进了顶推作业中反力座需要先后拆卸、移动、固定多次的状况,节约了大量的工时;本 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也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翻板式自动液压顶推装置结构图示。图2为两侧有均布凸起的顶推轨道8结构图示。图3为顶推装置的运动流程示意图。其中(a)为顶推装置的起始状态,(b)为顶 推装置的翻板复位状态,(c)为顶推装置的活塞杆伸长状态,(d)为顶推装置的顶推工作状 态,(e)为顶推装置的活塞杆收缩状态,(f)为顶推装置的翻板翻转状态。图中标号1为底座,2为液压顶推油缸的活塞杆,3为液压顶推油缸,4为反力座, 5为翻板的固定端,6为翻板的连杆,7为翻板的自由端,8为顶推轨道,9为顶推轨道8两侧 的均布凸起。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通过翻板实现自动顶推的装置,主要包括翻板、反力座4、液压 顶推油缸3以及两侧有均布凸起的顶推轨道8。在液压顶推油缸3的缸体两侧分别固定一 个反力座4,并且反力座4与顶推轨道两侧的凸起9竖直对齐。翻板的固定端5固定在反力 座4上,并且可以在固定角度范围内自由旋转,其初始位置为翻板的固定端5的平直面成竖 直状态,如图1所示。液压顶推油缸的活塞杆2与支撑重物的底座1固定相连。图3(a)为顶推装置刚完成上一个顶推作业程序后的示意图。由于翻板的自由端7 的重力作用,整个翻板会自动旋转恢复到其初始位置,如图3(b)所示。当顶推装置开始工 作时,液压顶推油缸的活塞杆2逐渐伸长。由于支撑重物的底座1的重量明显大于液压顶 推油缸的活塞杆2的另一端,所以刚开始底座1原地不动,而是液压顶推油缸3的缸体沿着 顶推导轨8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当液压顶推油缸3两侧的翻板的固定端5碰到顶推轨道的 凸起9时,液压顶推油缸3的缸体在反力座4的作用下,停止移动,如图3(c)所示。随着顶 推油缸的活塞杆2继续伸长,原先静止的支撑重物的底座1开始沿着顶推轨道8向前移动, 直到液压顶推油缸3达到其预先设定的最大行程,如图3(d)所示。接下来,液压顶推油缸 3开始收缩,支撑重物的底座1原地不动,液压顶推油缸3的缸体和固定在其两侧的反力座 4 一起沿着顶推轨道8向前移动,如图3 (e)所示。当翻板的固定端5碰到顶推轨道8的下 一个凸起9后,翻板的固定端5会发生相应的旋转,以保证反力座4可以顺利地向前移动, 如图3 (f)所示。当翻板的固定端5越过顶推轨道的凸起9后,由于翻板的自由端7的重力 作用,整个翻板会自动旋转恢复到其初始位置,从而完成了 一个顶推作业程序。然后,又可 以开始下一轮的顶推作业。本专利技术给出的一种翻板式液压自动顶推装置仅需在顶推设备的施工现场组装和 调试后,即可进入工作准备状态,在顶推施工作业期间,反力座不需要反复拆卸、移动和安 装固定,能节约大量工时,使用非常方便和安全。权利要求1. 一种翻板式自动液压顶推装置,包括底座(1)、翻板、反力座G)、液压顶推油缸(3) 和顶推轨道(8),其特征在于顶推轨道(8)两侧上均勻分布有凸起(9),液压顶推油缸(3)、 反力座(4)和底座(1)均位于顶推轨道(8)上,且液压顶推油缸(3)、反力座(4)和底座(1) 能沿着顶推轨道(8)来回移动;液压顶推油缸(3)的缸体两侧分别固定一个反力座G), 并且反力座(4)与顶推轨道(8)两侧的凸起(9)竖直对齐;翻板的固定端(5)固定于反力 座(4)上,并且在固定角度范围内翻板可以绕翻板的固定端(5)自由旋转,其初始位置为翻 板的固定端(5)的平直面成竖直状态;液压顶推油缸的活塞杆( 与用于支撑重物的底座 ⑴固定相连,顶推轨道⑶两侧凸起(9)的间距与液压顶推油缸(3)的行程相同。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翻板式自动液压顶推装置,包括底座、翻板、反力座、液压顶推油缸和顶推轨道,顶推轨道两侧上均匀分布有凸起,液压顶推油缸、反力座和底座均位于顶推轨道上,且液压顶推油缸、反力座和底座能沿着顶推轨道来回移动;液压顶推油缸的缸体两侧分别固定一个反力座,并且反力座与顶推轨道两侧的凸起竖直对齐;翻板的固定端固定于反力座上,并且在固定角度范围内翻板可以绕翻板的固定端自由旋转,其初始位置为翻板的固定端的平直面成竖直状态;液压顶推油缸的活塞杆与用于支撑重物的底座固定相连,顶推轨道两侧凸起的间距与液压顶推油缸的行程相同。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也较低。文档编号B66F3/25GK102092651SQ20111003053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卞永明, 姜旭春, 李安虎, 蒋佳 申请人:同济大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板式自动液压顶推装置,包括底座(1)、翻板、反力座(4)、液压顶推油缸(3)和顶推轨道(8),其特征在于顶推轨道(8)两侧上均匀分布有凸起(9),液压顶推油缸(3)、反力座(4)和底座(1)均位于顶推轨道(8)上,且液压顶推油缸(3)、反力座(4)和底座(1)能沿着顶推轨道(8)来回移动;液压顶推油缸(3)的缸体两侧分别固定一个反力座(4),并且反力座(4)与顶推轨道(8)两侧的凸起(9)竖直对齐;翻板的固定端(5)固定于反力座(4)上,并且在固定角度范围内翻板可以绕翻板的固定端(5)自由旋转,其初始位置为翻板的固定端(5)的平直面成竖直状态;液压顶推油缸的活塞杆(2)与用于支撑重物的底座(1)固定相连,顶推轨道(8)两侧凸起(9)的间距与液压顶推油缸(3)的行程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永明蒋佳李安虎姜旭春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