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在特定工作平面上特定工作空间内产生较大推力,能移动大质 量障碍物的可自由移动的机器人模型。
技术介绍
随着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中,列车动模型的比例已经越 来越大,由原来的1:25,1:20,1:10甚至达到了 1:8,质量随之也越来越大,要求在以 上;进而所需要的动模型发射装置的质量也越来越大,达到了 2000kg以上;列车动模型试 验中,在进行完一次试验后,如何使列车动模型和动模型发射装置复位以进行下一次的试 验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中采用的工作平面的特殊性以及工作空 间的有限性,使得上述的复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大多数采用人力,不但耗费了大量的 人力,而且使进行一次试验的周期大大增长,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近年来,机器人的技术飞速发展,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覆盖了工业,军事,农业,海洋,娱乐,服务等诸多领域;但是目前尚没有一种机器人能解决 上面所提到的问题,既尚没有一种能在上面所提到的特定工作平面上特定工作空间内产生 较大的推力,从而移动大质量障碍物的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蜣螂虫”式机器人,其特征为,所述机器人主要包括,小车,驱动机构、液压油缸和复合制动机构;其中,所述小车设置在轨道上,所述液压油缸和驱动机构设置在小车上,液压油缸设置在小车的一端,并且在其伸展状态,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可伸出到小车外;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液压油缸的伸缩和小车的运动;所述复合制动机构固定在小车下方,并与所述液压油缸通过支点固定在小车上的杠杆相连;复合制动机构在液压油缸的作用下,使小车固定在轨道上或在轨道上自由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岐,杨国伟,刘辉,王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