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杆总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039476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杆总成,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2)和扭杆(3),所述输入轴(1)和输出轴(2)通过扭杆(3)联接且输入轴(1)和输出轴(2)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扭杆(3)套装在输出轴(2)的轴向通孔中,在所述扭杆(3)的轴向盲孔中压装有钢球(4),所述钢球(4)的直径大于所述扭杆(3)的轴向盲孔的直径。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扭杆与输出轴的固定方式,由常用的销轴固定变为直径压装钢球进行固定,大大缩短了装配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装配质量也比较稳定且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转向杆总成,可应用于管柱助力式、小齿轮助力式、齿条助力式等多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杆总成,由输入轴1、输出轴2、扭杆3、蜗轮6、轴承7、传感器10、销轴11等组成。输入轴1、输出轴2、扭杆3三者的轴线重合,输入轴1和输出轴2通过扭杆3活动联接,扭杆3的两端分别由销轴11径向穿过输入轴1、输出轴2进行固定(扭杆3与输入轴1之间的固定也可采用花键连接),输入轴1和输出轴2之间可相对转动。蜗轮6套装在输出轴2上,传感器10位于输入轴1与输出轴2之间,用于探测两轴间的角度变化,输入轴1与方向盘相联接,输出轴2与万向节、下轴相联接,当转动转向盘时,输入轴1与输出轴2间将产生相对转动,使得扭杆3产生变形,传感器10将扭杆3的变形转变为电信号(扭矩信号)传递给电控单元。扭杆3具有弹性,在不受外力时可回位。在上述结构中,输出轴与扭杆之间的固定采用销轴进行径向固定,这种装配结构要对输出轴进行钻、铰孔工序,造成装配时间较长、装配效率较低;另外,在加工一定数量后,与销轴配合的孔尺寸会随着铰刀的磨损而变化,装配质量会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杆总成,减少输出轴与扭杆的装配时间,使输出轴与扭杆的装配质量保持稳定。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杆总成,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2)和扭杆(3),所述输入轴(1)和输出轴(2)通过扭杆(3)联接且输入轴(1)和输出轴(2)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扭杆(3)的右端与输入轴(1)固定,关键在于:所述扭杆(3)的左端开有轴向盲孔,该扭杆(3)套装在输出轴(2)的轴向通孔中,在所述扭杆(3)的轴向盲孔中压装有钢球(4),所述钢球(4)的直径大于所述扭杆(3)的轴向盲孔的直径;在所述钢球(4)压装到扭杆(3)的轴向盲孔之前,所述扭杆(3)与输出轴(2)之间为间隙配合,在所述钢球(4)压装到扭杆(3)的轴向盲孔之后,所述扭杆(3)与输出轴(2)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扭杆(3)的左端端面与输出轴(2)的左端端面齐平,以便于两者的装配。作为优选,所述钢球(4)压装到扭杆(3)的轴向盲孔之后,所述扭杆(3)与输出轴(2)之间的过盈量为0.2mm~0.3mm。所述扭杆(3)的右端与输入轴(1)之间通过花键(5)或径向销轴进行固定。本技术中扭杆与输出轴的固定方式,由常用的销轴固定变为钢球固定的方式,其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在装配线上取消了压销所需要的钻孔、铰孔工序,可直接压装钢球,大大缩短了装配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2)由于原装配结构要进行钻、铰孔,在加工一定数量后,与销配合的孔尺寸会随着铰刀的磨损而发生变化,造成装配质量下降;改用钢球固定后,无需加工,可直接进行装配,装配质量比较稳定。(3)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  是常用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  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的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杆总成,由输入轴1、输出轴2、扭杆3、钢球4、花键5、蜗轮6、轴承7、轴套8、O型圈9、传感器10、销轴11等组成。输入轴1和输出轴2通过扭杆3联接,输入轴1、输出轴2、扭杆3三者的轴线重合,输入轴1和输出轴2之间可相对转动。蜗轮6套装在输出轴2上,传感器10位于输入轴1与输出轴2之间。扭杆3的右端开有花键孔,将扭杆3与花键5一并压入到输入轴1中使两者固定。扭杆3的左端开有轴向盲孔,该扭杆3套装在输出轴2的轴向通孔中,扭杆3的左端端面与输出轴2的左端端面齐平,在扭杆3的轴向盲孔中压装有钢球4,钢球4的直径大于扭杆3的轴向盲孔的直径;在钢球4压装到扭杆3的轴向盲孔之前,扭杆3与输出轴2之间为间隙配合,在钢球4压装到扭杆3的轴向盲孔之后,扭杆3与输出轴2之间为过盈配合。输入轴1与方向盘相联接,输出轴2与万向节、下轴相联接,传感器10用于探测输入轴1、输出轴2之间的角度变化。作为优选,钢球4压装到扭杆3的轴向盲孔之后,扭杆3与输出轴2之间的过盈量为0.2mm~0.3mm。扭杆3的右端与输入轴1之间也可以通过径向销轴进行固定。本技术是这样工作的:当转动转向盘时,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将产生相对转动,使得扭杆产生变形,传感器将扭杆3的变形转变为电信号(扭矩信号)传递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根据转向盘的转动力矩、转动方向和车辆速度等数据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信号指令,使电动机输出相应大小及方向的转动力矩以产生助动力。当不转向时,电控单元不向电动机控制器发信号指令,电动机停止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杆总成,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2)和扭杆(3),所述输入轴(1)和输出轴(2)通过扭杆(3)联接且输入轴(1)和输出轴(2)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扭杆(3)的右端与输入轴(1)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3)的左端开有轴向盲孔,该扭杆(3)套装在输出轴(2)的轴向通孔中,在所述扭杆(3)的轴向盲孔中压装有钢球(4),所述钢球(4)的直径大于所述扭杆(3)的轴向盲孔的直径;在所述钢球(4)压装到扭杆(3)的轴向盲孔之前,所述扭杆(3)与输出轴(2)之间为间隙配合,在所述钢球(4)压装到扭杆(3)的轴向盲孔之后,所述扭杆(3)与输出轴(2)之间为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向杆总成,包括输入轴(1)、输出轴(2)和扭杆(3),所述输入轴(1)和输出轴(2)通过扭杆(3)联接且输入轴(1)和输出轴(2)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扭杆(3)的右端与输入轴(1)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3)的左端开有轴向盲孔,该扭杆(3)套装在输出轴(2)的轴向通孔中,在所述扭杆(3)的轴向盲孔中压装有钢球(4),所述钢球(4)的直径大于所述扭杆(3)的轴向盲孔的直径;在所述钢球(4)压装到扭杆(3)的轴向盲孔之前,所述扭杆(3)与输出轴(2)之间为间隙配合,在所述钢球(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冯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龙润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